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锦 《中国校医》2011,25(2):139-140
<正>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中医又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包括入睡困难、连续睡眠维持障碍、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等,导致白天身体机能下降,常表现为醒后疲乏、日间警觉性降低,精力、认知功能以及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是指病人自己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的深度不足、时间不足和体力的恢复不足.  相似文献   

3.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在《内径》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在《难经》中称为“不寐”。历代医学对失眠的诊治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中医药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睡眠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障碍也叫失眠,常表现为难以入睡、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导致睡眠不足、疲乏,病人难以从睡眠中获得体力恢复。有调查表明,大约50%的人曾有过睡眠障碍,有12%的人经常睡眠不好,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睡眠相关问题。睡眠障碍在各个年龄组均常见,老年人尤其常见。虽然睡眠障碍很常见,但是这个问题却常常被医生忽视。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失眠     
失眠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包括睡眠的时间、睡眠的深度或体力的恢复不界,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进而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睡眠障碍多由疾病的干扰引起,如兴奋、抑郁、紧张、焦虑、恐惧、幻觉或妄想等。正常人也可因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极度不稳定等情况出现短暂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出现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以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睡眠障碍者较健康人多,有文献报道约9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伴有失眠的睡眠结构紊乱,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妨碍了神经功能恢复,还增加了血压升高、再出血和再梗死的危险。我们自2008年2月至12月对20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并对其中106例睡眠障碍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问我因每天睡不醒而去医院就医,通过检查大夫初步诊断为"睡眠障碍"。我不理解,失眠是睡眠障碍,而我是睡不醒也属于睡眠障碍吗?(青海马先生)答一般来说,一个人第二天能精力充沛地工作生活,说明睡眠状况良好。成年人每天睡眠6小时或以上即为正常睡眠。睡眠异常多数人是睡不着,即我们所说的失眠,它是睡眠障碍最常见的一种。而睡得多多数也属于睡眠障碍。这些人即使每天睡10小时或更长时间,依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临  相似文献   

9.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足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已把睡眠问题列入人类健康三大重要因素(睡眠、营养、运动)之一,每年的3月21日设立为世界睡眠日.医学研究证明,良好充足的睡眠能促进生长素的大量分泌,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也曾多次强调,要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中小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为此,对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进行睡眠状况调查,分析睡眠不足有关原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奠定基础,以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钱瑰丽  王超英 《中国校医》2006,20(3):333-334
睡眠障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精神障碍,持续在1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广义睡眠障碍分为2个亚类,一类称为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包括失眠、过度嗜睡、醒觉与睡眠的节律障碍,另一类称为异常睡眠(parasomnias)包括睡行症、夜惊症和梦魇症。本文涉及的睡眠障碍是失眠症。  相似文献   

11.
了解广州市城区初一学生睡眠不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睡眠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对广州市城区26所中学5 550名初一学生睡眠时间等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生睡眠不足影响因素.结果 初一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为77.93%.女生睡眠不足报告率(81.32%)高于男生(74.64%)(x2=35.99,P<0.01);住校生的报告率(86.34%)高于走读生(77.32%)(x2=17.9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2h可增加学生睡眠不足的风险(OR=1.45,95%CI=1.23~ 1.70),运动时间≥1h可降低该风险(OR=0.77,95%CI=0.66~0.91).相比视屏时间<2 h且运动时间≥1h的学生,视屏时间≥2 h且运动时间<1h的学生睡眠不足风险增加87%(OR=1.87,95%CI=1.49~ 2.36),但尚未观察到视屏时间与运动时间在统计学意义上的交互作用.结论 广州市城区初一学生睡眠不足现象普遍,女生和住校男生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及运动时间对学生睡眠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睡眠问题是儿童保健中常见的行为问题,在癫痫儿童中更为常见。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梦游及梦魇等,常导致儿童及家庭的日间功能受损;而癫痫儿童由于睡眠中异常脑电活动扰乱了正常睡眠结构,更容易萌生睡眠问题。睡眠与癫痫之间互相影响,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睡眠能激活癫痫样放电,癫痫发作会干扰睡眠结构;另外,睡眠问题也对癫痫儿童的认知、行为与生活质量等多方面造成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癫痫儿童的睡眠及睡眠相关问题,对癫痫儿童中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睡眠问题与癫痫之间的关系、睡眠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睡眠干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睡眠周末补偿睡眠现状,探索补偿睡眠与睡眠质量及学业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09年11-12月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2 249名五年级学生。采用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了解儿童学业表现(各维度得分越低,学业表现越好),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评估儿童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总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采用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用于收集基本情况。使用t检验、协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为(10.81±0.38)岁,男生占49.3%。儿童周末较平时晚睡(37±40)min,晚起(86±54)min。补偿睡眠时间平均(48±58)min,波动范围为3~5.5 h。睡眠质量不良儿童的补偿睡眠多于睡眠质量良好的儿童(t=3.82,P<0.001)。校正学龄儿童年龄、性别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后,协方差分析显示:睡眠不足(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均≤9 h)儿童和补偿睡眠(补偿睡眠时间≥1 h)的儿童的学业成绩总分分别高于睡眠充足(平时与周末睡眠时间均≥10 h)组的儿童(F=10.99,P<0.001),即学业表现较差。 【结论】 周末补偿睡眠与睡眠不足一样,对儿童的睡眠质量和学业表现都有不良影响,并不能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或提高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14.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系睡眠一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并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甚至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神经递质紊乱以及血中金属离子浓度改变等有关[1-2].本研究对儿童睡眠障碍进行调查,并测定血铅水平,旨在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期对儿童睡眠障碍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80例婴幼儿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儿童的生存和保护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儿童保健的重点正在逐渐向促进儿童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方向转移.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特别对婴幼儿来说,完善的睡眠结构更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的异常表现.睡眠障碍还会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目前国内有关婴幼儿睡眠状况报道不多,因此,我们于2000年7~10月对180例1~24个月的婴幼儿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睡眠障碍指的是虽然有睡觉的欲望,但是却入睡困难,甚至无法入睡、晚上醒的次数太多以及早醒无法再入睡等,从而会影响睡眠质量以及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睡眠障碍可以是偶尔的、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而后者对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家庭无疑是睡眠的重要场所,在家庭中具备睡眠保健方面的知识,对睡眠障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厌食症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制定婴幼儿早期高质量睡眠提供预防和干预的有利依据。【方法】在兰州城关区1800例年龄在2~12岁的小儿中进行问卷调查;对样本分为正常组、睡眠障碍组、厌食组以及厌食合并睡眠障碍组,寻找并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相关性因素。【结果】儿童时期睡眠障碍检出率达到21.5%;厌食合并睡眠障碍比例比单纯睡眠障碍组(9.8%)高,占11.7%;早产、窒息、以及母亲孕期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结论】小儿睡眠障碍发病率很高,直接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小儿厌食症及睡眠障碍密切相关,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宝山区中小学生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爱莉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26-2027
目的了解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宝山区某中小学763名学生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睡眠状况的调查.结果睡眠不足的学生占44.2%,有近20%的学生睡眠质量欠佳,其中学生夜晚多梦,占30.9%(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睡眠不足的学生,晨起的感觉、日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学习注意力等,明显差于睡眠时间充足者(P<0.01).结论保证学生足够的睡眠时间,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儿童鼾症,是指因睡眠过程频繁的上气道阻塞,扰乱睡眠过程的正常呼吸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病儿最典型的表现是: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中反复惊醒、呼吸困难、多汗等。还常有尿床、多动等小儿“不乖”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     
失眠是指在习惯的睡眠时间内长时间不能入睡,使患者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体力无法恢复。至少必须连续3周感到有睡眠不足,引起明显功能障碍时,才应被视为失眠症。失眠症的主要原因是精神过度紧张兴奋、周围环境的影响、患病、服用兴奋性药物或饮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