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可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效果,且未见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炎症因子、视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7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门诊和住院的114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7)与治疗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分析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视力改善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TNF-α、ICAM-1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TNF-α、ICAM-1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视力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状态和视力,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与甲钴胺片,观察组患者服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方剂基本组方:枸杞、麦冬、山药、黄芪各20g,党参、玉竹、丹参、葛根各15g,茜草、白术、鸡内金各10g,黄连3g,加减方:阴虚火旺加龟版20g,地骨皮与玄参各10g;两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疗程2周,连续治疗2~3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眼底检查及视力检查,依据《实用眼科学》提出的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根据《中医眼科学》提出的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例(5.56%)患者恶心、呕吐,1例(2.78%)患者轻微腹痛;对照组患者2例(5.56%)恶心,1例(2.78%)食欲下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儿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儿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与甲钴胺片,观察组患者服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方剂基本组方:枸杞子、麦冬、山药、黄芪各20g,党参、玉竹、丹参、葛根各15g,茜草、白术、鸡内金各10g,黄连3g。加减方:阴虚火旺加龟甲20g,地骨皮与玄参各10g。两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儿童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疗程2周,连续治疗2~3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眼底检查及视力检查,依据《实用眼科学》提出的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根据《中医眼科学》提出的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例(5.56%)患者恶心、呕吐,1例(2.78%)患者轻微腹痛;对照组患者2例(5.56%)恶心,1例(2.78%)食欲下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驦0.05)。结论对儿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维彪 《新中医》2016,48(9):47-4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及研究组58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再予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眼底检查评分、视力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并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8.9%,研究组8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VEGF水平与眼底检查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视力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TNF-α、VEGF水平与眼底检查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均安全出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降低炎性反应,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NPDR患者40例(7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予控制血糖,治疗组使用中药益气养阴通络方,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均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体征、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液流变学等疗效性指标及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基本稳定。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NPDR患者的视力有改善作用,且对眼底体征、中医证候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羟苯磺酸钙。  相似文献   

8.
陈燕 《新中医》2019,51(4):240-24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化瘀复明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联合化瘀复明汤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2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视野损害评分及黄斑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视野损害评分及黄斑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PSV、EDV快于对照组(P 0.05),RI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化瘀复明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视力水平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湿性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39眼)和对照组31例(35眼)。治疗组应用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和血明目片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92%,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30°视野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组30°视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视物昏朦、目睛干涩、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心烦失眠积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6项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6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法治疗湿性AM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养阴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视力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汤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通络汤辨证施治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的参芪通络汤加减连续服用56d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眼底病变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6.6%,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视力改变治疗观察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中药参芪通络汤加减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73例加益气养阴通络汤口服,对照组71例加甲钴胺口服。结果:治疗组麻木、疼痛、腱反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2例(102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选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并根据病情选用降血压、降血脂药物,配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中药,观察治疗后4~6月患者视力、眼底病变、眼底荧光造影及中医症候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比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滋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滋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滋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锐  韦志强  刘燕霞  张丽梅 《新中医》2014,46(3):123-125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明目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73眼和对照组各38例71眼。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每次0.5 g;观察组采用养阴通络明目方,每天1剂。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底,检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2.2%,对照组66.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视力及眼底检查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视力及眼底检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均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阴通络明目方改善单纯型DR患者视力,改善眼底,改善血液循环,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益气养阴、祛瘀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益气养阴、祛瘀活血汤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血清AGEs水平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58/63),对照组为74.6%(47/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GEs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AG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辅以中医益气养阴、祛瘀活血法治疗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最佳矫正视力,降低血清AGEs水平,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消瘀通络方结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医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胰岛素泵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胰岛泵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益气养阴消瘀通络方进行治疗,并在2组患者治疗4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T_3、T_4、FT_3、FT_4等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消瘀通络方与胰岛素泵结合治疗,可对患者的血压及血糖起到控制及改善作用,使患者的预后质量大幅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与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血栓通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明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血清中VEGF及IGF-1的表达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χ2=8.81,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63.23%,总有效率为89.71%,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4.97,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及IGF-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2,t=5.19,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显著,降低VEGF、IGF-1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滋阴活血通络方对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阴活血通络方,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VEGF、IGF-1、视力、黄斑中央区厚度(CMT),评价中医证候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CMT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61/65)高于对照组(81.54%,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滋阴活血通络方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IGF-1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明目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石斛夜光丸治疗;治疗组口采用养阴通络明目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镜、眼底荧光造影、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视力改善程度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统疗效为88.89%,对照组总统疗效为73.5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通络明目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