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初诊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榆林市第一医院诊治的4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18F-FDG PET/CT检查,明确其诊断分期及病理类型,并与治疗前10d内实施增强CT扫描的诊断结果予以比较,观察其初诊宫颈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21%、73.24%、91.1%,显著高于增强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宫颈癌患者中有16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5.6%(16/45);将淋巴结分区作为单位计时,其与增强TC扫描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T/CT影像资料,有22例患者更改临床治疗方案,占48.9%,有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灶,占6.7%。结论 18F-FDG PET/CT初诊宫颈癌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率,能够明确原发灶侵犯范围,检出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MRI与CT在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63例,A期、B期患者23例,C期、D期患者40例。分别实施MRI与CT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对于前列腺癌A期、B期患者,MRI与CT检查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MRI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前列腺癌C期、D期患者,MRI与CT检查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RI与CT在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MRI检查体现出明显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MRI(核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合并尖锐湿疣患者的诊断效果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合并尖锐湿疣患者100例,进行CT以及MRI诊断。结果:MRI诊断IA期、IB期和ⅡA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A期以及IB期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用CT以及MRI诊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间质浸润、宫体侵犯和阴道侵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和宫旁侵犯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用CT和MRI诊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同单独诊断间质浸润、宫体侵犯、阴道侵犯、淋巴结转移和宫旁侵犯等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宫颈癌合并尖锐湿疣价格低廉,不过检出率低于MRI诊断,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检查子宫脱垂的准确率及其在临床分期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62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CT检查组(n=31)和MR检查组(n=31)两组,应用Light SpeedP ro 16多层螺旋CT(美国GE公司)对患者进行CT检查,应用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德国Simens公司)对患者进行MR检查,然后对两组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检查组患者Ⅰ期、Ⅱ期、Ⅲ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0%(12/15)、80.0%(8/10)、100.0%(6/6),总准确率为83.9%(26/31);MR检查组患者Ⅰ期、Ⅱ期、Ⅲ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6.7%(13/15)、90.0%(9/10)、100.0%(6/6),总准确率为90.3%(28/31)。两组患者Ⅰ期、Ⅱ期、Ⅲ期诊断的准确率及总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CT检查子宫脱垂的准确率高,在临床分期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皮肤CT特征对白癜风分期的效果。方法:纳入116例白癜风患者,采用VIDA、皮肤CT特征和临床特征评价其分期,比较各方法的分期效果、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皮肤CT特征或临床特征进行分期与以VIDA进行分期的结果无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0.66、0.12,P值均0.05);以VIDA分期为标准诊断,皮肤CT特征区分稳定期和进展期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7.5%;而临床特征区分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6%,前者灵敏度明显高于后者(x~2=5.54,P=0.019),但两组特异度无明显差异(x~2=1.93,P=0.165)。结论:对于白癜风分期诊断,皮肤CT特征表现出更好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宫颈癌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唐山弘慈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唐山弘慈医院同期收治的4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选取唐山弘慈医院同期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三组人员术前的D-二聚体水平、阳性情况、宫颈癌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良性组患者术前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宫颈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50. 0%(20/40)显著高于良性组12. 5%(5/40)、对照组0(0/40),而良性组患者术前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宫颈癌组患者手术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Ⅰ期、Ⅱa期、Ⅱb期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逐渐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对宫颈癌临床分期及手术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D-二聚体(DD)联合纤维蛋白原(Fib)对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DD/Fib水平(正常值:DD≤0.5mg/L;Fib≤4 g/L)将患者分为低危组(DD/Fib均为正常值)、中危组(任意1项高于正常值)、高危组(2项均高于正常值)。比较三组患者DD/Fib水平与临床病理学资料以及术后复发的关系,并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低危组16例患者,中危组17例患者,高危组15例患者。与低危组、中危组比较,高危组患者肌层侵犯程度更大(χ~2=7.635,P=0.022)、FIGO分期更高(χ~2=6.174,P=0.046)、肿瘤直径更大(χ~2=11.787,P=0.003)、淋巴结转移占比更多(χ~2=8.319,P=0.01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危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最高(93.3%),中危组患者次之(87.5%),高危组患者最低(38.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7.532,P0.00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DD/Fib危险度分组与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HR=5.286,P=0.033)、治疗方案(HR=0.199,P=0.024)、DD/Fib危险度分组(HR=3.805,P=0.022)是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DD联合Fib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癌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83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行三阶梯检查,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8300例受检者阳性检出率为5.84%(485/8300),ASCUS 196例,ASCH 139例,LSIL 89例,HSIL 38例,SCC 12例,AGC 11例,TCT诊断为ASCUS、ASCH、LSIL、HSIL、SCC、AGC者阴道镜检查诊断为LSIL及以上病变比例分别为53.1%(104/196)、54.0%(75/139)、66.3%(59/89)、84.2%(32/38)、100.0%(12/12)、100.0%(11/11);相比于组织病理学,TCT检查中ASCUS、ASCH、LSIL、HSIL、SCC、AG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2%、64.0%、92.1%、94.7%、100.0%、100.0%,LSIL、HSIL、SCC、AGC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ASCUS和AS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查中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3%、93.6%、96.5%、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阶梯技术筛查宫颈癌可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MRI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邢台市第三医院诊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VUS与MRI检查,术后均送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TVUS、MRI、TVUS+MRI与手术病理诊断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VUS+MRI诊断肿瘤直径≤2cm、间质浸润≤1/2、淋巴结转移、阴道受侵、宫旁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TVUS、MRI,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RI诊断阴道受侵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TVUS,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预测值显著低于TVUS(P0.05),但TVUS、MRI诊断肿瘤直径≤2cm、间质浸润≤1/2、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前评估的价值相当,联合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X线和CT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HIV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选出100例,均接受X线和CT检查,收集整理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X线诊断符合率32.0%明显低于CT扫描诊断符合率92.0%,P 0.05;100例患者的病原菌居第一位的是白色念珠菌,占67.0%,其余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隐球菌。CT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征象主要为: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结节或肿块、片状阴影、支气管管壁增厚。结论 CT扫描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确切,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征象,利于临床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AM)对子宫内膜样腺癌(EEC)的术前诊断和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并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全面手术-病理分期证实为EEC的15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AM的患者纳入A组,未合并AM的EEC患者纳入B组。探讨AM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病理进展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153例EEC患者中有46例合并AM,发生率为29.87%。B组患者处于绝经状态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76.6%vs. 54.3%,P=0.006);A组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15.2%vs. 36.4%,P=0.009)、盆腹腔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符合率(26.1%vs. 50.5%,P=0.005)、诊刮病理符合率(56.5%vs. 83.2%,P=0.000)均明显低于B组;与B组相比,A组患者肿瘤高中分化比例较高(93.5%vs. 79.4%,P=0.000)、手术-病理分期处于早期的比例也较高(87.0%vs. 60.7%,P=0.001)、肿瘤的深肌层浸润率较低(15.2%vs. 32.7%,P=0.026)。结论 合并AM的E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梅毒各个时期治疗前IgG、IgA和IgM抗体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已确诊的34份不同时期(一期8例,二期15例,三期11例)梅毒患者治疗前血清中IgG、IgA和IgM T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gG抗体Tp47、Tp45、Tp34和Tp15在治疗前各期梅毒患者血清中均100%表达,Tp33在三期梅毒中的阳性率(63.6%)明显低于一、二期梅毒(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IgA抗体各期表达无明显差异,其中一期梅毒中Tp41、Tp34、Tp33和Tp30抗体以及三期梅毒中Tp33均无阳性条带出现。IgM抗体Tp41和Tp37在各期梅毒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5、0.020),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阳性的Tp蛋白Tp47、Tp45和Tp15可作为早期梅毒诊断的指标;在各期表达有明显差异的Tp41、Tp37和Tp33可考虑作为临床分期观察指标;Tp45、Tp41、Tp17和Tp15可作为以后临床治疗效果的辅助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同期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对3组人员、宫颈癌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颈癌组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和阳性率又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肿瘤长径超过4cm、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和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长径不超过4cm、临床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8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接受TCT法的1742例患者纳入TCT组,接受传传统巴氏涂片的8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患者的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率。结果:TCT组阳性符合率为75.89%(1322/1742),对照组为53.57%(45/84),两组间阳性符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χ2=671.03,P0.01);两组检查方法指标相比,特异度均为100%无差异(P0.05),而TCT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1.03、5.10,P0.01或0.05)。结论: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效果好,虽然费用略高,但其敏感度显著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基质细胞衍生因1(SDF-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至2014年期间诊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比较SDF-1、β-HCG及MMP2在不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SDF-1、β-HCG及MMP2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等无关(P0.05),但随着宫颈癌了临床分级增高而增强,不同分级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且与患者预后具有负相关性。结论:SDF-1、β-HCG及MMP2表达与宫颈癌分期及预后具有负相关性,可以用宫颈癌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对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同步放化疗,且治疗前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根据同步放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同步放化疗无效率为41.53%、有效率为58.47%;无效组患者的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均高于有效组患者(P<0.05);SUVmax、MTV、TLG联合预测同步放化疗无效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7.96%、91.30%、0.914,联合预测的灵敏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癌Ⅰ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72例,均进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分析患者的肌层浸润程度。结果:分级越高的患者肌层的浸润程度更厉害(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子宫浸润程度更厉害(P0.05),经阴道彩超筛查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肌层浸润灵敏度是84.0%,特异度是89.4%,经阴道彩超同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是72.2%。结论: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使用经阴道彩超进行诊断的效果比较可靠,并且费用低廉、操作简便,能够为临床上患者的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3.0T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59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经病理学诊断最终确诊宫颈癌的11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他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3.0T MRI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水平。对比两组MRI扫描参数,分析宫颈癌患者MRI扫描参数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及各指标与病理分期诊断的相关性,分析MRI扫描参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大相对增强率(MRE)、表观弥散系数(ADC)水平较低,达峰时间(TTP)缩短(P<0.05)。与Ⅰ期、Ⅱ期、Ⅲ期宫颈癌患者相比,Ⅳ期宫颈癌患者MRE、ADC、CA199、CEA、CYFRA21-1、SCC-Ag水平较高,TTP水平较低(P<0.05)。宫颈癌患者MRE、ADC、CA199、CEA、CYFR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术前不同放化疗方案在Ⅱb期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Ⅱ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宫颈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术前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放化疗前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化疗后体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利于手术切除,能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 CT、超声、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 CT、超声、CA125检测的卵巢肿瘤患者196例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标准判断三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卵巢癌诊断中 CT、超声、CA125三者联合检查比单一检查准确性高(P<0.05),但 CT检查的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术前 CT、超声、CA12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患者术前诊断准确性,且 CT在卵巢癌分期诊断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