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对苏州地区一~六年级小学生 2 1 87名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男性儿童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男生 4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女生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女生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各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为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包头市某小学全部在校生825名,运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中多个因子与儿童行为问题具有相关性.多元网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章品行问题的因素有家庭矛盾性、组织性、娱乐性、成功性、亲密度及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影响学习问题的有家庭矛盾性、知识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和父亲偏爱被试;影响心身障碍的有家庭矛盾性和亲密度;影响冲动多动行为的有家庭矛盾性及父亲拒绝否认;影响儿童焦虑情绪的有家庭矛盾性、知识性、亲密度、成功性;影响多动指数的有家庭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及母亲惩罚严厉.结论 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在矫正儿童行为问题时应重点关注家庭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家庭影响因素,为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教育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及自编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207名小学和初中的留守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留守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检出率为15.46%,其中品行问题检出率最高;留守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较非留守中小学生严重,其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得分高于非留守中小学生;抚养人类别、文化程度及父母外出时间是影响留守中小学生的重要因素。结论正常、温暖、有序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父母、抚养人、学校及社会应群策群力,减少中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杜岸政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36-1138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1-3].家庭环境的良好状况综合体现于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障碍、疏离感、问题解决能力及青少年犯罪与儿童的家庭功能显著相关[4-7].家庭功能执行良好有助于降低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减弱和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6,8]. 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与家庭结构、父母的婚姻状态、经济收入有关[9],更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心理特质有关.本研究选择了父母自我分化作为研究变量,希望通过揭示父母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及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为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留守儿童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和静县、轮台县、尉犁县、焉耆县各2所小学,共调查10所学校1 024名蒙古族小学生,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行为等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新疆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占67.29%(689/1 024),非留守儿童占32.71%(335/1 024).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有关健康行为比例最高的为吃饭不按时(95.07%),其次为做家务中的刷碗(60.09%),比例最低的为做家务时间在3h以上(1.89%);非留守儿童比例最高的也是吃饭不按时(94.03%),其次为做家务中的刷碗(65.97%),比例最低的为有过吸烟经历(3.28%).结论 应进一步重视巴州蒙古族留守儿童的健康相关行为,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了解湘西州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精神成瘾行为情况及网络成瘾影响因素,为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湘西州2 251名中学生,其中留守1 124名,非留守1 127名,并对其长时间上网、网络成瘾、长时间玩电子游戏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非留守中学女生长时间上网的报告率(13.69%)高于留守女生(7.19%);非留守初中生(18.84%)、高中生(18.07%)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的报告率高于留守初中生(11.96%)、高中生(12.59%);农村非留守中学生(9.59%)网络成瘾的报告率高于农村留守中学生(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有男生,上网以游戏为主,心情很少或有时、经常或总是不愉快(OR值分别为6.452,1.850,3.263,3.045,P值均<0.05);非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有男生,单亲、其他家庭类型,很少或有时、经常或总是心情不好、父亲学历为初中及高中(OR值分别为2.400,2.558,4.801,3.821,1.794,2.582,P值均<0.05),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中等(OR=0.246,P=0.001).结论 非留守较留守中学生更易发生精神成瘾行为,应引导其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控制上网时间,并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了解江西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江西省5县(市)2~16岁留守儿童2 286名,使用一般情况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资料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523名(42.0%),6~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302名(29.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是2~ 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民主型教育方式和看护人感受有能力照顾好的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低;女性为2~5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保护因素(OR=0.778),差的同伴关系是6~1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1.769).结论 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较差.应通过改善家庭养育环境和获得社会支持来减少留守给儿童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宁市青秀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Conner's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 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 对南宁青秀区3 061名6~14岁学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49%,男童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皆高于女童(P值均<0.01);低、中龄组儿童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高龄组(P值均<0.05);父母亲低学历组儿童的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得分均高于父母亲中、高等学历组儿童 (P值均<0.05) 。父母关系、学习成绩等是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宁青秀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略高于全国水平,行为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了解广州市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校园受欺凌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0所学校的三至十二年级5 158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行为及校园受欺凌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发生校园受欺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儿童校园受欺凌行为的报告率为14.19%,其中留守儿童的报告率(23.05%)高于非留守儿童(13.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一般或常有矛盾、父亲饮酒是留守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47,3.051,1.624);男童、小学、家庭关系一般或常有矛盾、母亲饮酒、本人吸烟或饮酒是非留守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73,1.417,2.442,1.969,1.941,1.671).结论 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情况比较普遍,留守儿童的报告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受不同因素影响.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来预防校园受欺凌行为的发生,以保障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集居幼儿行为问题及家庭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集居幼儿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作者于1996年4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对412名幼儿园儿童进行了家长问卷调查,结果为:行为问题的平均得分为35.20±14.26;总检出率为14.31%,未发现性别及年龄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影响的因素为母亲文化水平,父母关系,管教态度,管教方式,父母与子女相处的形式与内容,性别,充分证实了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镇江市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保持儿童良好的情绪行为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镇江市2 92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 SDQ)(家长版)、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及相关信息。主要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镇江市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41%,男童(11.99%)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8.72%)(χ2 = 12.473,P = 0.00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危险因素有男童(OR = 1.345,P = 0.026)、隔代带养(OR = 1.405,P = 0.022)、母亲偶尔饮酒(OR = 1.369,P = 0.033),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OR = 3.061,P = 0.001)、高中/中专(OR = 2.115,P = 0.014)、大专(OR = 1.918,P = 0.033);儿童没有吸二手烟(OR = 0.516,P<0.001)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部分学龄前儿童存在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且存在多种影响因素,需更进一步研究综合干预方法改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农村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宁夏南部山区1 90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回族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2.3%(213/955);回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5.1%和20.5%(χ2=2.82,P=0.093);男生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2%,高于男生非留守儿童的15.6%(χ2=5.36,P=0.021);12~16岁男生留守儿童分裂样、体诉、交往不良、强迫、敌意性、违纪、攻击性和多动分别为(3.66±3.18)、(5.16±5.30)、(6.44±6.04)、(3.16±3.17)、(4.62±4.81)、(3.08±3.78)、(7.04±6.47)、(3.96±3.49)分,12~16岁回族女生留守儿童攻击性和残忍分别为(6.71±6.13)和(2.19±3.49)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向性人格(OR=2.698)、父亲过度保护较多(OR=1.851,5.210)、自我意识较差(OR=6.684,8.578)是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情绪稳定(OR=0.186)、母亲拒绝否认较少(OR=0.517,0.264)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宁夏农村回族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从社会、家庭、个性塑造等方面预防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配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探寻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外出打工人群较多的2个县为调查现场,对同居住地、同性别、年龄相差±3个月的7岁以下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1配对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和膳食营养调查。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寻找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儿童营养供给状况不好,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等供给量均不足RNI的60%,蛋白质质量不高,留守儿童营养供给量较非留守儿童低。母亲是否外出、生活家庭经济收入、监护人文化程度是影响留守儿童营养供给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农村儿童营养供给状况不好,留守儿童更为突出,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供给严重不足,应加强农村儿童保健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抚养人科学育儿的知识水平,增强父母的监护意识,延迟留守儿童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外出时间,实施农村儿童营养促进计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促进其健康发展,以减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方法 对无锡市60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家庭问卷和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3.01%,其中多动冲动因子检出率为8.11%;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相处时间及家庭类型与其行为问题的发生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251、13.118、4.906、4.827,均P<0.05);性别、和父亲相处时间、家庭类型是多动冲动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χ2分别为4.005、4.895、4.096,均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长丰县3所初级中学共423人,以问卷形式调查初中生意外伤害的现况。结果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203例,留守组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80%,高于非留守组,差异有显著性(x^2=7.236,P〈0.01),留守组前五位意外伤害依次为:咬伤(27.6%)、跌伤(13.3%)、交通伤(11.3%)、锐器伤(7.9%)、触电(6.4%)。留守组意外伤害与监护类型、家庭收入、年级有关。结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问题较严重,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特别是二次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铜陵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状况,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铜陵市3区9所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共1 650名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问卷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等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铜陵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4%,女童检出率高于男童,冲动-多动行为最常见,其他依次为品行问题、心身障碍、焦虑、学习问题.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可能因素有所在幼儿园的性质、胎龄大小、出生时有无并发症、母亲年龄、母亲吸烟状况、家庭气氛、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父亲工作忙碌程度、父亲冲动烦躁性格、母亲冲动烦躁性格.结论:铜陵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比较普遍,多种因素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密切关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癫痫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疾病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2021年5月1日—11月1日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和性别为匹配条件,选取合肥市4所中小学学生进行1∶1配对,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38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癫痫患儿和正常儿童困难总分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5.00%与0.52%;癫痫儿童在情绪症状(t=33.343)、品行问题(t=23.123)、多动(t=19.499)、同伴交往问题得分(t=15.700)及困难总分(t=22.420)高于正常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低于正常儿童(t=14.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服药种类、服药依从性、发作频率、是否医保、家庭月收入、主要照顾者性别均是癫痫患儿情绪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癫痫儿童比正常儿童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家庭成员及医务人员应予以重视,亟待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国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专家意见.方法 对全国共43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专家对各因素差异的主观判断,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权重.结果 名列前6位高危因素为:家庭氛围(10.485%)、家庭类型(7.112%)、生活周边环境社会风气(6.168%)、教师定期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情况(5.653%)、教师教育理念(5.313%)、教师对儿童身心发育知识了解(5.168%);家庭、教师各具体指标和生活周边环境对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较大,母亲各因素危险性均超过父亲相应指标.结论 获得的33个指标权重值客观反映了小学生行为问题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为有针对性防治小学生行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城区儿童忽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哈尔滨市城区8所幼儿园1 048名3~5岁儿童的家长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哈尔滨市3~5岁城区儿童总忽视率为34.9%,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4,P<0.05);忽视总分和忽视度分别为92.1,33.7,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18,P<0.05);男、女忽视率分别为33.7%和36.3%(χ2=0.637,P>0.05),忽视总分和忽视度男童分别为93.8,34.4,女童分别为90.4,33.1,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儿童忽视的危险因素有家庭气氛、养育者的气质类型及近1 a孩子主要与谁一起生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受到忽视的因素有家庭氛围、近1 a孩子主要与谁一起生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忽视度的因素有家庭氛围、养育者的气质类型。结论哈尔滨市城区3~5岁儿童忽视率较高,应重视家庭气氛、养育者气质等方面对儿童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0~3岁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哈尔滨市四个行政区0~3岁儿童1 538人,完成《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包括儿童一般资料,饮食行为特点,抚养人的喂养行为以及抚养人对饮食行为问题的应对四个方面内容。 【结果】 哈尔滨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46.6%。3岁以下的儿童更多的表现出“不良进食习惯”(χ2=13.37,P=0.004),2岁及以上儿童的“胃口差”的问题更严重(χ2=7.97,P=0.047)。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顺位结果表明,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吃饭地点不固定”、“吃饭时做其他事情”、“道具辅助进食”,均属于不良进食习惯。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饮食行为问题;收入对于儿童饮食问题产生的影响则取决于父亲的文化程度,对于父亲教育水平为高中的儿童,家庭月收入越高,儿童发生饮食行为问题可能性越大。 【结论】 哈尔滨0~3岁儿童中饮食行为问题较为多见,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喂养态度和喂养方式,在以家庭、社区为中心的环境中进行合理的饮食行为干预,使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