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的9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阴道顺产组)48例和B组(剖宫产组)48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2周、18周和24周的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指标。结果产后12周及18周B组的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指标显著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周B组的盆底功能及盆腔结构指标显著好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早期的盆底功能、性生活及盆腔结构的不良影响相对小于阴道顺产,对产妇产后的恢复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性功能和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7例单胎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n=28)、会阴侧切组(n=37)、剖宫产组(n=42)。对比分析三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性功能状况、盆底肌力、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发生率,记录产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三组产妇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和会阴侧切组产妇产后3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盆底肌力0~2分比例、盆底功能障碍性各疾病发生率、膀胱颈角度异常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会阴侧切组产后3个月和产后6个月FSFI总分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3个月FSFI总分、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3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剖宫产组产妇产后3个月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和盆底功能有较大不良影响,剖宫产有助于产妇产后早期性功能和盆底功能的恢复,但长期来看,与阴道分娩相比不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待产方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阴道微环境、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西安市第五医院进行阴道试产的152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待产意愿分为水中组(水中待产,n=64)与药物组(硬膜外麻醉待产,n=88).比较两组各产程持续时间及分娩结局;产后6~8周采用神经肌肉刺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妇治疗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开展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间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在产后42-56d开展治疗,B组在产后57-70d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干预后阴道肌张力(138.97±15.66)cm H_2O,阴道肌电压(24.97±4.57)μV,夜尿次数(0.72±0.16)次;B组干预后阴道肌张力(137.64±15.71)cm H_2O,阴道肌电压(24.88±4.62)μV,夜尿次数(0.74±0.15)次,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子宫脱垂0例,膀胱脱垂2例,直肠脱垂1例,尿失禁2例,性生活质量评分(9.35±0.21)分;B组发生子宫脱垂1例,膀胱脱垂1例,直肠脱垂2例,尿失禁3例,性生活质量评分(9.41±0.1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不同阶段开展盆底康复治疗均可以提升给患者盆底肌力并改善患者盆底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尿失禁发生、提升性生活质量,临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产后早期不同时机开展积极的盆底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性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89例)和研究组(n=10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盆底肌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性功能低水平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另高水平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一般水平比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等方面均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Ⅰ、Ⅱ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Ⅲ、Ⅳ、Ⅴ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电(23.17±3.17)uV明显低于研究组(28.83±6.47)uV,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动态压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阴道动态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OP-Q分度AP指示点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POP-Q分度AP指示点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超声检查UVJ-M、BDN、PUVA-S、PUVA-R、BSD-S和BSD-R等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6个月BSD-S明显高于对照组,UVJ-M、PUVA-S、PUVA-R和BND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性生活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可较好的训练盆底肌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干预方法,可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性生活障碍,促进改善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性科学》2017,(12):113-115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女性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在本院产后康复科就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产后康复女性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肌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情况,并评价所有研究对象的性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疼痛发生例数、性生活质量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性满意度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女性的性生活质量呈现正相关性,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治疗后,女性性生活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生产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阴道分娩方式,B组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每组各35例。分别对两组产前和产后6周、12周及24周盆底肌力评分、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中国女性性功能调查(FSFI)问卷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产后6周、12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A组产后24周盆底肌力评分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产后6周、12周盆底肌力评分0至1分和2分的比例明显多于B组(P0.05)。A组产后6周、12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A组产后24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后6周及12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产后6周、12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A组产后24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与产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产妇产后6周及12周FSFI问卷5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后盆底功能及产后性功能的早期影响小于阴道分娩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生产方式的产妇产后的性功能均可恢复正常,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将不同分娩方式应用于产妇对其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大冶市人民医院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阴道分娩进行生产;观察组42例,采用剖宫产方式生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评分、性生活恢复时间和性功能评分。结果:产后3个月观察两组情况,观察组产妇性生活恢复率69.05%、盆底肌力评分(4.13±0.96)分、性欲(5.33±0.92)分、性高潮(10.98±1.31)分、性唤起(10.86±1.23)分、阴道润滑情况(15.98±1.56)分、性交疼(6.82±1.45)分、性满意度(8.25±1.32)分,对照组产妇性生活恢复率(42.86%)、盆底肌力评分(3.29±0.34)分、性欲(3.56±0.04)分、性高潮(7.76±1.32)分、性唤起(6.63±1.24)分、阴道润滑情况(12.66±1.43)分、性交疼(3.28±1.29)分、性满意度(5.76±1.97)分。观察组产妇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盆底肌力评分和性生活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初期阴道分娩方式对女性的性功能影响高于剖宫产方式,但随着时间推移,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性功能影响均恢复正常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妇产科分娩的2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75例)、会阴侧切组(109例)和剖宫产组(114例).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及9个月对所有产妇进行产后性功能情况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和6个月的性功能评分中,其顺产组、剖宫组的总分分别与会阴侧切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产组与剖宫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9个月后各组评分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在3个月内性功能恢复情况以顺产组和剖宫组相对较好,侧切组影响较大,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大多在3~6个月期间均能恢复性功能,并在6个月后则能完全恢复,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产妇产后,顺产组产妇的性频率均高于侧切组和剖宫组,而侧切组产妇产后的性频率最低,与顺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分娩方式相比,顺产有助于初产妇产后性功能水平较早恢复,其次为剖宫分娩,而阴道侧切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建议临床多鼓励适应产妇选择顺产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性科学》2015,(8):74-76
目的:探究分析顺产、会阴侧切与剖宫产三种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分娩的300例初产妇,按照其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80例,会阴侧切组105例,剖宫产组115例。分别在产后2个月、5个月以及8个月对所有初产妇进行性功能状况调查,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性功能状况的差异性。结果:产后2个月、5个月、8个月时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相比,三组患者均在产后2个月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最高,产后5个月、8个月后均明显降低,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NVD/epi组与其他两组比较,产后2个月、5个月、8个月时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和5个月的性功能评分中,其顺产组、剖宫组的总分分别与会阴侧切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产组与剖宫组相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8个月后各组评分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2个月后,顺产组与剖宫组的性生活恢复的比例分别为75.0%、73.9%,与会阴侧切组相比较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5个月顺产组与剖宫组的性生活恢复的比例分别为91.2%、89.6%,与会阴侧切组相比较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产后8个月后三组患者恢复性生活的比例均较高,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顺产分娩方式使初产妇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最低,恢复性生活的比例最高,性功能水平最高,其次为剖宫分娩,而会阴侧切组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水平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建议初产妇选择顺产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与阴道分娩对妇女产后各种不同类型性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共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剖宫产分娩活胎的产妇157例以及行阴道分娩活胎的产妇172例,分别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随访,并予产后3个月、6个月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性生活恢复情况、性生活情况以及性生活满意率等。结果: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性生活恢复率为85.35%,阴道分娩组产后3个月性生活恢复率为7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性交痛发生率为31.85%,阴道分娩组产后3个月性交痛发生率为58.7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6个月性交痛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后3个月及6个月性生活满意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产后3个月内的性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轻,均能在产后6个月内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及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方式,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肌力以及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O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0度人数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Ⅱ度人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1.286)。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肌力,降低脱垂,恢复盆底功能,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性科学》2015,(11):106-108
目的:探讨不同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8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用阴道哑铃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情况。结果:经过康复治疗,两组的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的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Ⅴ级中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频、尿急症状等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是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腔重建手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对盆底功能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5例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术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ISQ-31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8/50)明显比对照组24%(6/25)低(P0.05)。结论:盆腔重建手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经阴道分娩组44例,阴道助产组44例,均于产后6周~10周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评估盆底功能。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avesical angel,PUA)、尿道倾斜角(urethral tilt angel,UTA)、宫颈外口的位置(cervical mouth position,CMP)、膀胱颈的位置(bladder neck position,BNP)、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BND)、尿道旋转角(urethral rotation angel,URA)、宫颈外口移动度(cervix down distance,CDD)以及盆底不同肌纤维的肌力。结果:静息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UTA、BNP均高于阴道助产组,CMP低于阴道助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UTA、BNP均低于阴道助产组,CMP高于阴道助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状态下两组PU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阴道助产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6. 35±8. 22) mm、(42. 78±32. 48) mm、(13. 94±9. 68) mm,经阴道分娩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5. 01±9. 00) mm、(32. 10±28. 34) mm、(12. 14±10. 21)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阴道分娩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均高于阴道助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经阴道分娩相比,阴道助产术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损伤以及对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对产妇产后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100例剖宫产术产妇及同期10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于产前、产后8周分别对所有产妇均实施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及相关激素检测,研究对比两组产妇的检测结果。结果:产后8周,对照组产妇的盆底结构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8周性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8周性激素水平均较产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的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相比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术对产妇产后短期内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及相关激素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产后盆底功能筛查及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对1230例张家口市在职女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公务员女职工PFD患病率为64.15%,其中尿失禁(SUI)为36.02%,盆腔器官脱垂(POP)为28.13%。患病率总趋势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患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咳嗽、便秘、子宫切除史、阴道分娩、阴道难产、产程延长、会阴裂伤、长期久坐是SUI和POP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另外长期穿高跟鞋是SUI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饮酒、绝经是POP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慢性咳嗽、便秘、子宫切除史、阴道分娩、阴道难产、产程延长、会阴裂伤、长期久坐是患PF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米非司酮和子宫全切三种治疗方式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性生活及婚姻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0例,分为放置左旋炔诺孕酮缓释系统(A组)105人,口服米非司酮(B组)103人,子宫全切(C组)92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治疗前1个月以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痛经情况、性生活质量和婚姻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C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性生活质量和婚姻生活质量满意程度均明显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性生活和婚姻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而A组患者的性生活和婚姻生活质量明显比治疗前提高(P0.01),与B组相比婚姻生活质量更好。结论:左旋炔诺孕酮缓释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子宫腺肌病患者性生活和婚姻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孕妇产后盆底结构功能、性功能及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健康孕妇各368名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产前、产后6周和12周,利用盆底肌力评分标准、会阴超声检查、女性性功能量表测定和比较两组孕妇盆底结构功能和性功能的改变,并检测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结果:与产前相比,产后6周阴道分娩组的盆底肌力、膀胱颈角度和旋转角度异常率均明显增高(P0.05);剖宫产组的盆底肌力异常率却无明显改变(P0.05),而且阴道分娩组的盆底肌力异常率明显也高于剖宫产组(P0.05);但产后12周剖宫产组的膀胱颈角度和旋转角度异常率与产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与阴道分娩组相比,产后6周和12周剖宫产组的膀胱颈角度和旋转角度异常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产前相比,阴道分娩组孕妇产后6周和12周性功能各方面指标均有所下降;而剖宫产组孕妇仅产后6周,性唤起、性高潮和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但在产后12周,上述三个维度与产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别(P0.05);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剖宫产组产后6周和12周六个维度的得分值均明显增高(P0.05);另外,两组孕妇的性功能相关激素E_2、P4、FSH、LH和NPY的水平也明显低于产前(P0.05);而且,产后12周剖宫产组的NPY水平明显也低于与阴道分娩组(P0.05),但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孕妇产后短期内性功能和盆腔结构的影响小于阴道分娩,且能够明显降低NPY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阴道壁松弛度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00例产后妇女盆底筛查结果,统计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另外比较盆底功能障碍(观察组)与盆底功能正常(对照组,年龄,分娩次数,分娩孕周与观察组类似)妇女血清松弛素H2水平,阴道松弛分度及性生活质量相关评分。结果: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196例,占比17.82%;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延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剖宫产,第二产程正常者(P<0.05);观察组血清松弛素H2水平为(39.62±16.25)ng/m L,比对照组的(33.78±7.00)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松弛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质量问卷(SLQQ),性功能量表(PISQ-12)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几率较大,其发生与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延长密切相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会造成阴道不同程度松弛,严重影响妇女性生活质量及性功能,为此加强盆底功能障碍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