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白杨  傅涛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886-1888
探讨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锻炼方案.方法 将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全部90名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2次/周的90 min体育课上,实验组接受45 min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共进行6周;实验前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 m跑、引体向上、1000m测试.结果 经过6周的训练,对照组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50 m跑、立定跳远、肺活量和引体向上6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体重、BMI 2项指标明显下降,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1000m跑和引体向上5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坐位体前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各项测试指标除坐位体前屈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6周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常规体育课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学生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所确定的测试指标和方法 ,对3 997名医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及左右眼视力;BM I与体质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医学生BM I均值为(21.79±1.84)kg/m~2,87.57%的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内,超重肥胖学生比例为10.84%;BMI正常组男、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别为(61.4±12.73)、(53.08±14.1)mL/kg]和男生立定跳远[(2.27±0.22)m]、座位体前屈[(11.24±7.04)cm]及引体向上[(6.36±4.16)个]成绩均明显高于超重肥胖组(P0.05);BMI正常组男生视力水平[左眼(4.68±0.25)、右眼(4.68±0.27)]、女生视力水平[左眼(4.68±0.24)、右眼(4.67±0.27)]和女生立定跳远[(1.68±0.17)m]、座位体前屈[(13.12±6.76)cm]成绩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P0.01);BMI与女生50 m跑用时呈正相关(r=0.049,P0.01),与男、女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成绩及左右眼视力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等级与医学生不良的体质健康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白杨  傅涛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9):1357-1359
探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合适的锻炼方法.方法选取常州工学院136名男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2次/周,30 min/次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为期15周;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体育课教学.实验前后测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结果 经过15周干预后,对照组体重、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1000m跑5项指标实验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成绩略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体重明显下降,肺活量、50 m跑、1000m跑、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坐位体前屈无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研究上海市2000-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MS法拟合上海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指标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分析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结果 握力、50 m跑及坐位体前屈(女)指标成绩P50各年龄段均有所提高(P值均<0.05),其中男、女生握力分别平均提高3.13,3.15 kg,女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提高0.8 cm.立定跳远、斜身引体(男)、引体向上(男)、l min仰卧起坐(女)、50 m×8往返跑、l000m跑(男)、800 m跑(女)及坐位体前屈(男)指标成绩P50均有所下降(P值均<0.05),其中立定跳远男、女生分别平均下降11.0,8.59 cm,耐力跑成绩男、女生分别下降2.75,2.32 s.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下肢爆发力、肌肉耐力、有氧耐力出现下降趋势,需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河南省大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为探讨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10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依据BMI标准将人群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组.计算身体素质指标(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耐力跑和坐位体前屈)的Z分,5项Z分之和为身体素质指数(PFI).研究BMI与各项体能指标以及PFI的关系.结果 河南省大学生BMI总体分布在14.69~33.49 kg/m2,76.84%的大学生处于正常范围(18.5~24 kg/m2).肺活量、握力随BMI升高而增大,经过体重校正后的肺活量指数和握力指数则相反.男生3个体重组(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的PFI均值分别为-0.84,0.16,-1.86.男生的PFI、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m跑、坐位体前屈不同体重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两比较显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身体素质指标均优于超重肥胖组.PFI与BMI呈现负相关(r=-0.105,P<0.05),肺活量、握力与BMI呈正相关(P值均<0.05),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耐力跑、50 m跑、肺活量指数和握力指数均与BMI呈现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BMI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且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身体素质优于超重肥胖组.  相似文献   

6.
探讨高校开展融入体适能训练的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一年级新生中的6个班级共2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3个班级).对照组(132人)按照正常的公共体育课程大纲开展教学,实验组(148人)在公共体育课程大纲中引入体适能训练内容,实验时间为1个学期.实验前后,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体能健康测试.结果 两组大学生实验前的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05);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实验后的体质健康测评合格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22.52,12.39,P值均<0.05).实验组男生及女生实验后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评成绩均较实验前提高(男生t值分别为6.87,7.99,8.05,5.02,6.94,10.05,女生t值分别为5.88,6.32,7.08,9.84,6.17,4.06,P值均<0.05).实验组男生实验后的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m跑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6,4.30,8.07,2.34,8.31,4.20,P值均<0.05).实验组女生实验后的肺活量、50 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 m跑测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64,5.81,5.53,22.27,9.60,13.06,P值均<0.05).结论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融入体适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积极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探寻适合各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模式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宁夏地区大学生2000-2014年来下肢力量与柔韧性的变化趋势,为指导大学生提高下肢力量与柔韧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2000-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选取宁夏地区19 ~ 22岁年龄段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及指标达标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下肢力量与柔韧性指标的发展趋势.结果 2000-2014年,宁夏地区大学生男、女生下肢力量变化趋势均呈先降后升再降(P值均<0.05).男、女生柔韧性变化趋势均先升后降(P值均<0.05).男生坐位体前屈和2010年立定跳远均值均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女生2000年坐位体前屈农村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4.51,P值均<0.05).2014年不同年龄段女生立定跳远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年份男、女生立定跳远及坐位体前屈的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00-2014年宁夏地区大学生男、女生下肢力量与柔韧性水平均有下降趋势,需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吉林市医学院校学生肌肉含量和身体素质状况。方法共调查128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76名,女生1008名。采用欧姆龙身体脂肪测量器HBF-701型,测定全身、躯干、上肢和下肢肌肉含量及体重。身体机能和素质测量采用体质健康测试仪采集肺活量、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结果医学院校男大学生身高高于全国男大学生平均值,女大学生身高与全国女大学生基本一致。男女大学生体重均高于全国大学生体重平均值,且男大学生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大学生全身肌肉率低于正常值的人数达69%,女生躯干和下肢肌肉率低于正常值的人数分别是80.5%和60.2%。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各项测试指标优秀和良好率较低,尤其是男女生的立定跳远、男生的引体向上、女生的仰卧起坐和50 m跑及格率低。结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项素质指标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云南省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与短跑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增强短跑训练科学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云南省1599名19 ~ 22岁大学生,对其短跑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进行比较,并分析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对短跑的不同作用.结果 男大学生短跑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肺活量、肺活量指数、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1000m跑,女大学生短跑高分组和低分组在BMI、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800 m跑上,均是高分组指标优于低分组;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男大学生中BMI、肺活量指数、立定跳远和1000m跑对短跑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解释力分别为0.6%,2.0%和10.6%;女大学生BMI、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800 m跑均对短跑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形态和素质指标解释力分别为0.9%和19.4%.结论 男女大学生中立定跳远和1000 m跑/800 m跑与短跑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选材标准制定和运动训练中应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不同营养状况中小学生的运动素质,探讨肥胖、营养不良与运动素质的关系.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抽取城郊7个区7~17岁6 600名中小学生,检测身高、体重、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耐力跑、坐位体前屈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3.89%,营养不良检出率7.40%.4个学段男女学生中,肥胖学生与正常学生运动成绩比较,50 m跑、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耐力跑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肥胖学生成绩均低于正常学生.营养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相对肥胖学生与正常学生成绩差异较小.但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3个项目,营养不良学生成绩均差于正常学生.结论 肥胖和营养不良能引起少年儿童运动素质的降低.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运动类APP的数据记录和社会互动功能进行健身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利用APP参与健身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招募96名西安外国语大学和西北大学学生,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5名)、记录组(29名)和互动组(32名),记录组和互动组采用Keep APP进行12周运动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保持原有活动,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体质测试。  结果  干预后记录组女生坐位体前屈(19.36±4.55)cm、肺活量(2 929.93±422.52)mL、1 min仰卧起坐(39.71±8.32)次、立定跳远(165.14±14.73)cm与干预前[(16.39±6.15)cm、(2 690.93±380.45)mL、(36.14±9.53)次、(157.64±14.93)cm]相比均提高(t值分别为-3.34,-2.82,-3.52,-4.55,P值均 < 0.05),男生体质量指数(BMI)[(22.79±2.18)(22.19±2.22)kg/m2]显著下降,引体向上成绩[3.50(2.00,4.75),4.50(3.25,9.25)次]显著提高(t/Z值分别为3.90,-2.04,P值均 < 0.05)。干预后互动组男生坐位体前屈(13.08±2.23)cm和引体向上[6.00(0.00,12.00)次],女生坐位体前屈(21.43±5.14)cm、肺活量(3 259.33±562.70)mL、立定跳远(171.83±19.17)cm与干预前[(9.78±3.96)cm、1.00(0.00,7.50)次、(18.86±6.26)cm、(2 870.94±429.62)mL、(162.78±17.20)cm]相比显著升高(t/Z值分别为-4.22,-2.02,-3.43,-2.68,-3.84,P值均 < 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记录组男生肺活量和立定跳远成绩显著提高,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显著提高;互动组男生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成绩显著升高,女生坐位体前屈和肺活量成绩显著提高;与记录组相比,互动组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显著提高(P值均 < 0.05)。  结论  使用运动类APP进行运动锻炼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圣琦  甘娜 《中国校医》2018,32(11):801
目的 了解青少年体格发育与锻炼情况对近视的影响。方法 对广西某高校2017年入学新生进行入学体检(含视力测试)和体质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检查发现,该校入学新生近视发病人数为1 549人,占64.70%;肺活量不合格学生近视发病率更高(P<0.05);近视组体质量、BMI等体检结果值均较非近视组低,近视组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等体质测试结果值均较非近视组差。结论 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营养水平可能影响近视的发生;运动可减少近视的发生率,尤其是下肢非耐力运动。应促进合理膳食营养知识宣教,建立文体适宜的教学安排,增强青少年体质,从而减少近视患病率。  相似文献   

13.
探究广西在校大学生的身体脂肪参数对肺功能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身体功能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医科大学2 462名(男生716名,女生1 746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奥美体成分测量仪(Tanita MC-180)测量身体脂肪参数,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统一测试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及肺活量.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均随着体脂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肺活量体重指数均随着体脂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41.627,69.196,P值均<0.05).体脂率过低组男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身体各部位脂肪参数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脂率过高组和标准组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与不同部位的脂肪参数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r值均<0,P值均<0.05).在女大学生中,仅有体脂率过低组和标准组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身体各部位脂肪参数呈负相关(r值均<0,P值均<0.05),体脂率过高组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身体各部位脂肪参数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部分身体脂肪参数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对大学生的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保持身体各部位适宜的脂肪含量对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肺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对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影响,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提升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43 650人),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计算各项体能指标的Z值,将每人6项指标的Z值相加得出体能指数(PFI).结果 共检出营养不良2 621(6.0%)人,超重肥胖8 549(19.6%)人,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36.246,308.444,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男、女生肺活量和握力测量结果均为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营养不良组(P值均<0.05);男生50 m跑、立定跳远、耐力跑、坐位体前屉测量结果均为正常体重组优于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组,女生则为超重肥胖组低于其余2组;体能指数均为正常体重组最高.剔除年龄因素影响后,男、女生营养状况和各项体能指标及PFI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均会导致体能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肥胖状况对其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2004年对潍坊医学院2003级696名大学生的肥胖状况与体能素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肺活量与体重级别无关;男、女生的台阶试验成绩、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均为标准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男生的握力成绩为标准体重者、过轻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女生的握力成绩,男生的立定跳远和闭眼单脚站立成绩均为标准体重者〉过轻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女生的闭眼单脚站立成绩为怀准体重者〉过轻体重者〉肥胖前期者、肥胖者。[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能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校学生肥胖程度对体能素质的影响,为预防学生肥胖和提高高校学生体能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潍坊医学院696名2003级本科生的身体素质,分析体重与台阶试验、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闭眼单脚站立测试成绩的关系。结果肥胖人群和超重人群台阶试验,握力成绩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P值均<0.05)。立定跳远不及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人群>超重人群>正常人群(P值均<0.05)。肥胖人群闭眼单脚站立不及格率高于正常人群和超重人群(P值均<0.05)。结论大学生肥胖者体能素质较差,应通过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改进体能素质。  相似文献   

17.
秦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84-4185,4188
目的 调查成都体育学院400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 纳入2008~2010年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包括男生234名和女生166名.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台阶试验等7项指标.结果 成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情况良好,并且男生和女生平均身高体重水平优于全国水平.体育专业男生和女生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有6种因素,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主要因素.结论 学校应提高体育氛围从而确保每位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自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终生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新《标准》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学生体质测试,了解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测量、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理工大学03级4497名大学生进行新《标准》实施后的体质测试。结果山东理工大学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均值分别为173.49cm、62.34kg和162.04cm、54.07kg,均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但其机能指标中肺活量和台阶指数均值分别为3569.21ml、45.92和2262.10ml、45.38,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素质指标中男、女生的立定跳远均值分别为216.63cm、173.10cm,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学生(P<0.01),而只有坐位体前屈均值分别为14.21cm和13.81cm,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通过各项测试成绩计算、综合评价,女生优秀率为3.84%,良好率为24.00%,及格率为69.79%,不及格率为4.35%;男生优秀率为3.24%,良好率为23.58%,及格率为68.35%,不及格率为4.84%,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山东理工大学男女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较差,建议通过体育教学手段进行干预,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了解浙江省2007-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规律,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促进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采集2007-2014年1 607 567名浙江省大学生数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各项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对各测试项目的等级进行统计.结果 2007-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波浪形变化.2010年前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略有回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较前几年有所提高.2010-2014年大学生的柔韧(坐位体前屈)素质有下降趋势,学生肥胖率和超重检出率明显提升(超重率由3.3%增加到4.6%,肥胖率由5.1%增加到8.2%),肺活量体重指数、速度(50 m跑)、爆发力(立定跳远)和耐力(1 000 m/800 m)素质逐年向好.结论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大学生健康促进工作要形成学校、家庭及社区多元协同管理模式,以及构建“体教、体卫、教卫”融合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质状况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为确定体质检测在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评价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编亚健康状态问卷对801名大学生进行亚健康状态评价,并从中整群随机抽取284名大学生进行体质检测.结果 男大学生的道德亚健康得分高于女大学生;女大学生的躯体亚健康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大学生的躯体亚健康状态与反应时存在线性趋势(P<0.05).对应分析表明,男大学生反应时间越长,其躯体和心理亚健康状态越明显,女性握力体质量指数越小,躯体亚健康状态越明显.结论 大学生体质状况与亚健康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应时能较好地反映男大学生的躯体和心理亚健康状态,而握力体质量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女大学生的躯体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