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贵州省某少数民族地区2所中学全部学生共1 605名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结果 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者431名,检出率为26.95%;女生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得分及MHT总分均高于男生;不同家庭类型、成长环境初中生MHT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学历不同及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初中生MHT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父母关系不满意的初中生MHT得分高于其他人(P<0.05);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的初中生MHT得分高于父母教养方式一致的初中生;父母不同管教方式的初中生MHT得分不同(P<0.05).结论 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父母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等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显著,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朱焱  胡瑾  余应筠  卢芸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7-1659
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569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 569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4.2%.留守小学生MHT全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t值分别为2.254,2.171,2.476,2.099,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MHT全量表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666,2.358,3.862,2.076,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对人焦虑检出率较非留守小学生高,留守初中生学习焦虑、恐怖倾向检出率较非留守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6.131,6.601,6.875,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23±3.64)高于非留守小学生得分(7.54±3.68)(t=2.533,P<0.0S).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消极应对方式与该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 该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方面留守中小学生表现较明显.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评估初中生忽视与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究两者相关性,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区城乡5所中学六~八年级的2 012名在校学生进行自拟青少年虐待问卷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调查.结果 初中生的忽视率为73.5%,忽视得分为(8.33±2.85)分,其中农村学生的忽视率和忽视程度得分均高于城市学生(P值均<0.05),但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认知、思维、意志行为、情绪和个性5个维度总体处于“较好”和“一般”健康状态.无忽视组学生心理健康的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忽视组(P值均<0.05).控制性别和城乡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忽视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O.147~-0.221,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忽视状况较为严重,忽视经历不利于青少年认知、思维、意志行为、情绪和个性等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对转学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为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榆林市52所学校173名转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2名)和对照组(81名).干预组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社会情感的培训,每周1节,共32周;对照组不参加.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进行心理焦虑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转学学生的MHT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个学期后,干预组学生的MHT得分为(35.46± 14.01)分,低于对照组的(40.17± 12.97)分(t=2.29,P<0.05);干预2个学期后,2组学生的MHT得分差值进一步扩大(t=2.59,P<0.05).随着干预后时间的延长,干预组转学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持续降低.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缓解了转学初中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安徽省留守学生身心亚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北城乡7所普通中学3421名学生,其中留守学生682名.应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 MSQA)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学生的躯体亚健康检出率(14.22%)高于非留守学生(1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学生的身心亚健康检出率(13.64%)高于非留守学生(1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学生的MHT测验得分与其MSQA量表得分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l).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躯体活力下降(β=1.456,P=0.001)、情绪问题(β=1.096,P=0.000)、社会适应困难(β=1.011,P=0.006)呈线性回归关系.安徽地区留守学生的躯体亚健康状况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躯体活力下降、情绪困扰和社会适应困难是导致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留守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可以改善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某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教师关怀行为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关系,旨在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方法采用学生感知教师关怀问卷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于2019年10—11月对宝鸡市300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18±0.62,教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为3.23±0.44;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适应不良与心理不平衡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6、2.285,均P0.05),男生的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感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习成绩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82、16.625,均P0.05),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初一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绩好的学生。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农村初中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总均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生比男生感受教师关怀行为更多(t=2.623,P0.01);初一和初三学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高于初二(F=12.981,P0.01);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感知教师关怀行为最低(F=4.146,P0.05);非独生子女的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行为(t=2.624,P0.01)。教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呈负相关(r=-0.290,P0.01)。教师关怀行为能够显著预测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β=-0.290,t=4.669,P0.01)。结论教师关怀行为与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教师关怀行为能预测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关怀行为有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了解在沪藏族初中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相应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上海市嘉定区284名藏族初中生,使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调查.结果 在沪藏族初中生自我意识水平低者占57.0%,男生自我意识的行为因子得分比女生低,女生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因子分比男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二学生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得分比其他2个年级学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学生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因子得分、总分比城市学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均是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在沪藏族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较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其自我意识具有显著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了解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黔北农村6所初中5 60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留守初中生2 400名,非留守初中生3 208名;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外显问题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内隐问题行为检出率为60.2%,非留守初中生为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0,P<0.05).强迫症状、焦虑、情绪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4个因子得分留守初中生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074,2.219,2.646,2.887,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过去12个月曾玩过赌博游戏”报告率低于非留守初中生(x2=5.926,P<0.05),两者之间成瘾、伤害、性相关和品行等各项外显问题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内隐问题行为明显,外显问题行为不突出.应关注留守初中生的内隐问题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维护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小学生心健康水平及干预实验研究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为期1 a的实验干预,干预后进行复测.结果 干预后,除自责倾向外,实验组MHT各项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心理问题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除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外,其他因子检出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减轻或改善其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了解郑州市寄宿制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抽取1所寄宿制高中、2所寄宿制初中共计1 335名学生,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45.0%,男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47.7%)高于女生(42.1%)(x2=4.295,P<0.05),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48.3%)高于初中生(41.6%)(x2=5.92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快乐、家庭快乐、生活费足够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性较小(OR值分别为0.482,0.784,0.663,P值均<0.05).结论 郑州市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学习压力感是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应对方式对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层人口变量中上学方式、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留守、学习成绩进入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方程(F=8.526,P=0.000),控制人口变量后,应对方式能独立解释心理健康状况21.70%的方差变异。结论 住校、初一、留守、学习成绩差、家庭收入低的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管理者加强应对技巧的培训,能改善藏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南某乡农村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河南农村2所中学的7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自编的初中生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4.86%;男生、留守及学习成绩差的初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组学生在总MHT和8个内容量表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和得分均高于非网络成瘾组(P<0.05)。结论 网络成瘾的农村初中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达斡尔族留守学生生活满意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达斡尔族聚集地的五所中学(两所初中,三所高中)作为调查地区,进行不记名形式的问卷调查,运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留守学生家庭满意度(Z=-2.363,P=0.018)及生...  相似文献   

15.
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意外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高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健康素养水平和意外伤害评定量表.比较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健康素养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4.06±18.68)分.高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均低于相对应组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98,-13.081,5.266,-17.530,294.662,-18.116,-20.244,P值均<0.01).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7%,男生、初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均高于相对应组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发生意外伤害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总分和健康意识、精神成长、压力管理、人际关系4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而体力活动、营养的得分高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低水平的健康素养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1.323,1.410,P值均<0.01).结论 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4月,在山东省随机抽取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的城乡初中、高中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3 352名,采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调查3 352名中学生,有明显心理症状的检出率为19.99%。阳性检出率,强迫为25.70%,人际关系敏感为22.50%,敌对为20.30%,偏执为17.70%,抑郁为15.40%,躯体化为10.20%,焦虑为14.00%,恐惧为11.50%,精神病性为12.00%。女生的总量表得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男生(P<0.01),各个因子症状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0.01或<0.05)。总量表得分及除躯体化外的各因子分,农村高中生均高于城市高中生(P<0.01或<0.05),农村初中生(除躯体化、敌对、总症状指数外)均高于城市初中生(P<0.01或<0.05)。总量表得分及各因子分均为与父母亲密无间的最低,沟通很少的最高(P<0.01)。[结论]山东省城乡部分中学生存在心理症状,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心理症状女生较男生严重,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信行的影响,为提升初中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农村地区的4 311名七至八年级学生健康素养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水平和行为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健康素养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信行之间的关联。  结果  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高水平比例为18.21%(785名),中水平为56.92%(2 454名),低水平为24.87%(1 072名)。农村地区初中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63.49%),防护态度积极率为74.25%,良好防护行为具备率为85.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健康素养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知晓率(OR=4.85,95%CI=3.80~6.18)、防护态度积极率(OR=44.07,95%CI=24.57~79.05)、防护行为具备率(OR=25.99,95%CI=19.67~34.35)均高于低水平健康素养者(P值均 < 0.01)。  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信行之间存在正向关联,为提升初中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安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10):1147-1150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地区青少年忽视经历及其心理健康的状况,并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方法 2016年10-11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在伊犁地区6所中学生初一至初三共调查2 044人,对其进行自编忽视问卷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的调查。结果 伊犁地区初中生忽视率为73.04%;乡村(76.00%)高于城市(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01)。忽视学生平均得分为(8.34±2.83)分;城市学生得分为(8.21±2.71)分,乡村为(8.46±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24)。青少年心理健康意志行为因子得分为(17.15±2.88)分,认知得分为(16.67±2.88)分,个性因子为(19.75±3.70)分,思维因子为(16.44±3.42)分,情绪因子为(9.56±2.23)分。心理健康等级主要集中在“一般健康”和“较好健康”等级。无忽视经历初中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有忽视经历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3、3.571、3.039、3.337、4.388,P均<0.01)。结论 伊犁地区青少年忽视状况较重,忽视经历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应对效能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36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有34.7%的学生存在轻度或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强迫、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等方面的比例最高;在年级上,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区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高于乡镇学校的学生(t=2.424,P<0.05);在应对效能方面,男女生自信程度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为(6.24±2.50)分,女生(6.86±2.32)分,(t=-2.393,P<0.05),在年级上应对效能的胜任力、自信程度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为4.312、4.340,P<0.05);初中生的自我与应对效能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通过有效方式提升应对效能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