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了解中学生健康素养与意外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重庆和阳江市抽取初、高中学生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健康素养水平和意外伤害评定量表.比较不同特征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健康素养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4.06±18.68)分.高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均低于相对应组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98,-13.081,5.266,-17.530,294.662,-18.116,-20.244,P值均<0.01).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46.7%,男生、初中生、农村学生、非独生子女、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均高于相对应组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发生意外伤害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总分和健康意识、精神成长、压力管理、人际关系4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而体力活动、营养的得分高于无意外伤害的学生(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低水平的健康素养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1.323,1.410,P值均<0.01).结论 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徐州市中学生意外伤害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徐州市中学生常见伤害种类和发生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4年11-12月对徐州市15所全日制中学2 990名学生,以问卷形式对其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30.57%(914/2 990)。常见的伤害种类依次为跌伤(28.3%)、砸伤或碰伤(18.0%)、打架致伤(6.8%)、车辆伤(4.2%)。结论中学生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不同,应制定相应措施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现况及其特征,为教育行政部门制订适宜学生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中山市2 212名中学生伤害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7.95%,多次伤害发生率为5.56%.男生伤害发生率(20.9%)及多次伤害发生率(6.67%)均高于女生(15.42%,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21,4.45,P值均<0.05).初中生多次伤害发生率(6.70%)高于高中生(4.48%)(x2=5.20,P<0.05).校内伤害发生率(63.76%)高于校外(36.24%).校内运动场所是最易发生伤害的地点(33.16%);在体育活动时发生伤害比例最高(38.01%).结论 中山市中学生伤害预防要关注初中生和男生群体,应以校园运动场所安全为重点,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伤害预防和健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国4个地区2012-2014年中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中学生意外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新乡、阳江、重庆和沈阳4个地区2012-2014年在校中学生意外伤害的调查数据,比较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间意外伤害检出率的差异及不同年份间检出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4年,中学生意外伤害检出率分别为39.1%,39.2%和34.2%,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是跌落伤(18.4%)、切割伤(14.7%)、烧烫伤和腐蚀伤(9.4%)、动物咬伤(7.6%)和道路交通伤(6.3%).男生2012-2014年意外伤害的检出率分别为40.7%,40.1%和37.0%,女生依次为37.6%,37.2%和31.6%,男生意外伤害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初中生意外伤害的检出率分别为40.5%,41.9%和36.0%,高中生依次为37.7%,36.5%和32.5%,初中生意外伤害检出率高于高中生(P值均<0.01);意外伤害的检出率在地区之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新乡和阳江地区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重庆和沈阳地区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结论 四地区意外伤害检出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有近1/3的中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危害.预防中学生意外伤害是应对公共卫生领域变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覃彦香  王萍  韦琳 《中国校医》2010,24(10):726-728
目的探索柳州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自填式调查方法,对柳州市3 600名中小学生进行伤害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意外伤害的发生不是由某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受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行为等多因素的影响。结论学生伤害是多因素导致的,应根据中小学伤害发生特征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 093名小学生进行伤害问卷调查,回顾过去1年内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2.99%;男生伤害报告发生率(24.86%)高于女生(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40,P<0.05);不同年龄间伤害发生率及人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84,2.972,P值均>0.05).伤害类型主要是跌落、碰撞/挤压伤、锐器伤伤害人次发生率分别为14.21%,7.41%,2.64%;伤害发生主要集中在5月和7-10月,占61.24%;家中、学校是伤害发生高发地点,分别占34.84%,27.11%;受伤主要部位是下肢、手指/脚趾,分别占总伤害人次数的37.93%,21.1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在校内与人打架1~2次或≥3次、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家长经常与孩子议论伤害事件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38,1.217,1.381,1.144,1.336,P值均<0.01);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适当施加压力、经常嘱咐孩子在学校里注意安全能有效预防伤害发生(OR值分别为0.609,0.764,P值均<0.01).结论 浦东新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应针对跌落等伤害主要类型制定干预措施.父母对伤害问题的关注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能有效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郑薇薇  夏蒨  代银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62-1263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中学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杨浦区52所中学2006学年和2010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学年中学生伤害发生率(7.01‰)显著高于2006学年(4.85‰);2010学年男、女生伤害发生率(10.65‰,3.28‰)显著高于2006学年(8.06‰,1.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0学年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伤害发生率较2006学年有所升高.结论 近年来中学生伤害发生率显著提高.应结合伤害发生的原因和中学生的活动特点开展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命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1].全国伤害监测数据显示,在职业构成中“中学生”始终位居前3位[2-4].据WHO报道,2012年全世界估计有74万名15岁以下儿童因暴力和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伤害所占比例接近90%[5].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伤害、溺水、烧伤和跌倒)已成为导致世界5~15岁儿童死亡和终身残疾的三大原因之一[5],也是我国儿童的“头号”杀手[6-7].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在我国多数居住在边境、贫困地区,本课题组于2016年11月在云南省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伤害的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珠海市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及流行病学特点,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10月整群抽取珠海市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最近一年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736名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0.73%。伤害类型按发生率大小前六位依次是中毒(54.15%)、锐器伤(37.44%)、骨头卡喉(35.43%)、跌伤(34.91%)、交通伤(31.57%)、碰伤(31.16%)。主要受伤部位是手指和下肢,发生率分别为16.01%和15.44%。受伤地点主要在校内,发生率为19.35%,其次是在家中,发生率为17.68%。结论该学校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家庭的配合和指导、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减少和有效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金山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现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一些严重威胁青少年健康和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和营养障碍等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而青少年意外伤害则呈日益上升趋势,并已逐步成为青少年第一、二位死因.据WHO报告,世界大多数国家意外伤害是青少年致伤、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意外伤害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WHO将意外伤害的预防列为“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战略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学生认知行为、道路环境等与道路交通伤害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6个区的27 175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交通伤害发生率为5.2%,男生高于女生(χ2=56.000,P=0.000).10~14岁的儿童步行者交通伤害发生率最高,为6.4%.路上打闹行为(OR=2.123)、过路口方便感(OR=1.565)、路标判断(OR=1.558)、信号灯识别(OR=1.440)、步行路段安全感(OR=1.141)、上学途径路口数(OR=1.036)等是交通伤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与学生认知行为、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可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学生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的4043名中学在校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事件发生(次)率为28,05%,伤害人平均发生伤害次数为1.73次,负二项回归分析提示大家庭和重组家庭、父母亲从事的某些职业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集中精力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很远可能为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家庭情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及孩子的安全意识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显著,应在中学生中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开展综合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山东省某县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742名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对近一个月来校园欺侮现状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各类欺侮的报告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欺侮的影响因素.结果 校园欺侮的报告率为40.5%,其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的报告率为34.5%,初中生的报告率为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欺侮他人的报告率为20.5%,其中小学生欺侮他人的报告率为13.9%,初中生的报告率为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遭受欺侮的报告率为35.4%,其中小学生遭受欺侮的报告率为30.5%,初中生的报告率为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3.6%的学生有4种及以上欺侮他人的行为,有7.1%的学生有4种及以上遭受欺侮的行为.欺侮他人和遭受欺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性别、玩暴力游戏、学习成绩是中小学生欺侮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欺侮现象较为严重,应从个人、同伴、家庭、学校等方面开展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危险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伤害再发的危险因素,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4所中学的4042名在校学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发生各种类型伤害1134人次,共有657名学生发生伤害;其中再发伤害组的265名学生发生742次伤害,占伤害总事件的65.43%;父、母亲化程度、家庭类型、人均收入、儿童饮酒行为、学校类别、儿童注意力易分散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等因素与中学生再发伤害有关。结论 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儿童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改变与再发伤害密切相关的因素,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了解苏州市中小学生癔症倾向得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我鉴定问卷调查苏州市23 132名中小学生.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区、性别、年级、母亲文化程度、焦躁神经症倾向得分、躁郁症倾向得分、精神分裂症倾向得分、抑郁症倾向得分、神经质倾向得分、虚构症倾向得分对中小学生癔症倾向得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R2=0.75,F=64.79,P<0.05).结论 学校是儿童癔症的高发场所,应综合家庭、学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预防儿童癔症.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与睡眠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中学生伤害发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于洪区3 477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伤害、睡眠问题等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中学生伤害检出率的差异,利用t检验比较有无伤害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的差异,并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及各因子对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17.6%,男生(16.6%)低于女生(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6,P>0.05).中学生过去1 a伤害的报告率为30.2%,男生报告率(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6,48.39,P值均<0.01).伤害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PSQI总分均高于无伤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睡眠问题较高组发生伤害的风险增加(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存在睡眠问题会增加伤害发生的风险,积极改善中学生睡眠状况对伤害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中学生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行为对意外伤害的影响,为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沈阳、蚌埠、新乡、乌兰察布、重庆和阳江市抽取22 628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伤害行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意外伤害的总体检出率为46.7%,其中擦伤、跌落伤、割伤3种伤害检出率分别为29.4%,19.7%,16.3%.心理亚健康组青少年和无心理亚健康组总意外伤害、擦伤、跌落伤、割伤检出率分别为55.1%和43.3%,34.8%和27.1%,26.0%和17.2%,23.0%和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61.62,134.12,228.63,302.79,P值均<0.01).有手机使用依赖行为的青少年和无手机使用依赖行为组总意外伤害、擦伤、跌落伤、割伤检出率分别为53.6%和44.4%,33.2%和28.0%,25.5%和17.8%,21.6%和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5.09,55.21,163.92,160.24,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是意外伤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交互作用有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风险.结论 青少年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心理亚健康和手机使用依赖有益于意外伤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政策和计划、开展儿童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中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营养态度得分较高[(17.0±2.4)分],但营养知识得分总体偏低[(12.0±6.4)分],饮食行为得分一般[(11.4±2.4)分].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男生;中心城区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得分高于近郊;五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学生总体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6.1%,其中对全谷物的营养知晓率最高(73.9%).学生总体积极营养态度持有率为83.5%,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的比例最高(97.6%).学生总体饮食行为的良好率为88.1%,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最高(88.5%),几乎不吃零食、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饮料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9%,38.0%,46.1%,50.5%).中心城区、五年级学生更经常吃早餐;女生更经常吃早餐、零食和饮料,而男生更经常吃快餐;郊区学生吃西式快餐、喝饮料次数更少(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营养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态度较积极,但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存在一些饮食不良行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在不同性别、城区、年级学生间有较大差异.应逐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行为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贵阳城区10所中学3 571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网吧上网、玩网络游戏者网络成瘾检出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网吧上网、每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玩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P值均<0.05);上网获取信息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家长及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网络使用时间,远离网络游戏,禁止在网吧上网,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