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比较甘精胰岛素加短效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甘精胰岛素加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空腹时血糖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上均有明显下降,但是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则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加短效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相当,前者价格相对便宜,而后者并发低血糖的几率较低,医生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NPH)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组,分别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和睡前皮下注射NPH,2组均在饮食控制及一定活动量基础上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总用量。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在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NPH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严格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以延缓疾病进程,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是病程长,加上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胰岛功能差,肾功能低下,药物排泄速度慢,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低血糖[2].对于经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采用胰岛素补充治疗已达成共识.甘精胰岛素是人工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模拟胰岛β细胞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平稳有效作用24 h而且无峰值.为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及安全性,笔者对120例老年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新诊断T2DM患者8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采用≥2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B组28例采用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联合那格列奈120或240 mg口服;C组30例采用预混胰岛素30R或50R餐前30 min皮下注射,bid.治疗12周后观察3组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的变化及低血糖频次.结果:在饮食及及运动达标的前提下3组FBG、2HBG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分别为8.2 d、7.1 d及6.5 d,FBG、2H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B、C两组HbA1c下降幅度显著超过A组(P<0.05);3组因FBG及2HBG未达理想水平退出观察的病例各为8例、4例、7例,严重低血糖发生的例数分别为3例、3例、6例.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新诊断的T2DM在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内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于每日早餐前口服5mg格列吡嗪缓释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睡前皮下注射NPH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凌晨3:00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凌晨3:00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达标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聂玲玲 缪珩 辛苏平 冯小芬 任建如 杨洁 胡文 马绍刚 徐春荣 王锋 陈军 王智明 许慧玲 刘艳梅 任向东 卜瑞芳 许岚 顾敏峰 洪侃 徐朝阳 史宝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09-21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者进行治疗观察。入组后予以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或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调节,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一周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经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或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其中20例(32次)发生轻度低血糖,经基础胰岛素或餐前胰岛素剂量调整后症状消失。最终治疗方案一针甘精胰岛素、一针甘精胰岛素加一种口服降糖药、一针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及一针甘精胰岛素加多种口服降糖药所占比例分别为8.0%、36.0%、17.9%、38.1%。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合用,可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且低血糖的发生无总体无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重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强化治疗对早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98例早发T2DM患者中的53例进行为期8周的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45例进行为期8周的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空腹及餐后C肽分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且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很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使血糖达标,且很少发生低血糖,能极早改善早发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162例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碧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53-55
目的观察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治疗组(48例)、甘精胰岛素治疗组(53例)、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61例)。用药时间为8周,观察各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水平。结果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优良率为88.6%,高于阿卡波糖治疗组的70.9%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的73.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FBG、2hPG、HbAlc水平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且单药组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低血糖发生风险明显少于单药组(P〈0.01)。结论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比2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例,对A组24例患者应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A组)治疗,另一组以三餐前诺和灵R联合睡前诺和灵N(NPH)(B组)治疗,观察2组血糖达标时间、日内血糖波动、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与三餐后2h的血糖以及3am血糖和HbA1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胰岛素用量基本相同,治疗后A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及HbA1c下降则更为明显(P<0.01);A组日内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FPG、2 hBG及HbA1c等指标变化。观察两组血糖变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并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FPG、2 hB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绝对差及日内平均血糖搏动幅度、胰岛素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及其他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并且血糖控制稳定,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其疗效及安全性可观,值得作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14例来自我院经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57例,两组患者均停服以前的降糖药物,对照组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70/30(优泌林70/30)混合注射液,分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治疗组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分早、中、晚三餐前皮下注射,并予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每早8:00或晚睡前皮下注射1次,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2型糖尿病而言,ISR抵抗和ISR分泌不足均存在,随着病程进展,ISR分泌不足成为主要矛盾,最终大多数患者需要ISR控制血糖[1]。预混ISR因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ISR,每天2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仍有部分患者应用预混ISR联合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不达标,波动大,临床上常改为每天4次ISR强化治疗。但每天4次ISR注射给患者带来不便及痛苦,患者依从性差,往往不能坚持。笔者对上述患者改用甘精ISR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强化治疗仍然是目前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如果加用甘精胰岛素就能更有效地控制全天的血糖波动,预防和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作者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性价比分析。方法将58例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睡前甘精胰岛素联合3餐前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3餐后2h血糖、3∶00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治疗费用、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应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门冬胰岛素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目的 ,但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费用更低,是更适合基层医院及广大低收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指南》2016,(22)
目的观察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65例,按数字标记法分组,33例实验组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3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中效胰岛素治疗,对比糖尿病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为(5.96±1.26)mmol/L、(8.29±2.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63±0.36)%,低血糖发生率为3.0%,与对照组的(7.26±2.36)mmol/L、(10.18±3.26)mmol/L、(8.26±1.63)%、18.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满意,甘精胰岛素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徐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20-2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1和强化组2,组1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2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1、组2治疗前后FPG、2h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1治疗前、后FPG、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血糖达标时间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胰岛素用量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相比,有效性相似,血糖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