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朴熙绪  张媛 《胃肠病学》2003,8(5):304-306
酒精性肝病(ALD)的诊断应根据饮酒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肝活检是诊断和分类的金标准。 饮酒史是诊断ALD的必备条件,但不同个体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诊断1. 长期大量饮酒史:长期大量饮酒是诊断酒精性肝病(ALD)的必备条件。英国皇家学院建议的男性每周饮酒21单位(210g),女性14单位以上为超量。意大利的前瞻性研究6534例对象中,发生ALD 危险性是每日超过30g酒精,并有时间依赖性升高。日本以每日饮用50g酒精称为习惯饮酒者,每日80g称为大量饮酒者。国内一般也采用这个标准。2. 饮酒方式:单纯饮酒不进食和(或)同时饮用多种不同的酒易发生ALD。在饮酒之前进食一定数量的食物,可延迟胃的排空,减缓小肠对酒的吸收,降低血中酒精浓度。饮用低浓度的酒(啤酒)比高浓度的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特点及非侵入性方法诊断ALD的依据.方法将16例每日饮酒精量>40g,持续10a以上的肝病患者(重度饮酒组)与22例不或偶尔少量饮酒的肝病患者(对照组)的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HV)、ALT,AST/ALT,r-谷氨酰转肽酶(TGT)、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清蛋白(Alb)、是否合并黄疸、腹水、脂肪肝、肝硬变及肝癌等12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重度饮酒组HV阳性者4例(25.0%),对照组22例HV全部阳性(100%),对照组全部为病毒性肝损害病例.重度饮酒组ASL/ALT>1者13例(81.2%)r-GT为374U/L±170U/L,合并肝癌者2例(HV都阳性);对照组这3项指标分别为10例(45.5%),116U/L±U/L及10例(45.5%)(P<0.05).重度饮酒组合并脂肪肝者4例(25.0%),多于对照组1例(4.5%),但统计学未见显著差异其他7项临床指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每日饮酒精量>40g,持续10a以上,AST/ALT>1,r-GT明显升高、合并脂肪肝及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部分患者可合并病毒性肝炎)有助于ALD的诊断.酒精性肝损害肝癌的发生率比病毒性肝损害低.  相似文献   

4.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6年4月~1999年1月住院的嗜酒者(日饮酒精量超过40g,连续5年以上),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胃镜检查最后诊断为酒精性肝病(ALD)的患者168例。参照酒精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日本1993年新订方案),分A组:酒精性肝损害72例,均为男性,年龄32~68岁,平均45.33±10.99岁;饮酒时间6~38年,日饮酒精量60~480g,平均165.60±86.42g;临床类型,酒精性肝炎33例,酒精性肝硬变39例。B组:酒清 病毒性肝损害96例,均为男性,年龄26~66岁,平均42.34±9.88岁,饮酒时间7~40年,日饮酒精量76~460g,平均160.60±78.47g,临床类型,慢性肝炎54例(轻度12例,中度24例,重度18例),肝硬  相似文献   

5.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脂肪性肝病(FLD)根据有无过量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两者享有FLD的许多共性特征,但又各有其独特之处。 1.酒精性与非酒精性FLD的异同:NAFLD的肝组织学改变与ALD相似,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肝硬化。我国及日本学者认为ALD还应包括轻症ALD、酒精性重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纤维化,事实上NAFLD均有其相对应的临床病理类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肝病患者近年来在我国有迅速增加趋势,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毒病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病因而引起临床的重视。本文对1999-2003年诊治于我院的161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超声表现进行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161例ALD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5.9岁,饮酒精量40~300g/d,饮酒史5~45年。 1.2 诊断标准 ①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  相似文献   

7.
防治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措施:戒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disease,ALD)。ALD包括轻度酒精性肝损伤(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C)。目前普遍对男性饮酒折合乙醇量>40 g/d,女性>20 g/d,连续5年以上者定为嗜酒者。ALD的严重程度与饮酒量呈正  相似文献   

8.
江红接  李健  邱中民  钟山 《肝脏》2003,8(3):32-34
目前 ,国内外对酒精性肝病分型诊断及诊断标准缺乏共识性意见。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较为实用的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分型诊断方案及其筛选标准 ,并以此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分型诊断 ,同时对比分析两者分型诊断结果。材料与方法一、纳入标准(一 )既往无肝炎、血吸虫及其他重要器官疾病史 ,酒精组患者无长期服药史。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阴性。(二 )B超检查均有肝区回声不同增强 ,肝后回声不同程度衰减 ,肝内血管纹理欠清晰或显示不清 ,肝脏不同程度增大或饮酒组患者肝脏缩小。(三 )既往无长期饮酒或每周饮酒精量 <40g为非酒精组 ,长期饮用白酒…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总被引:369,自引:8,他引:36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患者常伴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以及血脂紊乱等易患因素。 一、临床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第1~4项和第5或第6项中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痫。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每周<4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病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中,饮酒量和饮酒史的长短无疑是发生肝脏损伤的必要因素。然而嗜酒者中真正发生ALD者仅占10%~20%,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的发生率则更低,说明ALD的发生必然有其他因素介导。现知饮酒方式、性别、遗传素质、营养不良、环境污染,伴存病毒性肝炎、血色病、α_1-AT缺乏症等其他疾病,均与ALD的发生有关,其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ALD的相关性研究日益增多。1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ALD发生、发展的关系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ALD患者血清HBsAg和/或抗HCV(第一代、第二代抗体试剂盒)阳性率显著高于无ALD的嗜酒者,后者又高于一般人群,提示嗜酒者HBV、HCV的感染机率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炎(AH)及酒精性肝硬化(ALC)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23例AH及33例ALC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酒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H患者均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平均日饮酒量与ALC患者无显著差异。临床表现以纳减、乏力、腹胀、黄疸多见。酒精性肝病(ALD)合并有肥胖等机体代谢异常表现者多见。实验室检查可见除ALT、AST升高外,GGT升高明显。DF值〉32者预后不佳。结论短期内有大量饮酒史是AH的发病特点之一。DF值与ALC患者的病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醛-乙醛加合物(MAA)是否参与了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免疫反应。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40例非酒精性肝病患者、30例无肝损害的重度嗜酒者、4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中MAA加合物的循环抗体,并评价MAA加合物的免疫反应。结果酒精性肝病患者抗MAAIgG滴度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平均OD值分别为0.42±0.23、0.10±0.04,P〈0.001),非酒精性肝病及重度嗜酒者中抗HSA—MAAIgG抗体(平均OD值分别为0.14±0.08、0.13±0.08)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抗MAA抗体为阳性,而非酒精性肝病患者、重度嗜酒者和健康对照多数为阴性。结论MAA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肝脏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肝损伤,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倩  陈自平 《山东医药》1994,34(8):20-21
本文对1989~1993年收住院的23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进行血清肝酶谱及病理组织学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一、资料分析 23例均为男性,年龄30~72岁,平均45岁。均饮白酒,2例亦饮啤酒,每日饮酒量100~250g,平均150g。饮酒时间3~40年,平均16.4年。均有乏力、纳呆、腹胀、  相似文献   

14.
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病,根据有无大量饮酒史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AFL)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者是酒精性肝病(ALD)的一个类型。ALD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要远超过NAFLD[1]。在临床工作中,两种疾病因无特异的临床表现,鉴别主要依赖于饮酒史,但一些患者的饮酒量介于两者诊断(指南)标准之间,此外回忆和估计的饮酒史并不可靠,而作为两种不同原因诱导的疾病,还可能存在重叠的情况。现就近年来流行病学、自然转归、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目的研究我国慢性胰腺炎(CP)的相关因素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国近10年21所综合医院确诊为CP的1700例住院患者,调查其相关因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近年我国CP的发病有增多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相关因素中以慢性乙醇中毒为主,1700例患者中,酒精性601例(35.4%),胆源性576例(33.9%),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外伤等。反复发作的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脂肪泻或体重减轻等。组织学检查是CP诊断的金标准,但大部分患者经由影像学检查及胰腺外分泌试验(BTPABA试验)诊断。85.9%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症状缓解。结论重度饮酒已成为我国CP的主要致病因素,影像学检查在CP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非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戴蓉  林玲  郑芳  刘荔萍 《肝脏》2006,11(5):372-373
我院于1998年至2004年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诊33例酒精性肝病(ALD),现将其诊断特征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ALD组33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0.7±9.5)岁,饮酒9~25年,饮酒量每日0.25~0.5 kg不等.经病史、查体、心电图、超声检查、实验室肝功能检测(部分经皮肝穿刺活检)排除了甲、乙、丙型肝炎及代谢性肝硬化疾病,临床诊断为ALD.设健康对照组33例,均男性,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0.5±8.5)岁,无饮酒史,均为健康体检者.  相似文献   

17.
李继强  曾民德 《肝脏》1996,1(4):225-227
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其病理学分类目前国际上尚不一致。习惯上把它分为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纤维化及肝硬变,三者组织学表现有相互重叠之处。1979年日本学者武内五郎等根据对日本人酒精性肝病的研究,主张将其组织学诊断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嗜酒者慢性肝炎,酒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   总被引:82,自引:4,他引:78  
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一、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较为常见,因此,在诊断上应考虑区分为单纯酒精性肝病抑或酒精性肝病合并HBV和HCV等病毒感染。(一)酒精性肝病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2. 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如禁酒前A…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病的随访(附28例11~17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LD的远期预后。方法经统一发信及笔者前往一个专区用电话向患者单位及到生存者家中随访。结果仅获得有反馈信息者28例,占随访病例之20.6%,其中已死亡12人,占有信息病例之42.9%。仅2例再获14年后肝穿活检对比。按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诊断标准。①轻症ALD41人获4人复信均健在。②酒精性脂肪肝(AFL)15例有1人复信,继续饮酒(精)100g/d,12年后两次脑出血,已偏瘫。③酒精性肝炎(AH)24例,获信息反馈7例,其中2例已死于肝硬化,另3例已肝硬化,此型最终多合并糖尿病。④45例酒精性肝纤维化(AF)有反馈信息者11例。其中7例已死亡。⑤酒精性肝硬化(AC)11例,有反馈信息者5例,其中3例已死亡。结论轻症ALD远期预后较好。AFL如不戒酒远期效果差,AH、AF预后不良凶险。ALD合并ABV/HCV感染者远期预后不佳,多发展为肝硬化,合并肝癌死亡。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炎临床分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随着对慢性肝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使慢性肝炎的分类从仅强调组织学特征转变为将组织学、临床和血清学相结合来提供诊断分类标准。我们就血清HBeAg、HBVDNA持续阳性、血清肝功能指标、胶原指标等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进行研究,拟制定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型标准。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5~1996年我院住院经肝穿活本证实并临床资料完整的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40例,女6例,年龄15~59岁,平均39岁。二、方法(一)一般资料 记录有无输血史、家族史、接触史、饮酒史及病史等。(二)临床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