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配制的安宫牛黄散治疗中风病73例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症科严慧萍,潘维明(200021)关键词人工麝香,天然麝香,安宫牛黄散,中风我们用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配制的安宫牛黄散治疗中风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麝香祛痛搽剂中人工麝香质量的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人工麝香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气相色谱法对处方中人工麝香的有效成分麝香酮进行定性测定.结果 供试品中各组分出峰时间较合适,分离效果较好,而且各组分对应的峰面积和理论踏板数均较高,同时更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重复性,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麝香祛痛搽剂中麝香酮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麝香酮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和挥发性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麝香酮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麝香酮含量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结论: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强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人工麝香。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GC法检测人工麝香中麝香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色谱柱为DB-5毛细血管柱;起始柱温100℃,以15℃/min升至200℃,保持15min,流速1.2mL/min。结果:麝香酮在0.049 9~0.998 6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100.58%,RSD=1.85%(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人工麝香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片仔癀制剂研究—组方中麝香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政  黄学中 《中成药》1990,12(11):4-5
片仔癀由麝香、牛黄、田七、蛇胆等药组成。为提高产品质量,对制剂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片仔癀中麝香酮含量。样品中麝香酮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回收率为95.68%,CV=1.62%,线性范围在0.0281.6~0.1408mg/ml内,r=0.9999。此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生产工艺质量监测和真伪片仔癀鉴别。  相似文献   

6.
GC-MS法初步分析天然麝香与人工麝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建立鉴别天然麝香和人工麝香的方法.方法采用 GC-MS法对麝香的提取物进行测定,在一次测定中同时对多个特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麝香吡啶和 3-甲基环十三酮这 2种专属成分可用于鉴别天然麝香和人工麝香.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样品消耗少,定性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麝香鉴定之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放 《新疆中医药》2005,23(5):51-52
本文对名贵中药材麝香中天然麝香酮与人工麝香酮的鉴别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药教材等著作中对麝香形态、鉴别的描述与实践经验的比较研究,提出现行的麝香鉴定标准中缺乏区分天然麝香酮与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应补充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工麝香口崩片制备工艺及优化处方,制备人工麝香口崩片制剂。方法以片剂的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评价筛选人工麝香口崩片的处方组成,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选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优化所得处方为微晶纤维素5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3%,交联羧甲纤维素钠10%,乳糖20%。以此处方制备的人工麝香口崩片崩解时间不超过1 min,硬度为4~7 kg。结论筛选所得的处方合理稳定,崩解快,为快速起效的口腔崩解片。  相似文献   

9.
牛黄清心丸为大蜜丸 ,由数十种中药组成 ,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麝香为其主药 ,具有开窍醒神清热的作用。清·吴瑭谓之 :“此〈麝香〉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邪火随诸香一并散之也。”麝香在中成药中含量较少 ,且其主要成份具有挥发性 ,麝香酮含量测定也未见报道 ,本文就制剂中麝香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旨在提高制剂工艺的监测水平。1 仪器与试剂1 .1 仪器 :1 0 0 1气相色谱仪 (上海分析仪器厂 ) ;CDMC— 2 A色谱数据处理机 (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 )。1 .2 试剂和药品 :麝香酮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牛黄清心丸 (南京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麝香及其代用品人工麝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麝香酮含量测定方法,探索品种和产地对麝香药材质量的影响,为麝香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分析麝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并测定麝香酮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和产地对麝香药材的质量。结果:林麝、马麝、原麝3种天然麝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相似,主要含有麝香酮、雄酮、乙酸去氢表雄酮、雄烷二醇、胆固醇、胆甾烷醇等,但不同品种和产地天然麝香所含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人工麝香的主要成分为麝香酮、表雄酮、油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硬脂酸、棕榈酸等,与天然麝香所含成分差别较大;不同产地林麝麝香中麝香酮质量分数为(1.21±0.42)%,马麝麝香中麝香酮质量分数为(0.26±0.15)%,原麝麝香中麝香酮质量分数为5.68%,人工麝香中麝香酮质量分数为5.07%。结论:不同品种和产地麝香所含挥发性化学成分种类及麝香酮含量差别较大,提示不同品种和产地对麝香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人工驯养麝过程中应注意品种和产地的选择;同时,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化学组成也有较大差异,提示人工麝香处方配比可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名贵中药材,麝香、牛黄常用于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但因二者来源稀缺、价格昂贵,野生动物资源急需保护,天然麝香和牛黄已经无法满足制剂生产的需要,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等代用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药材紧张的问题,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和使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共收载了75个中药制剂含有麝香,95个制剂含有牛黄,但在这134个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对天然药材与其代用品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部分质量控制项目较为简单。笔者通过梳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含麝香、牛黄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情况,包括制剂中麝香或牛黄的类型、入药形式、处方用量、每日(次)最大服用量及质量控制项目等,探讨含麝香、牛黄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并在规范麝香和牛黄的使用类型、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完善中药制剂中麝香、牛黄的质量控制项目等方面给出建议,以期能够科学认识、评价含有麝香和牛黄的中药制剂,并为此类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金片中麝香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春霞  陈建玉  蒋仪丽  张磊 《中成药》2002,24(11):895-896
小金片是由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当归等组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散结消肿 ,化瘀止痛的功效。本品中麝香既为君药又为贵重药 ,故我们选择麝香的有效成分麝香酮作为质量控制的定量指标。由于本品为大复方制剂 ,成分复杂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占处方量的 40 % ,所以我们通过选择最佳分离条件 ,建立小金片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 ,结果稳定可靠。1 仪器与试药上海惠普 1 0 0 2气相色谱仪 ;小金片由本所制剂室提供 ;麝香酮为对照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无水乙醇、苯均为分析纯。2 色谱条件色谱柱 :SE 54大口径…  相似文献   

13.
大圣宝丹中麝香酮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玲玲 《中成药》2003,25(9):768-769
大圣宝丹是由三七、金不换、麝香、牛黄、熊胆粉等中药制成的中成药 ,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化瘀止痛之功效。麝香在本方中属贵细药材 ,麝香中含有麝香酮 (Muscone)、多种雄甾烷、多种脂肪酸的胆固醇脂、多种脂肪醇等 ,通常以麝香酮为含量测定指标。麝香酮具有芳香开窍、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的功效。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已报道的有薄层色谱 比色法[1 ] 、气相色谱法[2 ] 等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 ,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 ,专属性强的微量麝香酮含量测定方法。1 仪器与试药  气相色谱仪 :岛津GC 1 7A ,CR 6A数据处理机。正十八烷为…  相似文献   

14.
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 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艾片、人工麝香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以球磨法包合艾片和人工麝香;以艾片中龙脑和人工麝香中麝香酮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环糊精用量、加水量及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拟合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龙脑和麝香酮质量-环糊精质量比为1∶8,环糊精-水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为53 min,龙脑和麝香酮理论包合率分别为98.82%,83.33%;经验证,龙脑及麝香酮包合率分别为97.41%,82.59%。结论:采用球磨法包合,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艾片、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高,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艾片、人工麝香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以球磨法包合艾片和人工麝香;以艾片中龙脑和人工麝香中麝香酮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环糊精用量、加水量及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拟合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龙脑和麝香酮质量-环糊精质量比为1:8,环糊精-水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为53 min,龙脑和麝香酮理论包合率分别为98.82%和83.33%;经验证,龙脑及麝香酮包合率分别为97.41%和82.59%。结论:采用球磨法包合,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艾片、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包合率高,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麝香酮、胆酸进行定性研究;采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人工麝香和人工牛黄;黄芪甲苷在5.175~36.22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为1.9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芪麝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郭波红  程怡  董峥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99-2101
目的:考察处方因素对以乙基纤维素(EC)为骨架材料的人工麝香缓释片中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黏度级(EC10、EC20、EC45、EC100)及不同用量的EC制备人工麝香缓释片;并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固体分散物的物相分析,阐明麝香在EC中分散状态。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缓释效果与EC用量有主要关系,药物释放速率随着EC用量和黏度增加而减小,随着溶出介质pH值的增大而加快。结论:制备人工麝香缓释片应考虑选择合适的EC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名贵的动物药麝香为鹿科动物原麝Moscnusmoscniferus Linnaeus.林麝 Moscnus berezovskiiFlerov.马麝 Mosch Moscnus sifanicus Przewalski.雄性兽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也称麝香仁,净麝香。整个麝香也称毛壳麝香、毛麝香、个麝香。其作为动物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药用历史,历代本草均把其列为上品。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用途更为广泛。《全国中草药处方集》中记载用麝香的方剂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9.
麝香药理及代用品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天然麝香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 M.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 M.moschiferus Linnaeus 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在中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市场上以麝香为主料配成的中成药据统计已达200多种。1980年前麝香的研究情况已有报道,本文就近10年来国内的研究进展做一回顾。药理及毒理作用的研究麝香具有通诸窍、开经络、活血、散结、止痛、行气、辟秽等作用。近年来重点研究了这些作用所产生的机理。芳香开窍作用麝香酮是本世纪初 Walbaum首次从天然麝香中分离出的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为探讨麝香酮芳香开窍机理,上海中医学院采用经氚标记的麝香酮((?)H—麝香酮)静注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做动力学分析。结果:(?)H—麝香酮单次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含人工麝香血清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人工麝香血清,建立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模型,应用血清剥夺法造成心肌细胞缺血后,给予不同剂量含药血清进行处理,观察心肌细胞形态、自发性搏动频率及培养液中MDA、LDH、NO含量的变化。结果:人工麝香1:2稀释组增加NO释放(P<0.05);人工麝香血清:空白血清(1:1)组减缓缺血损伤造成的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频率下降程度(P<0.05),降低缺血所致的LDH活力的升高(P<0.05),增加NO的释放(P<0.01);未稀释的含人工麝香血清组降低缺血所致的LDH活力的升高(P<0.01)、MDA含量的增加程度(P<0.05),增加NO的释放(P<0.01)。结论:含人工麝香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其促进NO生成,减少LDH,MDA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