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许进  曾辉 《西部医学》2007,19(1):89-90
目的 探讨肝胆管残余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29例肝胆臂残余结石病例资料。结果 病情特殊、术者疏忽、未作必要的检查或寄希望于术后胆道镜取石以及术式选择不当是发生肝胆管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结论 术中、术后胆道镜检查取石以及合理选择术式是防治肝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玉臣 《包头医学》2008,32(1):19-2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7年8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其中43例术中一次性结石取净,17例术后经T管窦道一次性结石取净,5例多次取石。结论:纤维胆道镜具有廉价安全准确降低残石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3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3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取石网篮、胆道扩张气囊、冲洗管及液电碎石仪取石.结果:323例患者中317例取净结石,取石成功率98.14%,取石次数1~9次,平均2.1次,无胆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有9例患者发生术后胆道少量出血,并发腹泻5例,发热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纤维胆道镜技术是目前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8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使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8例中有残余结石的36例,34例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取净率94.44%.结论: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安全易行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结石取尽率82.56%(71/86),2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后经T管窦道的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月-2010年1月126例肝内外胆管患者术中及术后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6例病人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及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8例术后经T管取出残余结石.结论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能提高疗效,应大力推广普及此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纤胆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择期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3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65例术中配合应用纤胆镜治疗,B组165例术后应用纤胆镜治疗,比较两组残石率及A组术中纤胆镜结石取净率与B组术后纤胆镜取净率。结果两组残余结石共39例,总残石率为11.8%。其中A组残余结石13例,残石率为7.9%;B组残余结石26例,残石率为1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纤胆镜结石取净率为82.7%(62/75),B组术后纤胆镜取净率为60.6%(40/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或术后应用纤胆镜有助于降低残石率,应力争在术中取净结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管残余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1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37例(94.48%)结石全部取净,临床治愈,其中治疗1次69例(47.59%)、治疗2次30例(20.69%)、治疗3次30例(20.69%)、治疗3次以上8例(5.52%).本组病例无窦道断裂或穿孔、胆道大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合并腹泻8例(5.52%),发热10例(6.90%),胆道少量出血4例(2.76%),均经保守治疗缓解.结论:胆道镜是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创造治疗条件、把握治疗时机、掌握治疗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胆管结石8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纤维胆道镜治疗826例术后残余结石。单纯性胆总管结石138例,右肝内胆管结石483例,左肝内胆管结石565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360例,活动行结石486例,泥沙样结石22例,巨大及嵌顿结石318例。结果 826例残余结石共取石2158次,24例因“T”管税落窦道闭合,未能取石,余802例全部取净,取净率97、1%。结论 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术后残余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武  李志明 《中外医疗》2010,29(12):68-6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方法和意义。方法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结果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全部取净结石,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创伤小,克服了外科手术育区,减少不必要的肝叶切除,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9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开腹取石手术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3例)和开腹组(127例),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例数及残石例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中7例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胆漏2例,其中1例在术后4周拔除T管出现胆漏性腹膜炎;273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腹腔严重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通过胆道镜复诊、探察,发现残石27例,并通过胆道镜取尽结石。开腹组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胆漏6例,未出现胆漏性腹膜炎,均痊愈出院。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漏例数及残石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提高了结石取出率和取净率,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经过系统的腹腔镜手术训练就能掌握,并确保手术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取石,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切开取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肝肌总管直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做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首选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胰腺分裂患者的MRCP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MRCP显示4例胰腺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之间有管道相通,即不完全性胰腺分裂,8例胰腺腹侧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后汇入十二指肠乳头,背侧胰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1例腹侧胰管显示不清,不能确定为完全分裂还是部分分裂。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无侵袭的检查方法,在明确诊断胰腺分裂的敏感性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为合并症状的胰腺分裂患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严德辉  雷俊阳  蒋纯 《四川医学》2002,23(12):1236-1237
目的 探讨降低肝内胆结石术后高残石率的方法。方法 分析2年来采用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结石58例,其中左外叶切除29例,左半肝切除12例,右后叶或右前叶局部肝切除17例。结果 术后残余结石8例(13.8%),其中左内叶2例,右后叶3例,右前叶3例,切口感染4例,胆漏2例,肝创面附近积液3例,其中1例发生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 肝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是降低肝内胆结石术后残余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RCP对比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胰胆管汇合夹角的变化。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本院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7例,同一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MRCP检查,根据纳入标准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前,B组为治疗后。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将所有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采用两配对t检验对A组和B组的胰胆管汇合夹角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MAP和SAP在治疗前、治疗后的胰胆管汇合夹角。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胰胆管汇合夹角平均值(63.36±16.17)°,治疗后胰胆管汇合夹角平均值(63.11±15.74)°,A、B两组胰胆管汇合夹角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AP和SAP的胰胆管汇合夹角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61.29±16.69)°和(66.58±15.01)°;治疗后MAP和SAP的胰胆管汇合夹角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61.06±16.30)°和(66.31±14.47)°。结论: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胆管汇合夹角没有明显变化,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胰胆管汇合夹角大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MRCP显示胆管解剖变异在胆道手术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康  李隽  朱勇  徐敬慈  许永华  章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49-415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胆管解剖变异在胆道疾病患者手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名胆道疾病患者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对手术证实胆管解剖变异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MRCP显示胆管解剖变异均得到手术证实,192例MRCP未显示胆管解剖变异患者手术中也未发现。结论:胆道手术前常规MRCP可观察胆囊管的解剖及变异,对病人的治疗方案、手术步骤及预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MRI及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石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例经MRI及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最后诊断证实的胆总管结石。结果 4例未见胆总管结石,16例显示胆总管结石,MRCP结合MRI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 MRI及MRCP图像质量高,不需造影剂,无相关并发症,故对胆石症病人的诊断安全可靠。MTCP结合MRI可有效提高对胆总管结石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口服对比剂--茶叶(日照绿茶)为原料研制的磁共振口服阴性对比剂在腹部MRCP诊断中的价值和可行性,为临床MRCP检查应用提供一种理想对比剂,以进一步促进MRCP检查的发展。方法以水为参照物,将不同浓度的茶对比剂置于磁共振中进行同一序列的扫描,比较不同浓度的茶对比剂对成像信号的影响。在相同情况下选择17例志愿者对口服茶对比剂前后进行MRCP成像,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结果不同浓度的茶对比剂产生不同的信号,清晰度不同,经体外试验确定最佳浓度的茶中,锰的浓度为12.04±0.22mg/L。此浓度下的茶对比剂,信号与水相反,即T1高信号,T2低信号。MRCP成像抑制了胃、十二指肠道内的液体高信号,使胰胆管周围背景干净,突出胰胆管内的液体高信号成分,图像质量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茶作为天然饮品,服用后安全,无毒副作用,对胃肠道无刺激,在肠腔内不发酵,不产生气体,充盈肠腔充分,保证肠腔内信号均匀一致。利用茶叶中锰的特性将茶作为磁共振MRCP检查口服阴性对比剂,不需要经过药物试验即可应用。在MRCP检查中应是一种理想的口服对比剂。  相似文献   

19.
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敏  张卫东  卢铃铨  张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225-1226
目的:探讨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手术及病理结果诊断为肝外胆管低位梗阻性病变的MR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MRCP检查,均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和二维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2D-EXPRESS)两种序列扫描。结果:83例MRCP,其诊断准确率为85.5%。结论:临床上胆管低位梗阻性病人,结合MRI常规扫描,MRCP序列可作为其主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MRCP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头癌的28例病例的MRCP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患者全部成功地进行了MRCP检查,胰头癌在MRCP上的表现主要有胰胆管的阻塞、扩张及其它表现,某些病例可表现为特征性的“双管”征。MRCP对胰头癌的正确诊断阳性率60.7%;MRCP T2WI正确诊断阳性率78.6%。结论MRCP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对胰头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图像质量不低于ERCP。MRCP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ERCP,但无法取代常规MR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