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关系.方法 对各组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CRP和血脂检测,探讨在高血压与空腹血清CRP和血脂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CRP、Tcho、TG、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HDL-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CRP与Tcho、TG、LDL-c呈显著正向直线相关,CRP与HDL-c呈显著负向直线相关.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联合检测血清CRP和血脂,及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实施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8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检测他们的血脂和CR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CRP、TC、TG、LD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DL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CRP和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表现、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方法:①选择2001—08/2003-0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冠心病组,男66例,女44例。②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2个亚组:心绞痛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65例。根据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将其分成4个亚组:血脂正常组45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组28例,单纯高三酰甘油血症12例,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组25例。根据冠心病患者血压水平将其分成2个亚组:高血压组65例和血压正常组45例。③同期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31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④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采用散射浊度法;血脂测定采用酶法。⑤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检验;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110例,非冠心病患者3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冠心病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2.54&;#177;12.15),(5.32&;#177;4.64)mg/L,P〈0.01];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0.76&;#177;12.28),(16.04&;#177;16.53),(5.32&;#177;4.64)mg/L,P〈0.01],而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相近;单纯高总胆固醇血组、单纯高三酰甘油血症、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组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13.85&;#177;13.07),(14.09&;#177;13.03),(13.53&;#177;16.83),(12.71&;#177;11.68)mg/L,P〈0.05]。而高脂血症各组相近;高血压组略高于血压正常组,但差异不明显[(16.77&;#177;15.60),(16.04&;#177;13.45)mg/L,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较非冠心病患者高。在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冠心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浓度也较无这些合并症的患者高。提示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对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2—04/2004—06在郧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1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给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喂养2ld后对照组及高脂组肌注白蛋白(2μg/k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肌注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2μg/kg),继续以前方式饲养3周(喂养42d)处死动物,测定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用计量组织学的方法(CD34的阳性面积)测定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 结果:实验兔3组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喂养21d及42d时,高脂组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分别高于对照组[21d:(1.57&;#177;0.3),(1.48&;#177;0.2).(0.38&;#177;0.1)mg/L.P〈0.05:42d:(1.49&;#177;0.21.(2.81&;#177;0.9),(0.37&;#177;0.1)mg/L,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42d高于21d(P〈0.01)。②喂养42d时新生血管的密度: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61.15&;#177;7.55),(12.35&;#177;2.02),0个/mm^2,P〈0.051。③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CD34的阳性细胞数之间关系:呈正相关(r=0.944)。④斑块面积.斑块周径及斑块的最大厚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24.12&;#177;3.58).(1.81&;#177;0.61)%,0;斑块周径:(25.71&;#177;1.97).(6.05&;#177;1.62)%,0;斑块的最大厚度:(0.16&;#177;0.007).(0.06&;#177;0.002),0mm.P〈0.05]。⑤电镜观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与动脉粥样斑块相邻,新生管腔内可见淋巴细胞。 结论: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促进斑块内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其促进C反应蛋白合成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④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215;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一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177;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30)、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30)、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30)、健康志愿者(n=30)的外周血hs-CRP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与健康志愿者各组外周血hs-CRP水平分别为(13.17±6.60)m IU/L、(8.98±5.16)m IU/L、(3.03±1.60)m IU/L、(2.06±1.63)m IU/L。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健康志愿者(P<0.05),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与健康志愿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CS患者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病变组患者(P<0.05)。结论hs-CRP在ACS患者外周血水平明显升高,提示hs-CRP对心肌缺血损害、鉴别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1例T2DM患者具有大血管危险因素的数量分为三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测定患者血清CRP、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具有3或4个危险因素即患者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甘油三酯(TG)和hs—CRP水平,较具有其中1或2个危险因素患者的水平高。随着危险因素增多,3个组颈动脉IMT依次为0.68mm、0.82mm、0.97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依次为12.5%、24.1%、42.9%。颈动脉IMT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斑块检出率未见显著差异。颈动脉IMT与收缩压、HOMA—IR、hs—CRP呈显著正相关。CRP与HOMA—IR、BMI及TG呈显著正相关。经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认为,hs—CRP和HOMA—IR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颈动脉IMT程度呈显著相关,hs-CRP是颈动脉IMT增厚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表现、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方法:①选择2001-08/2003-0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冠心病组,男66例,女44例。②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分为2个亚组:心绞痛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65例。根据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将其分成4个亚组:血脂正常组45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组28例,单纯高三酰甘油血症12例,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组25例。根据冠心病患者血压水平将其分成2个亚组:高血压组65例和血压正常组45例。③同期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31例为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④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采用散射浊度法;血脂测定采用酶法。⑤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110例,非冠心病患者3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冠心病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2.54±12.15),(5.32±4.64)mg/L,P<0.01犦;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0.76±12.28),(16.04±16.53),(5.32±4.64)mg/L,P<0.01犦,而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相近;单纯高总胆固醇血组、单纯高三酰甘油血症、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高组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犤(13.85±13.07),(14.09±13.03),(13.53±16.83),(12.71±11.68)mg/L,P<0.05犦。而高脂血症各组相近;高血压组略高于血压正常组,但差异不明显犤(16.77±15.60),(16.04±13.45)mg/L,P<0.05犦。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较非冠心病患者高。在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冠心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浓度也较无这些合并症的患者高。提示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贵州小香猪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3在南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选择10只贵州小香猪单纯随机分为两组(n=5):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切开右侧颈总动脉放置6F动脉球囊导管,压力600~800kPa×180s,重复2次,然后在200~400kPa压力下从远端向近端拖拉球囊导管,并重复3次,术后饲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②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2个月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但不进行血管内膜损伤。实验进行12个月,每2个月检测1次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第12个月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发生情况。结果:10只小香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2个月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从4个月末开始升高,到6个月末才明显增加(P<0.05)。②高脂高胆固醇组小香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4个月末时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到6个月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在高脂高胆固醇组动物的主动脉、颈总动脉、髂动脉和冠状动脉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质条纹,该病变区占整个主动脉面积的(90.8±8.3)%;正常对照组未见斑块和脂质条纹。结论:采用血管内膜损伤法加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小型猪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和动脉粥样化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血脂水平的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循环酶法、乳胶免疫比浊法用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hs-CRP,Hcy,D-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D-D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中的TC和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清中hs-CRP,Hcy,D-D和TC、LDL-C的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与HDL-C的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对兔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4/2004-06在郧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和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1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给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喂养21d后对照组及高脂组肌注白蛋白(2μg/kg),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肌注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2μg/kg),继续以前方式饲养3周(喂养42d)处死动物,测定各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用计量组织学的方法(CD34的阳性面积)测定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密度。结果:实验兔3组1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喂养21d及42d时,高脂组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分别高于对照组[21d:(1.57±0.3),(1.48±0.2),(0.38±0.1)mg/L,P<0.05;42d:(1.49±0.2),(2.81±0.9),(0.37±0.1)mg/L,P<0.0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42d高于21d(P<0.01)。②喂养42d时新生血管的密度:CD34阳性细胞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61.15±7.55),(12.35±2.02),0个/mm2,P<0.05]。③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CD34的阳性细胞数之间关系:呈正相关(r=0.944)。④斑块面积,斑块周径及斑块的最大厚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高于高脂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24.12±3.58),(1.81±0.61)%,0;斑块周径:(25.71±1.97),(6.05±1.62)%,0;斑块的最大厚度:(0.16±0.007),(0.06±0.002),0mm,P<0.05]。⑤电镜观察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与动脉粥样斑块相邻,新生管腔内可见淋巴细胞。结论:内皮细胞生成因子165促进斑块内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其促进C反应蛋白合成可能是其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2.
侯艺  郝英华  于勇  金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40-584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肺癌诊断、病情的预测及疗效监测的意义。方法试剂为上海科华免疫比浊法CRP测定试剂盒,采用科华配套的校准品及质控品;仪器为日立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60例肺癌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的血清CRP水平,并且测定160例肺癌患者中的72例肺癌化疗后的血清CRP水平。结果肺癌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分期越高,血清CRP浓度亦越高。化疗结束后,CRP的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血清CRP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病情判定及疗效监测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感染上梅毒后要进行驱梅治疗,治疗效果一般依靠血清梅毒非特异抗体滴度变化(代表为RPR)的检测来监测。虽然经正规驱梅后,RPR滴度会逐渐下降直至转阴,但短期内RPR滴度的变化与治疗效果是不一致,即完全驱梅成功后血清RPR在短时问内仍然保持不变或是只有轻度下降,有的甚至升高,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与血清C-反应蛋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湘云  李立新  李贵霞 《临床荟萃》2004,19(13):751-751
C-反应蛋白(CRP)是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它受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调节,目前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立的危险评估意义。本研究对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中CRP水平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各种肝病中含量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1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以及4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进行CRP的定量检测。结果各种肝病患者血清CRP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病例间CRP含量也不相同,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肝病患者血清CRP的含量,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肝内炎症活动程度及肝细胞受损的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穆海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83-3183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时期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程度的含量变化.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阴性的患者组、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阳性的患者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同时排除能引起CRP升高的其他疾病.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进行血清CRP测定.结果 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阴性的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乙型肝炎DNA复制为阳性的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CRP的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型肝炎后硬化患者组CRP的含量与乙肝DNA复制数量及肝病发展程度成正相关,检测CRP的含量对肝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疗程共为3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ICAM-1及CRP的数值变化无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TC、LDL-C、HDL-C、ICAM-1及CRP的数值变化有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降低TC、LDL-C、CRP、ICAM-1和升高HDL-C方面有意义。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调脂、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对388例健康体检成人的CRP、血糖(Glu)、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进行测定,并按不同CRP水平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RP基线水平较低组(CRP<1.0mg/L)比较,CRP较高水平组的Glu、HbA1c、TG、Ch、LDL-C、apoB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脂、血糖增高者体内存在一定的炎症过程,追踪观察血清CRP与血糖、血脂等浓度变化,对判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为了给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我们对388例健康体检成人血清CRP、Glu、HbA1c、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成人健康体检者,共388例,其中男267例,女121例,年龄22~85岁,平均(41.8±9.7)岁。均除外严重肝、肾、心血管等疾病,且无明显急性感染征象(即临...  相似文献   

19.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自1930年被发现以来,在检测、临床应用等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更新,对这个老项目有新认识、新理论及新用途。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可用新的敏感方法对极微量的CRP,即超敏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肥对脂肪分布及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对36例成年女性单纯肥胖患者采用针灸治疗、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高蛋白饮食、有氧运动治疗2个月。结果:经减肥治疗,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围比、舒张压、甘油三酯显著性下降(P〈0.01),臀围、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P〈0.05)。结论:针灸+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低脂高蛋白饮食+有氧运动疗法有效减肥,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