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澈  齐大屯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22-502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心源性猝死.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19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ACS占主要原因[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PCI可诱发或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内皮的增生或再狭窄,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3].本文探讨PCI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破裂、糜烂或出血引起凝血级联反应的激活以及血小板黏附、聚集,最终形成冠脉内血栓,冠脉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类型上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较糖耐量正常的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多支病变发生率高,而单支病变发生率低,预后差[1].  相似文献   

4.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脑卒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无MS患者增加[1].我们拟探讨老年ACS患者合并MS时,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患者(n=54)的血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n=18)的hsCRP浓度相比较,分析二组间及ACS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hsCRP浓度在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增高,分别为(1.474±1.063)mg/L,(5.753±4.168)mg/L,(12.140±6.679)mg/L。在ACS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其hsCRP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5.513±2.458)mg/L,(8.321±4.785)mg/L,(12.423±4.104)mg/L。结论hsCRP可作为ACS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探讨二者与ACS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因ACS入院的122例病人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62例),另选取同期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2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ACS病人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 PCT、hsCRP水平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hsCRP水平均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87,P0.05;r=0.90,P0.05)。结论血清PCT、hs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同时检测PCT和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所致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炎症介质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ACS的病变程度、进展和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P-选择素、hsCRP与ACS发生发展有关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由易损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伴随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流减少从而引起急性、亚急性心肌缺血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2].  相似文献   

10.
高龄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ACS患者最强的死亡预测因素之一[1].既往研究显示,1/3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住院的患者年龄≥75岁,2/3因AMI而死亡的患者年龄≥75岁[2].然而...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易损患者预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多是在冠状动脉(冠脉)中的不稳定性斑块出现裂缝、糜烂或破裂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预测ACS发生的危险性是人们所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的严重心脏缺血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1].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溃疡或者斑块破裂基础上血栓形成的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的一系列现象[1]。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ACS,其中非ST段抬高型ACS可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cTn)的水平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由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当今心血管领城的热点之一[1].本文回顾对比分析153例ACS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6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老年ACS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其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它是临床表现、危险层次及预后不一致的一组疾病群。研究表明ACS早期危险分层有助于指导治疗与  相似文献   

16.
正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因心脏表面冠状动脉结构和(或)功能性狭窄导致心肌缺血。任何阶段都可能因突然的斑块破裂,大量血栓形成,出现急性血栓事件,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冠心病的心肌缺血表现形式主要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因此,评估稳定性冠心病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及预后千差万别,早期识别ACS高危患者对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意义重大[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内皮功能损害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能够很好地对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2].有研究[3]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VEGF水平升高不仅可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标志物[4].  相似文献   

18.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1-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其他方面如心电图(ECG)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的应用也得到重视[3-4].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基本病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目前研究结果显示,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参与ACS的炎症反应过程[2],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重要的前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发展及粥样斑块破裂的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3].而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稳定斑块、防止或延缓斑块破裂等多效性机制[4].本文拟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疾病谱,可分为ST段持续抬高的ACS及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