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实施胸腺切除术的306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从多种相关因素(例如年龄、分型、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方式、预后等)中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半年内)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发病年龄、手术时间、病程、术前分型、术前是否累及吞咽肌、术前是否发生危象、是否确定为胸腺瘤。结论:术前吞咽肌受累、术前发生危象、确诊胸腺瘤是预测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本医院1970年-2011年实施的胸腺切除术的306例MG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从多种相关因素(例如年龄、分型、术前术后处理、手术方式、预后等)中筛选出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与患者发病年龄、手术时间、病程、术前分型、术前是否累及吞咽肌、术前是否发生危象、是否确定为胸腺瘤相关,并且关系着患者的预后。 结论:术前吞咽肌受累、术前发生危象、确诊胸腺瘤是预测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叶旸  高桂霞  黄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081-1082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胸腺瘤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0年7月~2008年6月连续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无危象发生;12~17分者危象发生率50.0%;18~23分者危象发生率71.4%;≥24分者危象发生率75.0%。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术后24h拔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分别为85.7%和61.4%,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20.5%和6.8%。术后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23例、改善25例,有效率85.7%,改善不明显或加重8例。结论胸腺瘤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治疗的重点是防治MG危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胸腺增生与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表现及其胸腺病理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51例MG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胸腺瘤组和胸腺增生组,对临床症状、MG危象发生率、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胸腺超微结构特点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胸腺瘤组临床症状重、MG危象发生率高、术后MG症状改善程度差。结论胸腺瘤组MG患者病情重,WHO组织学分型对于区别良恶性肿瘤及预后有指导意义,胸腺超微结构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澄清MG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OMG)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LOMG合并胸腺瘤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易感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肌无力危象15例(25.9%)。单因素分析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与术前溴吡斯的明剂量较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Osseman分型高、手术方式、术后出现肺感染及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有关(均P0.05)。术前Osseman分型高(OR=5.544,P=0.042)和手术方式(OR=14.727,P=0.049)是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因素。术后使用激素冲击(OR=0.083,P=0.048)是预防肌无力危象的保护因素。结论 Osseman分型高、胸骨劈开术式、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行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回顾性研究VATS下行胸腺切除术治疗MG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开胸行胸腺切除治疗MG的23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均无术后死亡,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引流量、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天数VATS组优于常规开胸组(P均〈0.05)。结论 VATS下行胸腺切除术治疗MG患者,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短、疼痛程度轻、切口美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郭洪山  周斌  赵昌学 《山东医药》2010,50(42):78-78
目的观察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胸腺瘤合并MG实施手术治疗,切除胸腺瘤及其周围胸腺组织。结果 31例术后恢复顺利,3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MG危象。随访29例,症状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1例。结论胸腺瘤合并MG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于荣  秦治明  吴滔  周伟 《山东医药》2012,52(44):93-94
目的评估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与单纯胸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探讨MG对于胸腺瘤患者预后可能的影响。方法对1998~2007年收集的胸腺瘤伴MG(A组,47例)和单纯胸腺瘤(B组,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法手术的患者7例(A组2例,B组5例,P=0.002);胸腺瘤患者中有11例合并胸腺增生(A组9例,B组2例,P=0.001),1例合并微小胸腺瘤(A组1例,B组0例,P=0.000)。WHO分型中A型和C型胸腺瘤未发现胸腺瘤伴MG病例。术后A组有5例死于术后MG危象,B组有2例Ⅳ期和(或)C型患者死亡。A组与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8.3%,P=0.076。结论伴或不伴MG对胸腺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MG危象是造成胸腺瘤伴MG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肿瘤进展至Ⅳ期或处于C型则是单纯胸腺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胸腺增生及微小胸腺瘤是引起患者术后MG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Gilhus[1]在新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分类方法中就把伴胸腺瘤的MG单独分为一类.我们分析老年MG伴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胸腺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发病率约为0.2/100 000。重症肌无力是其常见的伴随症状,此类患者可发生肌无力危象进而导致死亡。胸腺切除术已经成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常见的治疗方法。该文针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的术前检查、临床诊断与分期、外科手术方式与入路选择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汤方俊  马刚  郑琦 《山东医药》2008,48(36):56-57
对32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5例行肿瘤次全切除者予以化疗,其中有9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认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糖皮质激素,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3岁。因肢体无力 4个月于 1 999年5月 5日收治入院。 5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肢体无力 ,吞咽困难 ,诊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 ( MG)”即行胸腺切除术 ,术后肌无力症状改善。术后第 3天出现肌无力危象及血液三系减少。予人工呼吸、泼尼松、CTX( 0 .4,Bid,总量 2 .0 )、惠尔血治疗 ,危象纠正 ,血象略有回升 ,但一直未能恢复正常。体检 :神志清楚 ,脑 N( - )。抬头肌力 度 ,双上肢肌力 度 ,双下肢肌力 度 ,四肢腱反射活跃 ,病理征阴性 ,深浅感觉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象 :WBC 1 .2×1 0 9/L,N0 .1 5 ,L 0 .85 ,RBC2 .85× 1 0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MG伴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经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组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膈脂肪组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围术期未观察到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P<0.05)。两组术后1年EORTC-QLQ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可应用于MG伴胸腺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危象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危象(MG)的临床特征及常用临床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MG患者OssermanⅢ、Ⅳ型危象发生率高,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主要诱因是呼吸系统感染(76.8%),82例次均予以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成功74例次,死亡8例,病死率为9.8%。血浆置换治疗组及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64.3%,激素冲击治疗组为25.6%;前两组的疗效高于后组。结论:防治诱因可以减少危象的发生;及时予以机械通气,是抢救危象的关键;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显著改善危象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5例MG患者采用VATS行胸腺切除及前纵隔脂肪清扫术,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早期临床疗效.结果 除1例中转开胸外,余14例均在VATS下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按照Monden标准,肌无力症状消失5例,改善8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为86.7%(13/15).结论 VATS胸腺切除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治疗M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MG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然而,由于MG临床分型多样、解剖位置特殊、手术入路多样等,胸腺扩大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径路、围手术期管理、危象期手术以及疗效评价等仍存在争议。该科常年从事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并牵头制定相关专家共识,现总结相关现状及争议供同道参考,规范重症肌无力外科的诊疗行为,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传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所累及的肌肉收缩无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自1939年Blalock首次报道胸腺瘤切除术后使MG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后,胸腺切除作为治疗MG的首选方法被广泛地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高杨  任淑华  周立君 《山东医药》2008,48(22):91-92
用标准经胸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滴度的变化。结果MG胸腺增生患者术后Ach-RAb滴度低于术前(P〈0.01),手术前后PsmRAb无统计学差异;MG胸腺瘤患者,手术前后AchRAb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PsmRAb高于术前(P〈0.01)。提示胸腺切除后,MG胸腺增生患者AchRAb下降,MG胸腺瘤患者PsmRAb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烷两种麻醉方式对行胸腺切除术的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行胸腺切除术的老年MG患者59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及七氟烷组。评价两组气管插管优良率、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气分析、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当天是否拔管、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术后均没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后,丙泊酚组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高于七氟烷组,氧分压(PaO_2)显著低于七氟烷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或七氟烷均可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对行胸腺切除术的老年MG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麻醉,七氟烷对术后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在围术期常可由于手术、感染等因素而加重病情,呼吸肌无力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出现肌无力危象。我科近期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围手期多次发生肌无力危象,由于密切观察病情及切实加强护理确保了治疗和抢救成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2004年8月,感冒后次日出现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并有抬头困难及四肢乏力。嗣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2005年1月出现复视、呼吸费力。CT检查,发现前上纵隔内有4×4×3.5厘米软组织块影,肌电图检查:肌电位波幅明显递减。予溴吡斯的明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诊断为“重症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