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顽固性感染性休克相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顽固性感染性休克相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收治的70例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放置肺动脉导管(PAC)之前均放置了中心静脉导管并进行了复苏治疗,放置PAC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最佳化治疗,记录放置肺动脉导管即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阻塞压(PAO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输送(DO2I)、氧消耗(VO2I)、氧摄取率(O2ext)、APACHEII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和24h乳酸清除率以及诊断后第28天生存状况.结果 (I)70例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中,26例(37.1%)患者出现了心功能不全,44例患者未出现心功能不全;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年龄大于未出现心功能不全者(P=0.038),CVP、PAOP、PAP、SVRI、PVRI、O2ext明显高于未出现心功能不全者,CO、CI、DO:I、S-v O2明显低于未出现心功能不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例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42例(28 d病死率为60%),存活28例(40%);其中未出现心功能不全者中死亡25例(56.8%),出现心功能不全者中死亡17例(65.4%).(3)未出现心功能不全者中,死亡者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心率高于存活者,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者(P<0.05).(4)在出现心功能不全者中,死亡者APACHEn评分高于存活者(P<0.01),24 h乳酸清除率、VO:I低于存活者(P<0.05).(5)相关分析:S-v O2与CI呈正相关(r=0.680,P=0.000),CI与D02I呈正相关(r=0.859,P=0.000).结论 (1)顽固性感染性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可能是导致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因素;(2)顽固性感染性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若CVP或PAOP偏高而S-v O2偏低,结合APACHE II评分高或年龄偏大提示心功能不全,同时,CI下降可能是导致氧输送下降的主要原因;(3)在顽固性感染性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高而24 h乳酸清除率低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诊断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病人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治疗非心功能不全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人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水平随着病人舒张功能不全分级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应用于临床对老年舒张型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同时,还可以客观地反映、判断病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BNP在COPD合并不同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在COPD患者中合并不同心功能不全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例(A组)和合并右心功能不全13例(B组),并选取同期住院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COPD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它们的血浆BNP值,对比各组之间血浆BNP值的变化。结果A组、B组及C组BNP水平分别为(886.7±270.3)pg/ml、(248.3±77.1)pg/ml、(66.4±36.5)pg/ml。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COPD患者血浆BNP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血浆BNP值增高程度与心功能不全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112例心功能不全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老年心功能不全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浆B-型利钠肽对数值呈正相关(r=0.470,P=0.001),B-型利钠肽对数值与LVEF呈负相关(r=-0.499,P=0.001);心脏终点事件与B-型利钠肽对数值、LVEF、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分别为:t=5.745,P=0.001;t=2.294,P=0.024;χ2=27.32,P=0.001;采用非条件回归分析时,只有B-型利钠肽对数值和心功能分级与心脏终点事件呈正相关,P分别为0.006和0.005;血浆BNP>480 pg/ml时,对心脏终点事件预测灵敏度71.9%,特异度72.5%,阳性预测率为51.1%.结论血浆高水平BNP对老年心功能不全者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能预测近期心脏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差异,探讨NT-proBNP在左、右心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患者分为4组: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组31例,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组31例,右心功能不全组14例及20例心功能正常组,用ANALYTICS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测定血浆NT-proBNP含量,对左、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NT-proBNP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4组间比较,以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中NT-proBNP水平(2743±2277)ng/L最高,其次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447±416)ng/L,而右室功能不全组NT-proBNP水平(387±333)ng/L较低,但均高于对照组(98±84)n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左心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较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高。  相似文献   

7.
郑淑芳  王燕  张毅  周静 《山东医药》2010,50(33):45-46
目的探讨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与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检测104例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2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R)20例,缺血性心脏病(I)18例,心包积液(PE)16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3例,肥厚型心肌病(HCM)9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ANP和BNP浓度,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射血分数(EF),并比较血浆ANP、BNP与EF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脏EF越低,血浆中ANP和BNP的浓度越高。ANP与BNP在EF为49%以下者较EF为50%-59%、60%-69%、70%以上各区间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NP在HCM、AR、DCM、I、MR、PE患者中逐渐增加,BNP在HCM、DCM、MR、I、AR、PE中逐渐增加(P均〈0.05)。轻度心功能不全的各心脏疾患血浆中ANP和BNP的浓度较对照者增高,以PE患者为著(P均〈0.05)。结论 BNP和ANP均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程度,与心脏EF呈负相关,且BNP比ANP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脑钠素在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钠素是心肌分泌的重要肽类激素之一。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室壁压力的增加,导致其分泌和释放反应性增加。近年来,血清脑钠素的检测在诊断和治疗心功能不全中得到了重视,本文就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阎雅各 《山东医药》1992,33(7):36-37
感染性休克在传染病中属常见急性危重并发症,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在微循环衰竭前已有细胞或亚细胞改变,认为某些脂类介质(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_2)、多种体液因子(β内腓肽、肿瘤坏死因子、纤维连结蛋白、白介素及三白烯等)、氧自由基及组织再灌流等均与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常可使休克向不可逆方向发展。在各种传染病中,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以革兰氏阴性细  相似文献   

10.
脑钠素在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钠素是心肌分泌的重要肽类激素之一.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室壁压力的增加,导致其分泌和释放反应性增加.近年来,血清脑钠素的检测在诊断和治疗心功能不全中得到了重视,本文就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退常较心脏收缩力的减退发生早;且某些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尚好,但仍有循环淤血的改变,所以认为患者的心力衰竭属于舒张功能衰竭〔1〕。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与高血压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旨在探讨BNP及CRP水平与高血压患者DHF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病例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测定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78例因呼吸困难住院的患者,根据基础疾病、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等资料分成4组。比较各组血浆BNP水平,再于上述4组内按有无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a、b两个亚组,比较两个亚组间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LVEF〈40%的1组及2组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40%的3组及4组(P〈0.05)。以ROC曲线确定血BNP138.5 ng/L,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77.2%。各组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亚组其BNP水平显著高于无舒张功能不全的亚组(P〈0.05)。结论血浆BNP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根据血浆BNP测定值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心电图、血气、胸片等情况,临床医师可以比较快速的确定呼吸困难的病因,为抢救、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米力农在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5例随机分为三组:米力农组32例;90s匀速静脉注射1.5μg.kg-1rhBNP,后以0.0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3h,0.015μg.kg-1.min-1静脉注射21小时。低剂量rhBNP组29例及90s匀速静脉注射1.5μg.kg-1rhBNP,后以0.0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3h,0.030μg.kg-1.min-1静脉注射21小时。高剂量rhBNP组24例。分别在治疗前、用药6h、24h及停药后6h监测血压,脑利钠肽(BNP),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及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米力农组各项血液观测指标在用药6h、24h及停药6h时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两个不同rhBNP剂量组的各项血液观测指标在治疗各个时间点均较前下降,且持续至停药后6h。(3)两个不同rhBNP剂量组在用药6h始,血清BNP即下降,用药24h始CA125也下降,且较米力农组更为明显(P0.05)。(4)高剂量rhBNP组NT-proBNP在用药6h始即较治疗前及米力农组明显改善,且明显低于低剂量rhBNP组(P0.05),并持续至停药后6h。(5)三组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rhBNP对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优于米力农;高剂量的rhBNP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心功能不全者疗效优于小剂量rhBN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老年CHF患者,均行血浆BNP、肾功、血脂指标及心脏功能检查。比较不同BNP水平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两组,A组BNP≤400 pg/ml,B组BNP〉400 pg/ml。与A组比较,B组房颤、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死亡患者比例增加,尿素氮、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或〈0.01)。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Ⅲ级〉Ⅱ级,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判定老年CHF患者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表达热休克蛋白A12B(HSPA12B)对内毒素血症所致心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 (1)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HSPA12B在HSPA12B转基因(HSPA12B Tg)鼠心脏中的表达;(2)HSPA12B Tg和野生型(WT)对照鼠均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0mg/kg,6h后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3)LPS注射后6h,收集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分析组织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1)HSPA12B Tg鼠心肌组织中HSPA12B表达较WT鼠升高12倍(P〈0.01);(2)LPS使WT和HSPA12B Tg鼠心功能均显著下降,但与WT鼠比较,HSPA12BTg鼠的心功能显著改善(P〈0.01),射血分数(EF)增加了56.0%,缩短分数(FS)增加了72.5%;(3)LPS使WT和HSPA12B Tg鼠心肌间质中白细胞浸润,但与WT鼠比较,HSPA12B Tg鼠的心肌间质中白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45.1%(P〈0.05)。结论 HSPA12B高表达显著抑制内毒素血症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减轻白细胞在心肌间质的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功能及组织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合并心功能不全的125例患者,按照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照6h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及集束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62例患者加用rhBNP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则不使用rhBNP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乳酸水平、Pro-BNP水平、心脏指数分别在治疗后24h、48h、72h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平均动脉压、氧饱和度则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住ICU天数及1月生存率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组的住ICU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月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基础治疗上加用rhBNP,能较早地改善其组织灌注及心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血浆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系列心脏疾病沿时间发展而成的最后阶段,其发病率持续增长,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对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诊断技术问世,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多项研究都表明B型利钠肽(BNP)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早期确诊心力衰竭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本研究旨在从临床角度对BNP的生物学特性、在CHF诊断中的意义以及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和112例妊娠未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NT-proBNP、尿酸、CK-MB水平,并进行辅助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分析尿酸与NT-proBNP及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利用MedCalc软件进行不同截点下分析NT-proBNP辅助诊断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结果尿酸、NT-proBNP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组NT-proBNP浓度为(889.11±498.80pg/ml),远高于对照组(78.23±67.80pg/ml)。NT-proBNP、尿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和0.84。NYHA分级心功能Ⅱ、Ⅲ~Ⅳ级的尿酸与NT-proBNP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截点取122pg/ml时,NT-proBNP辅助诊断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94.81%,特异性为88.30%,准确度达88.43%。结论血清NT-proBNP、尿酸指标浓度与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有关,NT-proBNP截点取122pg/ml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可用于妊娠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辅助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9.
20.
我们于2004-2006年对肾损害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进行观察,探讨其与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