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桂真 《现代护理》2003,9(3):243-244
目的 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避免导致心搏骤停。方法 通过对1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两次心包填塞患者的观察、抢救:除术中须彻底止血、纠正体外循环所致的凝血机制紊乱外,术后注意保持心包及纵隔引流通畅,全面细致观察和分析病情,应高度警惕心包填塞的发生,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备好急诊开胸包。结果 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除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并早期发现该并发症的发生外,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心搏骤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田金萍 《现代护理》2002,8(2):98-98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心包填塞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危及生命,本文总结5例病人的观察经验;既要注意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又要警惕术后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一旦发生心包填塞,快速输液,输血,配合心包穿刺等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在射频消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措施,包括掌握射频消融术致心包填塞的原因,监测压力及心电变化、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心包穿刺引流,注意心包穿刺引流术并发症,快速输液输血,停用抗凝药物,密切观察病情。认为术中严密监测心电、无创压力变化,重视术前病情评估,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各项生命体征,发生急性心包填塞迅速补液、积极配合心包穿刺,是预防和治疗心包填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7月~2011年7月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出现心包填塞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15例患者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和护理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无1例死亡。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主要原因是术后纵膈出血过多,可伴有心包液引流不畅,而积极的观察和及时正确做好纵膈引流管护理是防治急性心包填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避免导致心搏骤停.方法通过对1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两次心包填塞患者的观察、抢救:除术中须彻底止血、纠正体外循环所致的凝血机制紊乱外,术后注意保持心包及纵隔引流通畅,全面细致观察和分析病情,应高度警惕心包填塞的发生,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备好急诊开胸包.结果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除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减少并早期发现该并发症的发生外,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心搏骤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对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通过稳定血压、控制心率及急诊心包穿刺等治疗和一系列观察护理后,病情稳定收住入院或转上级医院10例,死亡2例。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患者,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及合理的治疗,可以在急性期控制夹层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心包填塞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危及生命.本文总结5例病人的观察经验:既要注意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又要警惕术后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一旦发生心包填塞,快速输液、输血,配合心包穿刺等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并发心包填塞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以提高对该危重症的认识和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并发心包填塞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护理经验,总结分析TIPS并发心包填塞的有效急救及护理措施。结果 3例患者监测中分别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增快以及意识障碍,疑合并心包填塞,经TIPS术中X线检查及床边超声心动图确诊心包填塞,均急诊行心包穿刺引流术。笔者总结TIPS并发心包填塞的护理经验:TIPS术前充分准备、术前评估提高警惕、术中病情密切观察;一旦疑及,立即与手术医生沟通、汇报,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床边检查和急救准备,配合好心包穿刺引流术及其观察。经过及时抢救治疗,2例患者康复出院,但有1例患者最终因循环衰竭而死亡。结论TIPS手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重点在于尽早发现、及时配合心包穿刺以及细致的导管相关干预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大多在心脏直视手术后7d至1个月发生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病人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加之迟发性心包填塞症状不像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2004年以来救治9例迟发性心包填塞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5例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为心脏直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对术前心脏功能差的患者做好心包填塞风险评估,定期行心脏超声及X线胸部检查,做好心包引流的观察及护理。5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床旁B超及改进穿刺手法留置心包导管治疗心包填塞的作用。方法:对24例心包填塞病人,在床旁B超探查引导下,采用改进穿刺手法,停留心包导管引流治疗,探讨床旁B超的指导作用及改进手法操作安全的可行性,结果:在床旁B超探查定位引导下,采用改进手法穿刺留置心包导管,安全,成功率高,很好引流心包积液,缓解心包填塞病情。结论:床旁B超指导,采用改进穿刺手法技术留置心包导管引流治疗心包填塞,具有容易掌握、定位准确,使操作更直观、更安全的作用。方法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费敏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500-1500
急性心包填塞是一临床急危重症,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处理。本院采用在床旁闭式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1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脏介入手术中急性心包填塞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97年5月至2003年6月,收集我院心内科和进修所在医院时的心脏介入手术中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共10例,为了寻找急性心包填塞的原因,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配合急性心包填塞病人的抢救及心包穿刺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有心包积液病史的病人,院内突然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的征象。其中1例病人经床边超声心动图引导,即刻进行心包穿刺放液,护理上密切配合,抢救成功。结论:急性心包填塞唯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心包内减压,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并发12例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并发12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急性心包填塞发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射频消融术6例,永久起搏术1例,临时起搏术2例,无1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护理施救,加强心理护理,提高风险意识,各项护理环环相扣,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应用Pandian的一项标准诊断心包填塞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庄瑞玲心包填塞是心包积液和急性心包炎最严重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影响极大。既往超声心动图主要根据心脏在心胞腔内摆动,左、右心室内径随呼吸明显改变,吸气时舒张期二尖瓣前叶运...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近5年本科行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体会,针对急性心包填塞发生时,及时给予X线引导下紧急实施经皮Seldinger法行心包穿刺及置管引流,同时给予面罩吸氧、快速补液、多巴胺维持血压等治疗方法,9名患者得到治愈出院。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对患者的观察护理对早期识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发现,积极处理,为抢救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总结9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的护理经验。提出备好抢救仪器及药品是救治心包填塞的物质保障;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积极护理施救,配合心包穿刺是最有效的方法;心理护理对稳定病情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院内安全转运是保障患者后续治疗的前提。各项护理环环相扣,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9例心包填塞患者经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均成功获救。  相似文献   

20.
心脏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谢银英,王余平急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为3.8%~8.8%,我科自1989年至1990年心脏直视术425例,发生心包填塞者5例。其中3例经急症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