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华 《海南医学》2005,16(12):95-96
目的探讨左室假腱索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左心室假腱索200例,观察假腱索的位置与走向及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并设对照组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左室假腱索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与有无症状无关,而与假腱索的形态分布有关,当假腱索是沿着室间隔走行终止于左室流出道时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轴缩短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非沿室间隔走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假腱索是有临床意义的解剖学变异,且左室收缩功能与左心室假腱索分布位置有关,与有无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后浦肯野纤维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方法:M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MI模型,2d后取出左心室假腱索(n=30)置于模拟缺血缓冲液中用玻璃微电极测定动作电位90%复极时间(APD90)和有效不应期(ERP),并观察后除极(AD)和其他电生理现象。对照组不结扎冠状动脉直接取出左心室假腱索(n=30)置于正常Tyrode’s液中观测上述指标。结果:慢频率刺激时,MI组APD90明显短于对照组[心动周期(CL)=800ms,(247.4±20.5)ms比(284.6±13.4)ms,P<0.05;CL=500ms,(246.7±15.3)ms比(268.4±17.8)ms,P<0.05]。MI组ERP明显短于对照组[(207.1±18.3)ms比(232.3±17.6)ms,P<0.05]。CL=200ms和300ms时,MI组27根假腱索观察到迟后除极(DAD);CL=200ms,MI组30根假腱索均出现动作电位(AP)交替现象。Ryanodine全面抑制MI组假腱索的DAD和AP交替现象。结论:MI后假腱索DAD和AP交替现象与浦肯野细胞钙调控异常有关,且可能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两例成人房室束、假腱索和节制索的亚显微构造。结果表明;在成人房室束、假腱索和节制索中均可见到普肯野细胞。其形态特点宽而短、肌原纤维和肌微丝均较少,核为一个,核周有大量线粒体,偶尔可见高尔基复合体。肌浆内可见肌浆网、糖元颗粒和溶酶体。另外,房室束内还有过渡细胞和一般心肌细胞以及细胞之间的胶元纤维和毛细血管等。在节制索和假腱索中均可见普肯野细胞。房室束普肯野细胞的端与端之间有不甚典型的闰盘。相邻的过渡细胞之间见到两种连接形式:一种是一个细胞的分支与另个细胞的外侧缘形成闰盘样连接(图6);另一种是相邻两细胞的肌原纤维直接横向相续(图7))。  相似文献   

4.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连续552例受检查者中,检出左室假腱索70例(12.7%)。假腱索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线样或带样回声,分别由乳头肌、左室游离壁和二尖辦前叶连接于室间隔的不同水平。本文对左室假腱索引起健康人收缩期杂音与室性期前收缩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到目前为止,二维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5.
心脏早搏指的是心脏的期前收缩.各种早搏均因其心动周期时相和房室传导激动顺序发生改变而影响心脏的左心功能.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40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二维及血流频谱的分析,观察其特征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左室假腱索(LVFT)是指左室腔内的一些非附着于瓣膜的纤维条索状结构,可以分为含有和不含有心肌传导组织的两大类,多数倾向于正常组织的变异.如假腱索内存在具有自律性的特殊起搏传导细胞,心动周期中假腱索可因受到机械性牵拉,激发异位起搏点的兴奋而成为室性早搏的起因.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并且发现LVFT与某些良性室性早搏(PVC)的发生有关.为探讨LVFT与PVC的关系,笔者对65例健康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U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左室假腱索 ( LVFT)是指左室腔内的一些非附着于瓣膜的纤维条索状结构 ,可以分为含有和不含有心肌传导组织的两大类 ,多数倾向于正常组织的变异。如假腱索内存在具有自律性的特殊起搏传导细胞 ,心动周期中假腱索可因受到机械性牵拉 ,激发异位起搏点的兴奋而成为室性早搏的起因。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 ,其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并且发现 LVFT与某些良性室性早搏( PVC)的发生有关。为探讨 LVFT与 PVC的关系 ,笔者对 65例健康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 ( UCG)和动态心电图 ( Holter)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  相似文献   

8.
李雄  王昕 《华夏医学》2011,24(6):678-680
目的:探讨小儿左心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小儿左心室假腱索62例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析相关的临床表现.结果:本组左心室假腱索患儿早搏发生率64.0%,心脏杂音发生率58.1%,多为Ⅰ~Ⅱ级吹风样柔和杂音,引起Ⅰ~Ⅱ级杂音发生率53.2%.结论:左心室假腱索应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假腱索可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测技术的普遍推广应用,对心室假腱索诊断敏感性不断提高,但心室假腱索的临床意义国内外资料报告较少。我院收集了32例无明显心脏病史的心室假腱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32例心室假腱索患者,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月至61岁,平均  相似文献   

10.
心肌收缩结构肌原纤维心肌的收缩结构,一般称为肌原纤维(Moyfibril)。由于肌原纤维各部位的组分不同,折光率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显示明暗相问的宽窄横带。分别称为I带、Z带(或称Z线)、A带、H带。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  相似文献   

11.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1008-1009
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是医学科学的基石,如果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真正掌握诊治急性心律失常的技能。本文是急救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关于心律失常的部分相关基础知识。1 心脏的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自律细胞,存在于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及其分支,它们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发出电冲动,并将其传导到心脏的各处;一类为收缩细胞,存在于心房和心室,它们没有自律性,但能够在自律细胞发出的电冲动的刺激下发生兴奋和收缩,心脏就是依靠收缩细胞的整体统一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具有的如下特性与心律失常有关。1 1 自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静脉成像时延迟采集和连续采集两种静脉延迟采集方法及心脏收缩舒张期对冠状静脉的显示质量和显示率的影响.方法 50例临床需要进行冠状动、静脉CT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连续组22例连续扫描5个心动周期,前面3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动脉成像,最后1~2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静脉重建;延迟组28例先扫描1~2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延迟5 s后再扫描1~2个心动周期用于冠状静脉重建.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冠状静脉显示质量和显示率.结果 延迟组的扫描方案较连续组静脉管腔内CT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窦及其属支在静脉窦及其属管径、面积收缩期均大于舒张期.静脉窦在75%舒张期CT值较高,而心中静脉及左室后静脉在35%收缩期CT值较高,心中静脉无明显差异.结论 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静脉成像时冠状动脉采集后延迟5 s进行心脏收缩期采集可以得到更高的冠状静脉显示质量及显示率.  相似文献   

13.
从14名成年心脏手术病人取右心房的心耳,分离出心房肌细胞。原代培养维特期为8周。此期内细胞从在体时的长形变成圆形、贴壁、变扁及铺开。在变圆过程中微管及肌原纤维解聚,自发性收缩停止。在铺开过程中(约2周)二者重组且再现自发性收缩。全铺开细胞存活2—4周而无自发性收缩。讨论了自发性收缩两度出现及停止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概念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Gap phenomenon)是指在心动周期的舒张期中的某个时相(称裂隙带)到达的冲动不能通过传导组织下传或递传,而早于这个时相及晚于这个时相到达的冲动却能通过传导组织下传或递传。近年来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日臻完善,特别是心脏程序期前刺激术在临床电生理学检查中的应用,证实了裂隙现象的存在。二、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5.
唐兆英  马宏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0):589-590
介绍了该院门诊收集的23例假腱索病例用二维超声诊断的价值。全部病例平日无症状,偶尔在查体时发现过早搏动或杂音而就诊,本文23例中过早搏动10例,心脏杂音5例,除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征,余皆为健康心脏,X线检查及心电图检查除1例法乐氏四联征有异常改变,余皆正常。全部病例左室内皆可见线状或带状回声反射,示单条横线假腱索,同时可观观察到腱索震荡。  相似文献   

16.
杨新春 《大家健康》2011,(10):10-11
正常的心跳是由心脏电活动引发心肌收缩而形成。通常,心脏内有一些细胞能够规律生成电流信号,这些微弱而稳定的电流沿着心脏自身的传导细胞,准确、及时地传递到心脏的各个部分,让心脏不同部分的心肌协调、有序地收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4年来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0193例患者中:左心室假腱索者137例,其中70例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57例虽有假腱索,但无心脏杂音。10例有不明原因的室性早搏。结果表明,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假腱索,可以说明用器质性心脏病难以解释的心脏收缩期杂音和某些单纯性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7,(7):888-891
目的:探讨128层CT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整体心功能指标相应数据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104例心肌桥患者,按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超声组,测量评估指标分别为: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大内径、舒张末期最大内径和短轴收缩率(FS),腱索水平室间隔(IVS)收缩末期厚度、舒张末期厚度、收缩率、运动度,腱索水平左室后壁(LVPW)收缩末期厚度、舒张末期厚度、收缩率和运动度,左心室收缩末期(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射血分数(EF)。将CT和超声各相关数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及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CT和超声的左心室功能各指标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均大于0.7。结论:128层CT与心脏超声在评价心肌桥患者腱索水平左心室肌段的收缩功能、EDV、ESV和EF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将CT作为客观评价该类患者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在CT组和超声组腱索水平IVS运动度、LVPW收缩末期厚度和EF各自的相关性显著高于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确诊左室假腱索,再与心电图进行对照,探讨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有无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结果:12 5例左室假腱索中74例心电图提示室性期前收缩,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0 5 ,χ2 =8. 4 6 4)。结论: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期前收缩有密切的关联性,是导致室性期前收缩的一个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借助透射电镜观察了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培养3—4天时,线粒体丰富,嵴排列稀疏且不规则,粗面内质网发育中等,自噬小泡易见,但未见明显的肌原纤维,偶有散布的肌丝;培养6—7天时,线粒体更丰富,体积增大,嵴密集平行排列,肌原纤维散在分布或相互平行,偶见分支连接,肌节结构典型,Z线较宽,闰盘位于Z线平面,偶见橫小管。本文还对上述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