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肝)患者由于肝脏功能衰竭,各种肛代谢紊乱十分明显,致使机体内环境紊乱十分突出且复杂,加上医源性因素,极易发生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3.
作者联合运用酸碱失衡(ABD)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隙(AG)、潜在HCO及Cl ̄-分析了274例次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参数。结果发现联合诊断对正确判断ABD尤其是二、三重ABD有重要价值。有混合ABD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纯ABD患者。ABD的正确诊断对抢救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三重酸碱失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三重酸碱失衡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用阴离子间隙(AG)概念,对99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检查进行分析。有21例(21.2%)呈三重酸碱失衡(TABD),均为呼碱型(呼碱+代碱+代酸),大多数由原发呼碱或代碱转为呼碱合并代碱,最后发展为TABD。比较发现,合并TABD患者其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酸碱失衡患者,且常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处在重型肝炎病程的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合并TABD是多脏器损害和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心病三重型酸碱失衡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380例次慢性肺心病各种类型酸碱失衡,探讨三重型酸碱失衡(TABD)的特点。在分析阴离子间隙(AG)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指出当R值(HCO_2~-+Cl~-)<121.12mmol/L时可诊断代酸。计算R值较计算AG有简便易行、干扰因素少、诊断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作者统计分析1986年1月~1990年9月因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死亡的206例患者的并发症和最终死因。以探讨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肝炎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酸碱失衡在各型肝病诊治中运用价值杨伟焦平华马光Subjectheadingshepatitis/diagnosis;hepatitis/therapy;livercirhosis/diagnosis;livercirrhosis/therapy;a...  相似文献   

8.
重型病毒性肝炎死因分析邹淑碧,张定凤,范淳,赵有蓉,张全海,潘澄清,周亚苏,曾维群重型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除及时有效地诊断治疗肝损害外,早期发现及治疗其他系统严重损害也是提高重型肝炎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现就我科1983-1990年间...  相似文献   

9.
重型病毒性肝炎71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与检测项目 病例选自1995年1月~1997年4月本科收治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病例71例,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诲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所有病例均检测了抗HAV-IgM(甲肝抗体IgM、ELISA法)、血清乙肝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体内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重型肝炎时患者极易发生内环境紊乱,势必造成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正确识别重型肝炎并发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发生规律并及时处理,保持内环境稳定,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许仁和  陶仲为 《山东医药》1992,32(12):35-46
在溶液中,凡能释放H~+的物质称为酸,凡能接受H~+的物质称为碱。酸中毒系指溶液向酸性变化的过程和状态,包括pH失偿(酸血症)和代偿(恢复正常)两种状态;碱中毒系指溶液向碱性变化的过程和状态,也包括pH失偿(碱血症)和代偿(恢复正常)两种状态。酸血症系指动脉血pH  相似文献   

12.
重型肝炎多中心药物治疗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相似文献   

13.
血清氨基酸指标在病毒性肝炎及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氨基酸分析指标中可作为对诊断有独立项报作用的指标,并对其意义进行分析。123例患者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组2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59例,肝炎肝硬化组42例,用比色法测定各自血清氨基酸分析指标,行对数校正后的逐步判别分析。经逐步判别分析确定血清牛磺酸、亮氨酸、酪氨酸、尿素、甘氨酸是三组间的独立判别因素,另外急肝与慢肝之间天冬氨酸、慢肝与肝硬化之间苏氨酸也有重要意义。氨基酸分析指标中,牛磺酸、亮氨酸、酪氨酸、尿素、甘氨酸等在嗜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病中对诊断及明确肝功储备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重型肝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简称sTC)水平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双重确诊的23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及54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sTC进行定量观察,并与肝组织病变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sTC水平与慢性乙肝及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变程度Ishak计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r=-0.56).sTC水平均值<2.07mmol/L者重型肝炎组为77.8%(42/54),重度慢性乙肝组为12.5%(6/4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46,P<0.01).重型肝炎组存活率与sT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5,P<0.01),经治疗1周,存活组sTC水平稳步回升,死亡组持续下降.结论:sTC水平变化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与肝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重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轻重是由宿主和病毒两方面决定的,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研究的不断深入,HBV变异所引起的生物学意义也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它既可使肝病加重,又可使病毒逃避机体免疫而持续感染。就重型肝炎(重肝)相关的HBV变异,并对HBV变异引起...  相似文献   

16.
17.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蒋慧新,巫善明,孙家强,陈慧芬,吴瑞庭蛋白C(PC)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抗凝蛋白,血浆中以酶原形式存在,经激活后成为活化蛋白C(APC)。蛋白C可分蛋白C抗原(PC:Ag)和蛋白C活性(P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 从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出发,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在2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10项常用肝功能诊断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朦(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谷丙比值(AST/ALT)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别回归分析。结果 10项指标分为5类:胆红素类(TBIL,DBIL,IBIL)、白、球蛋白类(ALB,GLB,A/G)、转氨酶类(ALT,AST)、转氨酶比值类(AST/ALT)、总蛋白(TP)。各类指标预示病情程度的作用大小为:胆红素类〉白、球蛋白类〉转氨酶类〉总蛋白类〉转氨酶化值类。在胆红素类中,TBIL的作用最大;在白、球白类中,A/G的作用最大。结论 胆红素和白、球蛋白类是判断病情的灵敏指标,其中又以TBIL和A/G比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我院1996年1月~1998年7月的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中西医综合组和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男18例,女2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0.10±20.20岁。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16例,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