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TACE治疗组、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在术后3 d均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MV密度明显低于单纯TACE组(P均<0.05),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明显低于恩度加TACE治疗组(P<0.05)。结论: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静脉滴注恩度治疗,对照组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于2个治疗周期后,对治疗前后实体肿瘤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65.0%,对照组总有效率4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VEGF水平治疗组在治疗后30 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明显提高治疗肝癌的疗效,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 方法 4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VEGF的表达变化和MVD.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术后7d、30d血浆VEGF水平(292.34±70.74)pg/ml、(189.49±72.66)pg/ml与对照组(371.36±81.20)pg/ml、(319.24±70.54)pg/ml比较呈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49,P<0.05).术后30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EGF表达强度分别为(158.4±38.9)和(60.75±14.0),和MVD分别为(56.6±15.1)和(21.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2.576、t2=2.328、P均< 0.05).结论 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明显降低肝癌VEGF表达和MVD,对肿瘤再生血管有一定抑制的作用,巩固和加强了TACE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51例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曲肽+TACE,单纯TACE组仅给予TACE.分别于TACE前和TACE后1、7、14、21、28天检测血清AFP和VEGF水平.结果 2组TACE后血清AFP均显著降低,其中联合治疗组TACE后21、28天血清AFP水平又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2组TACE后1天血清 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ACE后7天则显著下降,至TACE后14天再次升高;2组TACE后21、28天血清 VEGF水平又再度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的部分缓解(PR)和总有效率(RR)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结论 奥曲肽联合TACE较单纯TACE能更显著抑制肝癌增殖,其协同抗癌的部分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将33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HCC(肝细胞型肝癌)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恩度加TACE术(A组)及单纯TACE术(B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发生远处转移以及并发症。结果:恩度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约为23周,而对照组约为21周,恩度组长于对照组,但P=0.277,无统计学意义。远处转移发生例数,恩度组为2/16,少于对照组3/17,P=0.077,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化疗药物混合后直接经肝动脉一次性给药是安全的,恩度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发生远处转移例数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作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r)治疗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T灌注参数(BF、BV、PS)的变化情况.方法 60例兔VX2肝癌模型均分为三组,单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对照组.40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均分为两组,单纯TACE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TACE联合Endostar).分析各组实验动物或病例在治疗前后病理免疫组化(VEGF、MVD)和CT灌注扫描(BF、BV、PS)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三组兔VX2肝癌模型、两组HCC患者在BF、BV、PS和VEGF、MVD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兔VX2肝癌模型、HCC患者)的VEGF、MVD均较单纯TACE组降低,BF、BV、PS均较单纯TACE组升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联合Endostar可以有效抑制兔VX2肝癌模型和临床HCC TACE术后的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院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索拉菲尼+TACE术。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索拉菲尼于TACE术后5d开始口服。400mgbid,至少服用3个月,每位患者行TACE术不少于两次,并检测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0.0%,对照组3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3.3%,对照组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2个月,对照组中位TTP为3.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3.3%,对照组为5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VEGF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毒副反应均为Ⅰ-Ⅲ度,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治疗组腹泻、手足综合征、皮疹、高血压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术能改善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治疗中晚期肝癌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给予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肝动脉灌注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6.6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2组的生存时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ACE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延长PFS,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姜黄素治疗兔VX-2肝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VX-2肝癌模型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姜黄素灌注组(HA组)、碘化油栓塞组(TAE组)和姜黄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组(TACE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经肝动脉缓慢注入1 mL生理盐水;HA组:经肝动脉缓慢注入姜黄素5 mg·kg-1;TAE组:经肝动脉缓慢栓塞碘化油1 mL;TACE组:经肝动脉缓慢栓塞姜黄素碘化油乳剂1 mL.治疗后2周处死实验兔,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杂交法测定新生灶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为0.582士0.181,HA组为0.524士0.277,TAE组为0.874士0.199,TACE组为0.581士0.190;Western印迹杂交法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为46.49士12.78,HA组为47.54士14.51,TAE组为83.40士18.02,TACE组为54.21士15.70.TAE组中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HA组和TACE组(P<0.05),对照组、HA组、TACE组之间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测定方法结果相一致).结论 姜黄素联合碘化油栓塞兔VX-2肝癌模型后能有效地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而单纯姜黄素经肝动脉灌注不能有效地降低VEGF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VEGF在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hepatic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TACE治疗后2期切除的肝癌标本29例,以同期单纯手术切除的30例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TACE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VEGF吸光度值分别为(0.149±0.021)和(0.134±0.01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VEGF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TACE术后高复发和转移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24h内、3d、7d、14d检测患者血清VEGF含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间点血清VEGF及FIB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在急性期VEGF及FIB的浓度持续升高,至病程第7天均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至第14天仍维持高水平;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后血清VEGF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于第3、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最为显著(P0.01),而动态观察两组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浓度明显增高,脑心通胶囊能促进VEGF的产生和分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紫杉醇和卡铂靶向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69例住院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1例,疗程结束后按WHO恶性肿瘤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胸部CT的瘤体中位直径治疗前较治疗后缩小了(2.74±0.24)cm,而对照组仅缩小(2.09±0.42)cm(P0.05);观察组PR21例,SD14例,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PR11例,SD7例,有效率为58.0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恩度联合紫杉醇和卡铂靶向治疗晚期NSCLC早期临床观察瘤体缩小明显,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行TACE治疗,同时均在术后1周予常规保肝治疗,其中试验组在术前1周予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术后1周,两组实验室检查表现为ALT、AST、TBi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ALT、AST、TBil升高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试验组AST、TBil、HBV—DNA均较术前明最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LT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HBV—DNA水平治疗前后也变化不明显。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毒结清制剂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TACE治疗。结果:(1)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和46.7%,缓解率为83.3%和6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AF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AFP〉400ng/mL,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较明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后1周、1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总胆红素在术后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术后1d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较少(P〈0.05),术后1周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结清制剂配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既能抗肿瘤,又能减少TACE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血管生成,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TACE术联合EOF方案系统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A组为对照组,32例,单纯行肝动脉化学栓塞术。B组为治疗组,26例,肝动脉化学栓塞术2次后行EOF方案全身静脉化疗,直到病情进展或不适宜继续治疗及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B组肝动脉栓塞术后4-6周开始行EOF方案化疗,即:吡柔比星40 mg/m2d1,澳沙利铂OXA 85 mg/m2d-1.8,5-FU 0.5g/m2d1-5。28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RR率)为37.5%vs61.5%,疾病控制率(DCR率)为84.39%vs96.1%,1年生存率50%vs88.4%,2年生存率18.7%vs61.5%,3年生存率12.5%vs1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IV°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TACE术联合EOF方案系统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显著提高有效率和1年、2年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依从性高,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任丽  李迎春  谭新劲  叶奕兰  刘云  郑伟 《四川医学》2013,(10):1587-1589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4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1~2次,一次TACE后行4次热疗;4周后行3-DCRT治疗,同时行热疗.放疗分割剂量2.6~3.0Gy/次,总剂量46~60Gy,热疗1周2次,间隔72h.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肝癌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13例(24.1%);部分缓解(PR)35例(64.8%);稳定(NC)4例(7.4%);进展(PD)2例(3.7%);总有效率(CR+PR)为88.9%(48/54).治疗后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9.3%、40.7%.结论 TACE联合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疗效的关系.[方法]给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其中63例给予复方碘油加顺铂(DDP)、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MMC)混悬剂灌注;62例给予复方碘油加DDP,THP及5-氟脲嘧啶(5-FU)混悬剂.经行2次TACE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与TACE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5.2%,其中复方碘油混合DDP,THP及MMC治疗组有效率为38.1%,复方碘油混合DDP,THP及5-FU治疗组有效率为32.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2种TACE治疗均无相关性.[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对肝癌TACE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