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7月以来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以及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随访24个月。结果:60例患者,除2例螺钉松动外,其余58例经过CT三维重建,可见脊柱压缩骨折及变形均获得很好的校正。结论: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针对病情运用椎弓根螺钉技术,或(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颈胸段骨折患者28例。术后3 d观察置入的椎弓根螺钉位置、钛笼植骨的愈合情况;统计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JOA评分及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共植入颈椎椎弓根螺钉72枚,胸椎椎弓根螺钉34枚,所有椎弓根螺钉位置合适,未见神经、血管受损表现。Ⅰ期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侧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4~6个月,无置入物断裂、脱落等。肢体功能恢复平均为3.9个级别。结论:该技术治疗颈胸段骨折疗效好,但应熟知脊柱脊髓的解剖、熟练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C臂X线机时用锥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胸腰段脊柱损伤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 20例患者随访3~12个月,行CT及X线复查,骨折脱位复位率达95%.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损伤固定、牢靠,椎体高度丢失少,但对术者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32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经伤椎椎弓根较短细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半年及1年均行DR片及CT检查,分别测量受伤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全部Ⅰ期愈合,且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5 d、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寰枢椎骨折脱位、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寰枢椎脱位,10例患者枢椎突粉碎骨折.结果:本组1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6个月,均获得了满意康复.无神经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或螺钉松动断裂的病例.结论:经后路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提供可靠三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固定效果切实,可作为上颈椎疾病内固定优先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武斌 《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39-139,14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骨科2008年1月~2009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4例,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22周,平均17周。随访8~325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胸腰背及腿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脊柱融合好,无活动障碍,生活可自理,X线显示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等。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缓解疼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_2016年6月入院就诊的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2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采用3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治疗,避免了椎弓根螺钉断裂和松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感染,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尹永涛  沈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95-179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可提升骨折复位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青  谷守山 《西部医学》2009,21(5):822-823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锥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56例,其中30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9例单侧螺钉松动,8例单侧螺钉短裂,其余269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脊柱成角及压缩畸形均获较好矫正。结论对于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治疗,推弓根钉系统具有三维固定、固定牢固、固定阶段少、损伤小、易于取出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赵明  李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767-767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行后路切口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个月~15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植骨于8周~12周融合,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及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是脊柱后路固定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钱定军 《现代医学》2012,40(1):60-6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2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和稳定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按照Frankel分级法,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所有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术后末次随访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腰背部无明显疼痛.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可减少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53例,采用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44例,将二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后路的椎管前壁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出血量略多于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手术时间略多于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按照Frankel分级,术后2周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术后1年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组神经功能改善和利用后纵韧带复位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后路的脊髓前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能有效解除前路压迫,且手术操作难度无明显增大,是基层医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殷翔  吴雪晖  许建中  贾全章  吴兴军  方青 《重庆医学》2007,36(17):1744-1745
目的 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椎板钩固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3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其中13例采用胸段椎板钩联合腰段椎弓根钉固定(椎板钩组),18例采用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钉组).术后佩戴胸腰支具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矫正角度、融合节段长度、术后矫正角度丢失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6~48个月,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畸形矫正:椎弓根钉组达66.4%,椎板钩组为41.9%;角度丢失:椎弓根钉组平均为2.8°,椎板钩组平均为11.3°;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平均比椎板钩组少1.2个椎体.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强大的三维矫正力及更少的融合节段,效果可靠,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椎板钩固定.  相似文献   

14.
辛宏力 《中国现代医生》2012,(29):155-156,158
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2月~2011年2月共对6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治疗,年龄20~72岁,平均39.6岁,男51例,女9例。其中跨伤椎固定38例,经伤椎固定置钉22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通过对两种手术方法术前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比值和矢状位后凸Cobb角比较,显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后,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后凸畸形效果好于跨伤椎组(P<0.01)。经伤椎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跨伤椎组发生断钉1例,松动1例。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较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有较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600ml.术后CT或MRI复查显示脊髓受压解除,无明显椎管狭窄,无神经症状加重及晚期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Cobb's角由术前的22°恢复到5°.IVW术前0.63±0.05,术后0.91±0.03.螺钉植入椎弓根位置的优良率85.53%,椎体压缩高度恢复优良率89.47%;术后随访12~24个月,4枚椎弓根螺钉折断,3枚弯曲,1例连杆折断,2例后期发现Cobb角有平均5°再丢失.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申建兴 《中外医疗》2011,30(18):60-60
目的探讨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某院骨科1999年5月至2002年2月间,应用后路减压、短节段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46例,恢复其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椎体;观察患者治疗后椎体复位情况、内固定有无失败情况及后期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对46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时间在5~32个月,平均18.5个月;调查结果显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术后除有3例复位效果不太满意,1例后期出现椎弓根钉松动;其余患者骨折情况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结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对脊柱骨折、脱位的减压、复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单侧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患者,术前经CT扫描显示一侧椎弓根完整,查体无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40个月,平均22个月,X线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经肌间隙入路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伤椎单侧置钉可提高骨折椎复位效果及质量,术后稳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应用徒手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 16例64枚螺钉均成功植入.复位固定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4~24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现象.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融合率高等特点,是治疗创伤性襄枢椎不稳的一种有效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9.
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恩祥 《吉林医学》2011,(20):4203-4204
目的:探究性分析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脊柱损伤患者28例采用椎弓根固定的方法对患者施行治疗,并随访作观察分析记录。结果:整体置钉的准确率达88.5%,已被矫正的畸形术再复发的患者有6例,而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的患者2例,系统螺母松脱2例。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或新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总结手术方法、分析其疗效。结果本组56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椎体高度基本恢复,脊柱后突角度(Cobb’s角)较术前明显降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发生螺钉松动,无断钉发生。结论合理掌握后路胸腰椎骨折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正确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脊柱正常序列,解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