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1992-2002年收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手术切除患者169例,经复查存档切片及病理诊断无误后,再选取相应的存档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确诊为消化道间质瘤1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情况,并与56例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13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表达阳性者73例,表达阳性率为64.60%,胃肠道间质瘤和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PDGFR-α、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危险性、低度危险性、中度危险性和高度危险性患者的PDGFR-α、PDGFR-β及CD117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GFR-α联合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特别是对一些CD117表达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分化程度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在胃肠道间质瘤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运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和PDGFR-α蛋白在9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结果 PDGFR-α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发生的部位和组织学类型明显相关.26例呈中度以上的阳性染色,其中发生于胃24例,肠道1例,胃肠道外1例(P<0.01).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胃肠道间质瘤多呈中度以上弥漫性细胞膜或核旁点状阳性,梭形细胞型表达较弱,多呈局灶性(P<0.01).PDGFR-α的表达与CD117的表达有关,24例CD117阴性或弱阳性病例中,13例(54.2)PDGFR-α呈中度以上阳性;70例CD117中度以上阳性病例中,57例(81.4%)PDG-FR-α呈阴性或弱阳性(P<0.05).结论 PDGFR-α的表达与胃肠道同质瘤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和C-kit基因的表达有关.可能也是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胃肠间质瘤标本59例进行常规病理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CD117、CD34、S-100、DOG-1、PDGFR-α、Desmin和Ki-67的表达。结果胃肠间质瘤发病年龄高峰为50~60岁,发病部位集中于胃和小肠,分别占47.46%(28/59)和37.29%(22/59),其余依次为食管6.78%(4/59),结肠、腹腔、腹膜等1.69%(1/59);肿瘤体积大小不等且悬殊,直径0.6~18cm之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17、CD34、S-100、DOG-1、PDGFR-α、Desmin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6%(48/59)、62.71%(37/59)、18.64%(11/59)、91.53%(54/59)、94.92%(56/59)、35.59%(21/59)和27.71%(16/59),各因子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显示CD117、CD34和DOG-1与肿瘤部位有关,其它均无关。结论 CD117、CD34是胃肠间质瘤诊断的初步检测指标,DOG-1、PDGFR-α可辅助CD117、CD34检测阴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利用80点胃肠道间质瘤芯片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上述组织进行CD117、CD34、SMA、Desmin、Vimentin、NSE、S-100及Syn检测并分析其病理特点。同时以60点胃肠道平滑肌瘤与神经鞘瘤复合组织芯片作对比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组织学上均以梭形细胞为主,恶性者出现明显异形性,伴多少不等出血、坏死、粘液变等。免疫组化染色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表达率分别为95.0%、84.3%,弥漫强阳性表达。平滑肌瘤CD117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11.1%和20.0%,与胃肠道间质瘤组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神经鞘瘤中1例良性神经鞘瘤出现CD117表达,CD34未见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和CD34呈高表达,是其敏感的标记物,部分可伴有肌源性标记物或神经源性标记物表达。组织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大样本的特点,为筛选肿瘤的免疫学标记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二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它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 (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DOG1;CD117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两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他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 对 8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 ,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CD 117、CD 3 4、Vim、SMA及S 10 0蛋白。结果  81.18%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和小肠。瘤细胞以梭形细胞和 (或 )上皮样细胞为主 ,呈弥散状、栅栏状、编织状排列 ,瘤细胞可形成较特征的团巢样结构。CD 117和CD 3 4的阳性率分别为 78.82 %和 87.0 5 % ,部分病例伴有SMA和 (或 )S 10 0蛋白的局灶性弱阳性。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存在一定的特征 ,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缺乏定向分化 ;CD117、CD 3 4免疫标记对GIST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进行CD34、vimentin、Desmin、actin、S-100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例胃肠道间质瘤(良性14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12例)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依次为vimentin 100%(35/35)、CD34 85.7%(30/35)、actin 22.9%(8/35)、S-100 20.0%(7/35)、Desmin 5.7%(2/35),良恶性GISTs免疫表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34 在GIST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其良恶性判别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17、CD34、SMA和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结果:30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直径1.0~18cm,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87%(26例)和63%(19例),S-100基本没有阳性表达。SMA仅1例肿瘤细胞出现灶状阳性。结论: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形态、核分裂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遗传性特征,对于正确诊断GIST,防止误诊及正确的治疗及其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从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的角度对60例GIST进行分析。结果: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三组之间肿瘤的直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CD117、CD34的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D117与CD34可能是诊断GIST的特异性抗体,具有比较重要的诊断意义,但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并不能对判断间质瘤的良恶性起决定性作用,间质瘤的良恶性与其直径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特征,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40例经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 117、CD3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胃肠道间质瘤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CD117阳性率为92.5%,CD34阳性率为77.5%,NSE阳性率为82.5%.30例同时表达CD117和CD34.CD34的表达与部位有关.结论 GIST中的CD117表达敏感性高于CD34,CD117、CD34、NSE联合应用足以明确诊断大多数GIST.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形态、核分裂像及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可对GIST危险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87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62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方法采用EnVision法。结果87例GIST中,CD117表达阳性72例(82.8%),CD34表达阳性62例(71.3%)。其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极低度侵袭危险性17例,低度侵袭危险性23例,中度侵袭危险性23例,高度侵袭危险性24例,随侵袭危险性级别升高,其进展性疾病(PD)发生率升高。结论GIST主要见于中老年人,CD117阳性具有诊断意义,但无预后意义。GIST组织学形态多样,不同组织学类型预后不同。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是评价该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凝固性坏死也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1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应用3种抗体(CD117、CD34、S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GIST主要发生于胃、小肠、结直肠,CD117阳性表达率90.3%(28/31),CD34阳性表达率80.6%(25/31),SMA阳性表达率61.3%(19/31)。肿瘤切除率100%。结论:GIS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67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病例组)及39例非GISTs患者(对照组)的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GISTs患者DOG1蛋白和CD11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DOG1蛋白在GIST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OG1蛋白和CD117蛋白在病例组及DOG1蛋白在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分析DOG1蛋白和CD117蛋白表达与GIST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3例患者DOG1蛋白呈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69%(3/39);病例组中64例患者DOG1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5.52%(64/67),两组DOG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29,P<0.01)。GISTs患者DOG1蛋白阳性表达率(95.52%)高于CD117蛋白阳性表达率(92.54%,6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7,P>0.05);在CD117蛋白表达阴性的5例患者中,DOG1蛋白均呈阳性表达。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危险度的GISTs患者DOG1蛋白及CD11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G1蛋白是一种新的较敏感和特异的GISTs标记物,在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与CD117蛋白联合应用可起到有效的互补作用,可提高GISTs的诊断率,且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吉添 《广西医学》2012,34(12):1687-168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7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其CD117、CD34、SMA、S-100及NSE的抗体表达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病变部位:胃43例(59.7%),小肠11例(15.3%),结肠14例(19.4%),食管4例(5.6%)。根据肿瘤大小及核分裂象将病例分为潜在恶性13例(18.1%),恶性28例(38.9%),良性31例(43.1%)。免疫组化结果:GIST CD117和CD34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4%(68/72)和80.6%(58/72)。SMA、S-100均为局灶状阳性,阳性率分别为40.3%(29/72)和15.3%(11/72)。结论 GIST多发生于胃,肿瘤的大小、出血坏死、镜下形态及核分裂象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依据,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对诊断GIST及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特证。方法:选取30例手术切除并经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证实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理标本,对其进行S-100、SMA、CD34和CD117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27例患者的胃肠间质瘤标本CD117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0.0%;21例CD34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0.0%,CD34阳性表达率低于CD117,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为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CD34和CD117为其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用CD117、CD34、DOG-1、S-100、PGP9.5、a-SMA、结蛋白对形态典型的GIST进行研究,并对其中CD117阴性者,进一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GDFR-α)检测.结果 本组38例GIST发生于胃20例,小肠11例,结肠2例,盆腔2例,肠系膜2例,腹膜后1例.镜下形态:梭形细胞型28例,上皮样型6例,混合型4例,3例伴癌发生.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DOG-1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例数分别为35例、29例、36例.3例CD117阴性者中2例PDGFR-α阳性.S-100蛋白2例,PGP9.51例,结蛋白3例均为局灶阳性,a-SMA11例为局灶或部分阳性.结论 GIST肿瘤组织排列结构及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大多数CD117、CD34、DOG-1阳性,少数病例CD117阴性,PDGFR-α阳性,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CD117与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CD1 1 7及 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 or,GIST)中的诊断价值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检测 6 5例 GIST中的 CD1 1 7与 CD34的表达情况 ,并与胃肠道和软组织的平滑肌瘤、雪旺瘤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GIST中的 CD1 1 7阳性表达率为 92 % (6 0 / 6 5 ) ,CD34阳性表达率为 72 % (4 7/ 6 5 ) ,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GIST的 CD1 1 7和 CD34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D1 1 7:χ2 =1 .1 5 7,P >0 .0 5 ;CD34:χ2 =1 .2 1 6 ,P >0 .0 5 )。胃肠道和软组织平滑肌瘤和雪旺瘤 CD1 1 7与 CD34均阴性表达。结论 :CD1 1 7是胃肠道间质瘤特异而敏感的标记物 ,CD34亦可作为GIST一个较好的标记物 ,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 GIST的检出率 ,但 CD1 1 7和 CD34均不能作为 GIST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从而提高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SMA、S-100、Vim、NSE、Actin在其的表达。结果胃肠间质瘤约51.43%(18/35)发生在胃,31.43%(11/35)发生于小肠,8.57%(3/35)发生于大肠,8.57%(3/35)发生在食管。根据免疫组化分型分为:平滑肌分化型占42.86%(15/35)、神经分化型占17.14%(6/35)、双向分化型占11.43%(4/35)、未分化型占28.57%(10/35)。免疫标记CD117、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1.43%(32/35)、74.29%(26/35)。免疫组化检测与间质瘤良恶性无关联性。主要根据Lewin提出的标准判断。结论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其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免疫表型呈异源性,需根据免疫组化结果与平滑肌等肿瘤相鉴别。CD117、CD34对诊断胃肠间质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和良恶性的参考指标。方法应用光镜观察20例胃间质瘤的形态特征和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117、CD34、SMA和S-100表达的情况,确诊并分析20例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CD34、SMA、S-10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0%、35%、10%。结论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质性肿瘤,手术前诊断困难,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肿瘤性坏死、肿瘤细胞密集是判断恶性GIST的指标,男性是GIST潜在的恶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