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临床用药中存在相当不合理用药现象;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正是用药管理这方面的因素。因此,临床用药管理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各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合理用药的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实上,临床用药有相当多是不合理的,有些还非常不合理。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正是提出“合理用药”思想的直接原因。因此,推行合理用药,必须首先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研究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然后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行合理用药,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探究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产生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不合理用药日益严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约占全部不合理用药的37%。不合理用药的后果,将使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为了推行合理用药.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探究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本文从不合理用药技术因素的角度。结合我们在窗口发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因此,临床用药管理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各种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艳 《当代医学》2009,15(30):36-37
近年来,新药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日渐复杂,不合理用药,屡见不鲜,为了推行合理用药,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寻求解决办法,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为管理控制当前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用药安全,本研究依据目前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临床用药不合理问题具体表现,理清不合理用药问题后,提出具体的不合理用药干预措施,以此增强临床药师对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文玲 《大家健康》2016,(8):172-173
为了进一步尝试创建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控制机制,进一步对当前我国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科学监管,从而保证医师的用药安全可靠,本文重点针对我国目前医学中的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现状分析从而找到相关的问题根源,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对策,保证我国临床用药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全年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样分析,平均每月抽取处方300张,共36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77张,占4.9%,主要反映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配伍和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临床药师审核处方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处方用药的不合理现状,提高医师和药师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药房1~12月每月15日一天的处方共12407张,从中挑出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1149张(占9.26%),主要表现为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临床医师应继续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作为药师,除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外,更应该为患者的合理用药把好最后一道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宪清  马婧 《黑龙江医学》2004,28(4):315-316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但实际上临床用药有相当多数是不合理的,有些还非常不合理。因此,推行合理用药,首先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探究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产生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办法。1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目前我国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 1 有适应证未得到治疗病人患有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但没有得到治疗,包括得不到药物和因误诊而未给予需要的药物。1 2 选用药物不当指病人存在用药适应证,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1〕,对特殊病人有…  相似文献   

12.
为推行合理用药,必须正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状.本文对不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阐述,分析产生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指出药物在治疗时,医生、药师应该建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法选取100例临床中有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案例资料发现不合理的用药的治疗问题,并对这种问题实施相关干预措施。比较临床合理用药干预前后患者相关病情的治疗情况,并分析讨论。结果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使临床用药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情况做一个良好的控制,减少社会药物资源浪费,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在临床用药中起到良好的影响效果,不仅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还增加了用药效率,节约了药物资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更深入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和现象,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10687张,从中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318张,不合格率为2.97%,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伍不合理、选药不合理、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当等。结论:我院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临床医师缺乏足够的合理用药知识所引起的,医师应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药卫生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寻找解决不合理用药的方法及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住院病历856份,对临床用药种类和数量、抗菌药的使用及不合理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药不合理病历达203份,占总数的23.7%。结论: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医学》2018,(2):167-168
目的探讨总结解放军第107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不合理用药干预现状。方法分析PIVAS药师不合理用药干预现状,提出PIVAS药师如何更好地干预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建议。结果解放军第107医院药师审核医嘱模式由单纯应用PASS系统改为人工与PASS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审核医嘱后,不合理医嘱率由1.78%降至1.01%。结论PIVAS药师审核医嘱使不合理医嘱率连续下降,医院应继续重视PIVAS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同时注意提升临床医师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冬微 《当代医学》2011,17(24):127-128
目的了解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现状,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西药房5000张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随机抽取5000张处方中,共存在126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2.52%。其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临床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要从根本上遏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产生,务必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门诊西药房的药师要保证严格审方,才能提高处方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童采用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F-12月门诊及住院处方3600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33%,其中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配伍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选药不当,重复用药,剂量用法不当,滥用药物等。结论: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师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合理用药监督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合理用药是防止药源性疾病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1 临床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由于医药技术的高速发展,药品种类增多,不可避免给合理用药带来困难。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有资料报道,广州市3000余份病历的回顾性调查提示不合理用药占591份(9.6%),2000年河南医大对省、市、县三级医院6081份门诊处方调查,未包括选药不当在内。不合理用药分别为4.28%、5.25%、6.07%,若包括选药不合理,此数值可上升1~2倍,我国因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这一项就占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l。6月门诊处方2400张,按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68张,进行点评,处方I合格率为97.2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适应症不适宜、用法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几个方面。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不合理用药的新手段,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