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33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提示:小脑半球出血占78.8%,死亡率19.2%,蚓部出血占24.2%,死亡率占57.1%,死亡平均血肿径为3.4上0.9cm,而血肿≥3cm、位于蚓部、出现脑积水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死亡率高达40%~70%。我院近3年来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1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意识水平、术前血压、出血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5例,女26例,年龄28~78岁,平均54.1岁。1.2 意识水平 术前意识水平分5级,Ⅰ级(清醒或嗜睡)16例,死亡2例;Ⅱ级(嗜睡或朦胧)23例,死亡6例;Ⅲ级(浅昏迷)13例,死亡2例;Ⅳ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外科治疗手段,提高此类病人的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方法根据病人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及血肿形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围手术期的血压管理,并加强静脉营养。结果本组治疗127例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良好15例(11.8%),中残44例(34.6%),重残36例(28.3%),植物生存9例(7.1%),死亡23例(18.1%)。结论依据病人情况,治疗以清除血肿、减轻手术副损伤,内减压或内外减压,严格适度地控制血压.加强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小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5年我院收治的86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51~8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7.8%。小脑半球的出血71例,占82.6%,蚓部出血15例,占17.4%。1组为出血未破入脑室型31例,2组为小脑出血仅破入第四脑室32例,3组并发为幕上脑室系统(三脑室、侧脑室等)出现积血或扩张23例。58例保守治疗,有效率为82.8%,病死率17.2%。28例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为75%,病死率25%。脑疝为主要病死原因。结论根据小脑出血量及脑室系统改变进行分组有利于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的评价,及时正确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小脑出血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2002年我院收治的83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50-7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6.9%。小脑半球的出血69例,占83.1%,蚓部出血14例,占16.9%。Ⅰ组为出血未破入脑室型共30例,Ⅱ组为小脑出血仅破入第四脑室,且其他脑室不大共31例,Ⅲ组为并发幕上脑室系统(三脑室、侧脑室等)出现积血或扩张共22例。52例保守治疗,有效率为84%,死亡率为16%。33例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为75.8%,死亡率为15.2%。脑疝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根据小脑出血的出血量及脑室系统改变进行分组有利于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的评价,及时正确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9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适应证及个体差异分别采取大骨瓣开颅清除术、小骨窗开颅和钻孔血肿碎吸术。结果大骨瓣开颅清除术60例中痊愈12例,好转23例,6例自动出院,19例死亡;微创(含小骨窗)手术35例中痊愈17例,好转16例,2例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采用个体化治疗对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及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传统方法开颅65例,小骨窗开颅71例,微创穿刺引流76例。结果60d后传统开颅组ADLⅠ~Ⅲ级39例,优良率60.0%;小骨开颅组ADLⅠ-Ⅲ级52例,优良率7312%;微创组ADLⅠ-Ⅲ级64例,优良率84.2%。结论骨瓣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各有优缺点及不同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尽可能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0%,在非损伤脑出血中,约90%是HICH,具有最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介绍近几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包括最新评价和发展方向。1脑出血的病因[1]先天学说认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式选择。方法总结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中采用钻孔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者24例,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者32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外引流术治疗者9例,骨成型瓣开颅术2例,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比较临床疗效。结果钻孔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的24例患者中,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1例;锥颅血肿碎吸术32例患者中,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3例,死亡2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外引流术9例患者中,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1例,Ⅴ级1例,死亡1例;骨成型瓣开颅术2例患者中,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病情分级和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科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及方案。方法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37例,手术治疗31例,依据血肿部位可分别采用CPA"S形"入路、旁正中入路、后正中入路。显露枕大孔后缘甚至寰椎后弓,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血肿残余量在20%28例,残余量20%3例,术后死亡2例。随访病例中,小脑齿状核出血者多为眩晕及肢体共济失调为主症,蚓部出血者以躯体平衡障碍为主症,吞咽功能障碍多在咽期困难。结论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加强术后管理,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5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 及相关性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愈51例,死亡5例,占8.9%.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效果良好,明确诊断,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尤其超早期手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超早期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17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结果 本组172例,按GOS预后评分法评价:恢复良好98例,中残32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1—2005年对高血压大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患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并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式较多,手术适应证、时机、术式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成功关键。本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30例采用外科治疗的自发性小脑出血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病人情况采用全麻或局麻,枕下旁正中垂直切口或枕下正中切口。清除血肿达90%以上,依据有无梗阻性脑积水术前术后加作额角穿刺侧脑室外引流水。结果:30例中,死亡4例,显著进步5例,临床治愈21例。结论:小脑出血以外科治疗为主。在重视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时,不仅考虑血肿量的划分,对意识障碍临床观察,并发梗阻性脑积水及其处理也应侧重。另外CT随时或定期复查对预后判断及治疗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规范化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的预后,旨在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病死率。方法规范化外科治疗组(112例)采用锁孔入路内窥镜辅助显微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4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7例,小骨窗血肿清除22例,微创血肿穿刺引流15例;对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结果治疗组近期优良率为70.5%,病死率2.67%,对照组优良率38.6%,病死率20.4%,远期优良率规范化外科治疗组为81.3%,对照组47.7%。结论规范化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恢复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正>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发生在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并形成血肿,其发生率占脑卒中的10%~20%,死亡率达50%[1,2]。近年来越来越成熟的外科手段的介入使该类患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其致残率仍很高,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尤其在如何把握手术时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以及术前术后如何采用综合治疗等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临床医生不断努力。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2001年元月至2004年3月,作者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死亡率为15%。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58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和治疗过程。对小脑蚓部出血大于10ml,小脑半球出血大于15ml,或并发有脑积水,以及进行性意识障碍者,行血肿清除术。有脑积水者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本组死亡7例,其中3例死于脑疝,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放弃治疗。34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8例眩晕,15例共济失调,7例构音障碍,2例植物生存,2例偏瘫,1例精神障碍。结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及早诊断,正确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对患者采用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个性化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按“十五”攻关课题“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中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入选标准,对52例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出血部位、血肿量等选择手术方式,其中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术28例,微创小骨窗术7例,开颅血肿清除术17例。结果存活44例(84.6%),按ADL分级:Ⅰ级25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3例。死亡8(15.4%)例。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化、个性化手术治疗能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