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赵慧 《当代医学》2016,(4):140-140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5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各26例。观察组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使用应用瑞芬太尼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气分析的结果及脑氧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控制性降压后30min及动脉瘤夹闭后5min,2组患者静脉血氧分压(Pj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 2)(84.55±9.25)、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 2)(107.24±19.84)均明显高于控制性降压前的血氧饱和度(SjvO 2)(67.67±11.28)、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 2)(87.41±15.19),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 2)(21.05±7.96)、脑氧摄取率(CERO 2)(16.18±5.94)均明显低于控制性降压前的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 2)(41.99±10.24)、脑氧摄取率(CERO 2)(33.16±7.67),且SjvO 2(84.55±9.25)、CjvO 2(107.24±19.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SjvO 2(68.48±9.68)、CjvO 2(87.69±16.73),Da-jvO 2(21.05±7.96)、CERO 2(16.18±5.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Da-jvO2(39.67±10.28)、CERO2(32.09±6.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能明显降低脑氧代谢,保护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R组)和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组(N组)。降压使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在30%使MAP不低于55 mmHg,缝合关节囊时停止给药。2组麻醉诱导前30 min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200/0.515 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术中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45~55。2组于切皮前开始给药。记录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间和血压恢复时间;分别于降压前即刻(T0)、降压达目标血压10 min(T1)、30 min(T2)和停止降压20 min(T3)时,记录MAP和心率;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Da-jvL)。结果:2组患者手术各时点间CaO2、CjvO2、Da-jvO2和CER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组T3时点CaO2高于N组(P0.01),T1~T3CjvO2均高于T0(P0.05~P0.01),而R组T1~T3 CjvO2和CERO2均显著低于N组(P0.01)。R组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间和血压恢复时间长于N组,但血压较N组稳定(P0.05)。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效果良好,可降低脑组织氧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对脑肿瘤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脑肿瘤手术3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Ⅰ)组和异氟烷控制性降压(Ⅱ)组.降压幅度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MAP下降30%~40%,保持MAP≥55 mmHg,降压维持45 min.分别于降压前、中、后采集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和血糖测定.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代谢率(CERO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糖差(Da-jvBG)和脑葡萄糖摄取率(BGER).记录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降压中瑞芬太尼用量及异氟烷浓度.结果 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降压期间Ⅰ组HR明显减慢,而Ⅱ组HR明显加快;降压中Da-jvO2、CERO2Ⅰ组低于Ⅱ组(P<0.05,P<0.01):Ⅰ组降压中BGa、BGjv低于降压前,也低于Ⅱ组同期(P<0.05),而Ⅱ组随手术时间延长BGa、BGiv渐升高,降压中I组Da-jvBG和BGER明显低于Ⅱ组同期(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期间降低脑氧代谢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异氟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脑氧供需平衡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七氟烷联合硝酸甘油降压组)15例,Ⅱ组(硝酸甘油降压组)15例,Ⅲ组(空白对照组)15例。Ⅰ组以微量泵输注硝酸甘油并逐渐调整七氟烷的吸入浓度,Ⅱ组微量泵输注硝酸甘油,2组均降压至平均动脉压基础值的60%~70%,并持续至瘤体切除结束。分别于降压前(T0)、降压开始后20min(T1)、降压开始后60min(T2)、降压停止后20min(T3)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氧含量(CaO2)、静脉氧含量(CjvO2)、动-颈内静脉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ERO2),并测定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CjvO2、Da-jvO2、ERO2:Ⅰ组、Ⅱ组的T1、T2时点与T0比较、与Ⅲ组相应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Ⅰ、Ⅱ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O2、β2-MG:3组间及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不影响脑组织氧供,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比单纯用硝酸甘油降压更安全,同时对肾功能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组)和Ⅱ组(异氟醚组),在夹闭动脉瘤期间施行控制性降压,分别记录剥离动脉瘤前3min、降压后5min.夹闭动脉瘤即刻、停止降压后5min及停止降压后15min各个时间的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停止降压后5min,两组MAP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停止降压后15min,两组MAP均回升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相比血压回复较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更适合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  相似文献   

6.
蒙元劲 《广西医学》2010,32(3):285-28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级、II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异丙酚+瑞芬太尼组)31例,B组(硝酸甘油+瑞芬太尼组)31例,均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常规检测各项指标,并记录开始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降压后40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各阶段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压后心率快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病例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而硝酸甘油复合瑞芬太尼降压后容易引起心率加快,认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更适合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麻醉下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每组20例。2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在30min内静脉输注聚明胶肽注射液15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2组于切皮前开始降压,R组和N组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6)μg/(kg"min)、硝普钠(0.5~5.0)μg/(kg·min),使MAP降低到术前基础值的70%(65~75mmHg),并持续至术毕,分别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控制性降压前即刻(To),控制性降血压20min(T。)、40min(T2)、术毕(T3)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乳酸(Lac)浓度,记录开始降至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降压诱导时间),停降压药后MAP恢复至基础值的时间(MAP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结果与N组比较R组降压诱导时间、MAP恢复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及La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HR降低(P〈O.05或P〈0.01),N组有6例患者发生反射性心动过速,需使用艾司洛尔。L时有2例患者发生反跳性高血压,两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结论异丙酚复合麻醉下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6)μg/(kg·min)控制性降压可控性好,降压及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行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鼻内窥镜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瑞芬太尼组,Ⅱ组为硝普钠组。Ⅰ组术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以0.20μg/(kg·min)~0.50μg/(kg·min),Ⅱ组静脉泵入0.01%硝普钠0.1μg/(kg·min)~1μg/(kg·min)控制性降压,分别在控制性降压前(T1),降压后10min(T2)、40min(T3)及停降压后10min(T4),作血气分析,记录降压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瑞芬太尼、硝普钠总用量和控制性降压时间,计算瑞芬太尼、硝普钠输注速度。结果:两组血压均安全降至60mmHg~65mmHg;Ⅰ组血气分析大致正常,Ⅱ组血气分析呈轻度酸血症。Ⅰ组降压期间心率降低,Ⅱ组则增快(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异丙酚控制性降压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安全有效,为行鼻内窥镜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术野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锐  周期  王春莲 《重庆医学》2011,40(6):581-582,58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美托洛尔辅助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两组均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及吸入异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Ⅱ组加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记录控制性降压开始时(T1)、手术切开鼻黏膜时(T2)、控制性降压30 min后(T3)、手术结束时(T4)和停止降压20 min(T5)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浓度及pH值。记录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和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结果Ⅰ组患者中有4例未能达到目标血压,Ⅱ组患者全部达到目标血压。Ⅱ组达到目标血压时的时间比Ⅰ组短,瑞芬太尼的靶浓度较Ⅰ组低(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在T3和T5时均较T1时高(P<0.05),Ⅱ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在T5时比Ⅰ组低(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美托洛尔辅助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起效快、过程平稳、可控性强、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0.
高丽君  沈虹春  戎小平 《浙江医学》2015,37(11):945-947,950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时二氧化碳气腹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七氟烷组,各30例,气腹时间均>90 min。根据BIS 调节麻醉深度,丙泊酚组调节丙泊酚用量在60~200μg/(kg·min)、七氟烷组调节吸入量在0.8~1.3 MAC。记录气腹前及气腹后10、30、60 及90min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BIS、脑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脉- 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血乳酸(Lac)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根据BIS 调节麻醉深度,BIS 在气腹前后均保持稳定。两组患者MAP、HR、PETCO2、CaO2、CjvO2、Da-jvO2、CERO2、Lac 气腹 后各时间点较气腹前有明显变化,其中PETCO2增高(P<0.05),CaO2、Da-jvO2、CERO2下降(P<0.05),CjvO2、Lac增高(P<0.05)。两组患者比较,在气腹后60min 丙泊酚组MAP、HR 较七氟烷组低(P<0.05),丙泊酚组CjvO2较七氟烷组高(P<0.05),丙泊酚组Da-jvO2、CERO2较七氟烷组低(P<0.05)。结论 老年妇科手术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可以影响BIS 及氧代谢,丙泊酚比七氟烷对两者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肝叶切除手术中使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LCVP)对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叶切除的ASAⅠ级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L组为实验组:肝实质离断期间维持CVP在2Ⅱ级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L组为实验组:肝实质离断期间维持CVP在23cmH2O,离断后使中心静脉压恢复到正常水平。C组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维持中心静脉压63cmH2O,离断后使中心静脉压恢复到正常水平。C组为正常输液组(对照组),维持中心静脉压612cmH2O。两组于肝实质离断前(T1),肝实质离断后升压前(T2)和离断后30min(T3)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LACjv-a)和动静脉血糖浓度差(GLUjv-a)。结果:两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在各时间点比较统计学无差异,每组患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老年肝叶切除术患者的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术中监测和记录术前、达到目标血压5min(T0)、10min(T1)、30min(T2)和停止降压后5min(T3)、10min(T4)、30min(T5)的HR、MAP和RPP,并于术前、T1、T5抽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浓度。结果:与降压前比较,N组的PRA、A-Ⅱ、ALD在T2和T5时点均升高(P<0.05),R组仅ALD在T2和T5时点升高(P<0.05);与N组相比较,R组以上各值在T2和T5时点均降低(P<0.05);与N组相比较,R组的HR在T0~T3时段均下降。结论:瑞芬太尼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控制性降压,并能降低应激反应,对激活的RAAS系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单纯硝酸甘油组)、Ⅱ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组),每组各30例。I组持续输注硝酸甘油,起始速率2.5μg/(kg.min);Ⅱ组持续输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混合液(硝酸甘油:艾司洛尔1∶5),硝酸甘油起始速率为2.5μg/(kg.min),艾司洛尔速率12.5μg/(kg.min)。调整药物输注速率(调整梯度:以硝酸甘油增加或减少0.5μg/(kg.min)为准)使平均动脉血压(MAP)维持在基础血压的80%(目标血压)左右至手术结束。记录开始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 min(T1)6、0 min(T2)、停止降压后15 min(T3)4个时间点血压(SBP、DBP、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及晶胶体输入量、尿量、出血量和输血量。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血压降至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血压开始回升所需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MAP的下降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降压期间Ⅱ组的心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尿量、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开始降压时间分别为(5.6±2.0)min和(2.8±1.3)min,Ⅱ组短于Ⅰ组(P〈0.05)。停药后Ⅱ组血压回升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脊柱手术安全、有效,可控性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可防止反射性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3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麻醉分级Ⅰ-Ⅲ级,年龄31—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降压组。颅骨钻孔前开始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为0.1ug/(kg.min),不进行控制性降压;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每2min增加0.1ug/(kg.min);硝普钠组静脉输注硝普钠0.5ug/(kg·min),然后每2min增加1ug/(kg·min),直到降至目标血压。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组平均动脉压降至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的70%,但不低于50mmHg。颅内动脉瘤夹闭5min后停止降压,瑞芬太尼组输注速率恢复至降压前水平,硝普钠组停止输注硝普钠;关闭颅骨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术毕停止输注瑞芬太尼。记录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问和血压恢复时间;于麻醉诱导前、降压前即刻,降压达目标血压后5min、降压达目标血压后30min和停止降压后10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颈静脉乳酸含量差。结果瑞芬太尼组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问和血压恢复时间长于硝普钠组,但血压较硝普钠组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瑞芬太尼组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降低;硝普钠组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效果满意,有利于维持脑氧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和尼卡地平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控制性降压应用时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硝酸甘油组(Ⅰ组)和尼卡地平组(Ⅱ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常规监测HR、MAP。颈内静脉逆向刺置管,用于血气分析。两组患者行控制性降压,于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30min(T1)、降压后45min(T2)、复压后30min(T3)四个时间点,抽取动静脉血测定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R、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患者较Ⅰ组患者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更高,脑氧摄取率(CERO2)更低(P0.05)。结论尼卡地平用于控制性减压可以达到与硝酸甘油同样的降压效果,且脑氧代谢降低得更显著,从而能更好地有利于手术中对脑组织实行脑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硝普钠(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对脊柱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腰椎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正常血压组(C组)、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1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组(D2组)。C组不予处理,D1组和D2组均在手术开始后持续输注SNP,使平均动脉压(MAP)在30min内达目标血压(D1组:7.33~8.00kPa,D2组:6.00~6.67kPa)。分别在控制性降压前10min、达目标血压时、达目标血压后60min、开始复压时、手术结束时、术后24h、术后48h等时间点采血,检测并计算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LAC(jv-a))等的变化,观察控制性降压对脑氧代谢的影响。结果与C组相比,应用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及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后,病人SjvO2、Da-jvO2、CERO2、LAC(jv-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应用SNP诱导的亚临床水平控制性低血压对病人的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非控制性降压组(Ⅰ组)和控制性降压组(Ⅱ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Ⅰ组 麻醉维持为芬太尼、丙泊酚,不施行控制性降压。Ⅱ组麻醉维持为雷米芬太尼[(0.1~0.2)μg/(kg·min )]、吸入1%-3%七氟醚,维持MAP在50-70mmHg。记录手术开始前即刻(T0)、手术10min(T1)、手术30min( T2)、手术结束后10min(T3)的MAP和HR,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尿量及术后并 发症。结果 与T0比较,Ⅱ组T1、T2时HR减慢(P〈0.05)、MAP显著下降(P〈0.01),T3时回升,T1、T2时Ⅱ 组较Ⅰ组HR减慢(P〈0.05),MAP显著下降(P〈0.01)。Ⅱ组比Ⅰ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苏 醒时间缩短(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快速平稳,复压 迅速,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辅助及血压调控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5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3〈GCS≤8),随机分为两组(n=28):对照组(Ⅰ组)和治疗组(Ⅱ组)。行气静复合全身麻醉,术毕回ICU,Ⅰ组按颅脑损伤常规治疗,Ⅱ组加用机械通气及血压调控治疗。观察患者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抽取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处血液行血气分析,根据Fick公式计算脑氧摄取率(ERO2),并在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iasgowOutcome Scale,GOS)判定病人预后。结果Ⅱ组患者的脑氧摄取率在术后6、12、24、48、72 h比Ⅰ组显著降低(P〈0.01);Ⅱ组患者伤后3个月死亡率比Ⅰ组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及血压调控可使脑氧摄取率明显降低,3个月的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鼻内窥镜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行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Ⅱ组)。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05~0.1mg/kg、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4-6μg/kg,万可松0.1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4-6mg/(kg·h)、瑞芬太尼0.2μg/(kg·min)或芬太尼2μg/(kg·h)万可松0.6~0.8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待手术结束鼻腔填塞碘仿纱条后停止泵入麻醉药。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维持过程中Ⅰ组收缩压、心率较Ⅱ组收缩压、心率低(P〈0.05),两组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Ⅱ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麻醉维持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术中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减少了术中出血,且术后苏醒、拔管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行腭裂修复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20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注异丙酚2 mg/kg、阿曲库铵0.75 mg/kg,R组静注瑞芬太尼2.5μg/kg,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维持:两组均静脉泵注异丙酚50~100μg/(kg.min),阿曲库铵5~10μg/(kg.min),R组泵入瑞芬太尼0.08~0.5μg/(kg.min),F组则泵入芬太尼0.07~0.25μg/(kg.min)。记录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中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清醒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结果:MAP: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R组低于F组(P<0.05),HR:插管时和手术结束时R组低于F组(P<0.05),拔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R组小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中麻醉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