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动脉采血部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田田 《护理研究》2008,22(5):1228-1229
介绍了头皮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股动脉的解剖特点、穿刺方法及优点,为提高新生儿动脉穿刺成功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动脉采血是儿科临床护理中较常见的技术操作,也是协助临床诊断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主要手段.由于患儿较小和疾病的影响,从而加大了动脉采血的难度.为了提高新生儿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和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江西省儿童医院采用短头皮针连接无菌玻璃管行桡动脉采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两种采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社妞 《临床医学》2001,21(6):64-64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1996年以来,我科分别对110例和115例新生儿采取直刺法和斜刺法两种方法进行静脉采血,结果表明斜刺法比直刺法更有效,提高了新生儿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4~10月,我们将120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桡动脉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穿刺采血,并对这两种采血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损伤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董田田 《护理研究》2008,22(14):1228-1229
介绍了头皮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股动脉的解剖特点、穿刺方法及优点,为提高新生儿动脉穿刺成功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新生儿足跟采血方法的成功率。方法按照采血编号的单、双号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480例新生儿分为实验组(斜刺法采血)和对照组(直刺法采血)各24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足跟采血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足跟斜刺法采血有利于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对新生儿足底软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宋娜 《山西护理杂志》2010,(10):2560-2560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对新生几采血时常选择头皮静脉及股动脉、股静脉穿刺采血,对于血气标本的采集则一直沿用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得到了家属的认可,该操作方法简单,能满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血气分析及其他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可减轻患儿的损伤,提高救治成功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8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足月新生儿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93%,出血、溶血率低,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出血、溶血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0例需采血的住院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刺,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穿刺,将2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形成瘀斑或血肿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45例、占90%,局部形成瘀斑2例、占4%;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46例、占92%,局部形成瘀斑6例和血肿2例、占16%.结论 2种方法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相近(P〉0.05),但胫后动脉穿刺后不易形成局部瘀斑或血肿(P〈0.05),胫后动脉是继桡动脉之后又一理想采血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两种动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更快的动脉采血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护理人员30名,经过培训分别采用垂直固定法和平行固定法两种方法抽取动脉血,观察两种采血方法的一针见血率及平均采血时间。结果垂直固定法一针见血率明显高于平行固定法,平均采血时间短于平行固定法,P均<0.05。结论垂直固定法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曹云凤  刘玉洁 《护理研究》2008,22(8):2116-2117
近10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胎儿和新生儿虽然没有主诉痛感的能力,却具有痛反应的能力。新生儿疼痛和应激及其预防、治疗、护理问题不再仅仅是个学术争论问题,而是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对待的临床问题。新生儿期经历长时间、反复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一系列近期及远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进大批量采血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6 000名健康体检者用传统方法采血检验,另取6 00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改进方法采血检验.[结果]采用改进法后错误率为0.10%,低于采用常规法(0.25%),且每人每小时归档体检表份数明显增加.[结论]改进后的采血方法可大大缩短体检表归档时间,降低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高树芹 《护理研究》2005,19(18):1661-1662
我科护理人员将真空采血系统采血法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采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更安全、简单、快捷、准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树芹 《护理研究》2005,19(8):1661-1662
我科护理人员将真空采血系统采血法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采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更安全、简单、快捷、准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两种动脉血气采血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方法] 对采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5 mL注射器)与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动脉采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动脉采血针,误入静脉、凝血发生率低于传统动脉采血针.[结论]新型动脉采血针可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彭德珍  刘雪群 《护理研究》2009,(5):1262-1262
[目的]提高动脉血气采集的成功率。[方法]对采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5mL注射器)与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穿刺成功率及采血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新型动脉采血针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动脉采血针,误入静脉、凝血发生率低于传统动脉采血针。[结论]新型动脉采血针可提高动脉血气采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李月华  程淑敏 《护理研究》2006,20(5):436-436
母婴保健法规定[1]:对出生72h后,经过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及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G-6-PD)等。要求收集直径达1cm的血斑标本[2]。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的特点,足跟采血有  相似文献   

18.
李月华  程淑敏 《护理研究》2006,20(2):436-436
母婴保健法规定:对出生72h后,经过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及半乳糖血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G-6-PD).等。要求收集直径达1cm的血斑标本。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的特点,足跟采血有一定的难度,而足量采血是化验准确的前提。为寻找临床最佳采血时机,护理人员观察了106例新生儿不同时间采血的难易程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曹云凤  Liu Yujie 《护理研究》2008,22(23):2116-2117
近10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胎儿和新生儿虽然没有主诉痛感的能力,却具有痛反应的能力.新生儿疼痛和应激及其预防、治疗、护理问题不再仅仅是个学术争论问题.而是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对待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