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中成药》2017,(8)
目的优化葛芪颗粒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选择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含有量作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以含醇量、浸膏相对密度、静置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1 h,加水量12、8、8倍,浸膏得率29.62%,黄芪甲苷含有量0.24 mg/g;最佳醇沉工艺为含醇量60%,浸膏相对密度1.15(60℃),静置16 h,浸膏得率16.23%,黄芪甲苷含有量0.28 mg/g,与预测值一致。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可用于水提醇沉葛芪颗粒。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黄芪女贞方菌质的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特女贞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择药液浓缩比(A)、乙醇浓度(B)、含醇量(C)、醇沉时间(D)为考察因素,进行L_9(3~4)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及多指标试验全概率评分法优选最佳醇沉工艺。结果建立了黄芪女贞方菌质中黄芪甲苷、特女贞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以黄芪甲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为C_3B_3A_2D_2;以特女贞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为A_3D_2C_2B_3;以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为A_3C_1B_3D_2。加权评分优化后确定的最佳醇沉工艺为:菌质∶提取液=1∶1.5,采用85%乙醇,含醇量75%,醇沉18h。结论黄芪女贞方菌质中黄芪甲苷和特女贞苷在优选的醇沉工艺条件下转移率较高,达到较好的纯化效果,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黄芪通便颗粒水提醇沉工艺,为生产节能降耗。方法:以黄芪甲苷转移率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计算出最佳水提工艺,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到最佳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10倍水提、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80min,合并药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g/mL(60℃),加醇使含醇浓度达70%,冷藏静置12h。结论:本研究表明黄芪通便颗粒的水提醇沉工艺准确度高,稳定可行,为工业化规范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八珍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及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液含醇量、静置时间、相对密度等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55%,静置48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7)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4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 h,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分别为88.25%、94.37%,浸膏得率32.2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醇提哮喘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多指标综合优选芪归银方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绿原酸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水提取工艺;以黄芪甲苷、绿原酸和总多糖为指标,单因素考察醇沉浓度和药液浓缩相对程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12倍量加水量、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0 g/m L生药,60%醇沉。结论:优选出来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为工艺的规范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枳茵益子安母颗粒醇沉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栀子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醇沉体积分数、相对密度、静置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加95%乙醇至含醇量70%,静置12 h,干浸膏得率、栀子苷含有量分别为17.08%、23.81 mg/g。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醇沉枳茵益子安母颗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出复方自身清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干浸膏得率、总多糖、总三萜酸、黄芪甲苷、马钱苷和芍药苷含量作为指标成分,考查最优的水提工艺和醇沉工艺。结果:水煎的最佳工艺为煎煮次数为2次,煎煮时间为2h,加水量为8倍。醇提的最佳工艺为醇沉浓度为80%,药液体积:生药克数为1∶1,醇沉时间为48h。结论: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优选出的最佳工艺经中试生产验证,颗粒剂符合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实验考察浓缩纯化过程中影响乙酰哈巴苷转移率的因素,优选清咽口含片的醇沉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白毛夏枯草中乙酰哈巴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醇沉工艺。结果 优选的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3,加95%乙醇至乙醇浓度为70%,醇沉时药液的温度为60℃,冷处静置24 h。结论 优选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0.
清咽口含片醇沉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清咽口含片的醇沉工艺。方法:选取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及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以乙酰哈巴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结果:优选的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3,加95%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70%,醇沉时药液温度60℃,冷藏静置24 h。结论:优选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大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9,(5)
目的优化扶正救肺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处方中黄芪甲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得率及干浸膏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通过多指标加权综合评分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对扶正救肺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处方加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黄芪甲苷、阿魏酸、毛蕊异黄酮的得率分别为12.31、99.51、39.69μg/g,干浸膏提取率为55.43%。结论该方法科学合理、重复性好,能够为扶正救肺颗粒的产业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宽心口服液醇沉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优选宽心口服液的醇沉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及丹参中的丹参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相对密度、醇沉浓度、静置时间等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70%,静置12 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和多糖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CQ  Chen J  Li CD  Wu B 《中药材》2011,34(7):1122-1125
目的:优选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和多糖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浸膏得率、红景天苷含量、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以红景天苷含量、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药液浓度、药液含醇量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以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2 h为最佳提取工艺,以药液浓缩至每1 mL相当于原生药0.4 g,加95%乙醇醇沉,使药液含醇量70%为最佳醇沉工艺。结论:优选工艺可为新药研究和综合利用红景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阴炎净凝胶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转移率,干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选用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阴炎净凝胶最佳水提取工艺为药材分别加10、8倍量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5、1 h;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药液相对密度1.15,加醇浓度为70%.结论:优选出的水提醇沉工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芪蛭益肺颗粒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中黄芪甲苷、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提取率及干膏得率为指标,优选芪蛭益肺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黄芪甲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保留率为指标,优选最佳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1.5 h,共提取3次。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加乙醇至60%醇沉。结论本试验优选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该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江 《中医药导报》2008,14(10):69-71
目的:考察金刚藤的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不同药液浓度、不同醇沉浓度及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薯蓣皂苷元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结果:金刚藤药材的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度0.25 g生/mL,醇沉浓度40%、静置24 h.结论:本工艺成本低,薯蓣皂苷元提取率高,干浸膏得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多指标综合优选芪防鼻敏颗粒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芍药苷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条件;以黄芪甲苷、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条件。[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饮片加12倍加水量,提取3次,每次1.5 h;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15~1.20(60℃)时,加乙醇为6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芪防鼻敏颗粒的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康胶囊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芪甲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然后考察了醇沉浓度、药液浓度、放置时间3因素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乳康胶囊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的的水,提取2次,每次2 h;纯化工艺以醇沉浓度75%,药液浓度1∶1.5,放置时间24 h为佳。结论:获得优化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选小儿消积止咳制剂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以辛弗林转移率、柚皮苷转移率和干物质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法分别考察料液比、提取数、提取时间对小儿消积止咳制剂水提工艺的影响及浸膏相对密度、醇沉醇度、醇沉时间对小儿消积止咳制剂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数3次,提取时间100 min,醇沉浸膏相对密度1.20,醇沉醇度60%,醇沉时间20 h。结论 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选的小儿消积止咳制剂提取纯化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蛭丹化瘀组方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为参考,以芍药苷、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的水提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出最佳的醇沉工艺。结果优选出的工艺为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的药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醇浓度达60%。醇沉后,干膏得率减少约5%。结论优选出的水提醇沉工艺条件稳定性好,合理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