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围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围刺组,参照Zea-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围刺组给予头穴围刺治疗,3组分别于21 d取大鼠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脑缺血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检测Ang-2、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针刺21 d后mNSS评分围刺评分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病理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缺血区域Ang-2、VE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脑组织Ang-2、VEGF蛋白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围刺可上调大鼠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Ang-2、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帮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神经修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邓茜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58-59,72
目的从血管生成的角度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及其代表方芪棱汤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棱汤去养阴药组(对照组)、芪棱汤组(治疗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eperfusion)模型。在再灌注不同时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Ang)-2,CD34标记微血管计数。结果假手术组VEGF表达、Ang-2表达极弱;除缺血再灌注6h外,各相应再灌注时间点12h、1d、3d、7d,治疗组及对照组VEGF表达、Ang-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CD34标记微血管计数再灌注各时间点,治疗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芪棱汤通过促进VEGF、Ang-2表达的上调,促进微血管新生,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益气养阴活血法优于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后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即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再灌注+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62,1.08,0.54 g.kg-1.d-1)。采用Zea-Longa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皮质和海马区VEGF表达增强;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中风皂贝化痰胶囊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加VEGF的表达,其中以中风皂贝化痰胶囊高剂量组的神经保护作用最为显著,VEGF阳性细胞区积分吸光度为(150.8±9.8)。结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脑液2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血管生成素-1(Ang-1)mRNA的影响。方法: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脑液2号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缺血2h,于再灌注24h后观察各组神经功能,再灌注1d、3d、7d、14d、21d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VEGFmRNA、Ang-1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康脑液2号各剂量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VEGFmRNA及Ang-1mRNA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康脑液2号能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其机制可能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周围区域VEGFmRNA及Ang-1mRNA表达,从而促进脑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及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2 h后开放血流再灌注。大鼠造模成功后被分为6组(丹龙醒脑方14.76,7.38,3.69 g·kg-1剂量组,尼莫地平10.8 mg·kg-1组,模型组,假手术组),ig 7 d后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海马区的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MVD)及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皮细胞计数及MVD,Ang-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方组内皮细胞数、MVD及Ang-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丹龙醒脑方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ng-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组、川芎嗪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重,川芎嗪80 mg/kg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 h、1 d、3 d时间点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川芎嗪给药各组在早期与造模组比较神经元变性坏死变化不明显,7 d后缺血周围变性神经元数量较少,细胞排列逐渐规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川芎嗪通过改善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缓解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症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促血管生成素-1(Ang-1)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120只RHRSP,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和电针组(48只),后两组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ACO)模型,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穴位电针治疗,1次/d,14d。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行为学评分及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电镜等技术观察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28d大鼠脑内缺血区Ang-1、TSP-1表达及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在1、7、28d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在1、7d均明显高于空白组与假手术组(P<0.05),但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在1、7d较电针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ng-1的表达在7、14、28d增强(P<0.05),TSP-1的表达在1、7、14d减少(P<0.05),MVD在14、28d增加(P<0.05)。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电针组各时间点脑组织神经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较模型组减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Ang-1及下调TSP-1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的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血管生成素(Ang)及酪氨酸激酶受体(Tie)表达方面揭示脑脉通促进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脑脉通组,运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测定Ang-1、Ang-2,及其受体Tie-2的蛋白与基因表达。结果:脑脉通组各时间点Ang-1、Ang-2、Tie-2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强(P<0.05,P<0.01)。脑脉通组缺血3h及脑缺血/再灌注3d、6d、12dAng-2 mRNA以及各时间点Ang-1 mRNA、Tie-2 mRNA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增强(P<0.01)。结论:脑脉通促进老年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与提高Ang/Tie系统蛋白和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体针组和眼针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内皮抑素(ES)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其它三组的VEGF、Ang-1表达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体针组和眼针组VEGF、Ang-1表达明显增加,ES表达显著下降;与体针组相比,眼针组VEGF和Ang-1表达上升,ES表达下降。[结论]眼针可能通过上调缺血区VEGF、Ang-1的表达,下调ES来引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囊泡蛋白(SYN)、髓鞘碱性蛋白(MBP)、勿动蛋白A(Nogo-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MCAO/R模型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R模型。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90min后进行,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min,每天针刺1次,共14d。各组大鼠在7、14d两个时间点各取10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并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脑组织VEGF、GAP-43、SYN、MBP、Nogo-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4d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Nogo-A的表达增多,SYN在两个时间点的表达均减少(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7、14d缺血组织VEGF、GAP-43、SYN、MBP阳性表达均增多(P<0.01,P<0.05),Nogo-A的表达减少(P<0.01)。结论:①电针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②电针能通过上调各时间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VEGF、GAP-43、SYN、MBP的表达,下调Nogo-A的表达,促进血管、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恢复,从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血管单元。  相似文献   

12.
普洛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洛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Zea longas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普洛迪注射液药物干预组。各时相点取材,HE染色观察镜下改变,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使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电镜技术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普洛迪注射液药物干预组与其余2组对比,脑含水量及VEGF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普洛迪注射液可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并增强VEGF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醒脑静注射液通过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进而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形态学综合评价10、15 mL/kg醒脑静注射液腹腔注射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通过静脉注射伊文思蓝考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考察脑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结果:经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分析及HE染色分析脑组织形态学特征,表明以10、15 mL/kg剂量醒腹腔注射脑静注射液能显著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考察发现醒脑静注射液组大鼠脑内伊文思蓝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且脑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逆转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脑屏障的破坏,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轻脑组织在缺血-再灌注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柔肝通络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分别观察缺血再灌注后3、6、12、24、48 h神经学评分及再灌24 h脑梗死面积。结果柔肝通络汤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病学症状,缩小脑梗死面积。柔肝通络汤各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灶面积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在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参芎化瘀胶囊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480,240,120 mg·kg-1).各组又分为缺血2h再灌注后3,6,12,24,48,72 h组,每组6只.ig给药7d,每天1次,第7天ig2 h后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同时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时间点(3,6,12,24,48,72 h)VEGF表达增强(P <0.0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时间点(3,6,12,24,48,72 h)VEGF表达均明显增强(P <0.05,P<0.01),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参芎化瘀胶囊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血生络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血生络方组,后两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IR)模型,和血生络方组给予和血生络方灌胃,各组分别于1d、3d、7d、14d、21d时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在7d达到高峰,和血生络方组比模型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模型组各时间点Ang-1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14d达到高峰,和血生络方组比模型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和血生络方可能通过增强VEGF、Ang-1的表达来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神经血管单元(NVU)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苯酞组、电针组、电针联合丁苯酞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造模后电针组和电针联合丁苯酞组大鼠选取双侧“内关”、双侧“三阴交”与“水沟”“百会”穴位进行电针干预,每日30 min,连续7日;丁苯酞组和电针联合丁苯酞组大鼠以5 mg/kg丁苯酞注射液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日。造模7日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 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抗原(Neu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VEGF、GFAP、Neu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区VEGF、GFAP表达增多,NeuN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区VEGF、GFAP、NeuN表达增多(P<0.05)。与电针或丁苯酞组比较,电针联合丁苯酞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区VEGF、GFAP、NeuN表达增多(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结果趋于一致。结论?电针联合丁苯酞可上调VEGF、GFAP、NeuN的表达,对神经血管单元发挥保护作用,且针药结合效果优于单用电针或丁苯酞,表明电针联合丁苯酞对MCAO/R大鼠神经血管单元损伤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机制。方法 将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各组予相应干预,3天后计算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 VEGF)蛋白表达,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Notch1、Dll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VEGF、Notch1、Dll4蛋白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2)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大(P<0.05);(4)q-PCR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12分评分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TTC染色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皮层神经元的损伤。结果:头针组大鼠在再灌注24h、48h、72h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再灌注48h、72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48h、72h皮层神经元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神经元丢失减少。结论:随着针刺次数的增加和治疗时间的延长,头针可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皮层神经元的缺血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5,(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大鼠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时其神经功能、梗死脑组织体积、形态及显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参附注射液预处理高、中、低剂量组(腹腔注射给药7 d,每天1次,第7天腹腔注射2 h后制作模型;给药剂量分别为20、10、5 mg/kg)。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Longa5分制评分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再灌注24 h电镜观察缺血边缘区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增大,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与模型组对比,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镜下,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