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花五味子中抗HIV活性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从小花五味子中发现具有抗HW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分离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通过对HIV-1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得到。结果:从小花五味子的茎藤部分分离得到了4个木脂素,分别鉴定为micrantherin A(1),gomisin K3(2),gomisin G(3)和vladinol F(4)。化舍物4具有显著的抗HIV-1活性,IC50=3.51μg/mL,选择指数为27、4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木脂素,化合物4的抗HIV-1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ODS和HPLC等色谱技术从三尖杉茎叶7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cephalignan A(1),其他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羟基-铁杉脂酚(2)、异落叶松脂素(3)、leptolepisol D(4)、diarctigenin(5)、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9′-O-β-D-葡萄糖苷(6)、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华中五脂素--华中五味子种子中得到的新木脂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华中五味子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波谱方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华中五味子种子95%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华中五脂素(1),安五脂素(2),五味子酯甲(3),五味子甲素(4),顺酯酰戈米辛O(5),6-O-苯甲酰戈米辛O(6)和五味子酮(7)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二芳基丁烷类木脂素,命名为华中五脂素;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华中五味子果实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安五脂素(1),五味子甲素(2),interiotherin A(3),五味子酸甲(4),β-谷甾醇(5),五味子酯丁(6),4-羟基苯甲醛(7),6-O-苯甲酰戈米辛O(8),schizandronic acid(9),schisanlactone D(10),schisanlactone B(11),kadsulac-tone A(12)。结论:化合物3,7,10~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黑老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冷饭团Kadsura coccinea根茎(黑老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RP-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光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南五味子素O(1)、kadsuracoccinic acid A(2)、kadsuralignan F(3)、新南五味子木脂宁(4)、南五味子素N(5)、kadsureneA methyl ester(6)、原儿茶酸(7)、丁香酸(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南五味子素O;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产自云南中甸的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us(Vaniot)Kudo茎叶的二萜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HPLC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产自云南中甸的黄花香茶菜茎叶中分离得到了14个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enmein,1),表诺多星(epinodosin,2),黄花香茶菜甲素(sculponeatin A,3),黄花香茶菜乙素(sculponeatin B,4),诺多星(nodosin,5),sculponin F(6),大鄂变形甲素(macrocalyxoformin A,7),isodocarpin(8),sculponin B(9),皱叶香茶菜素(rugosanin,10),黄花香茶菜素D(sculponeatin D,11),黄花香茶菜素K(sculponeatin K,12),黄花香茶菜丙素(sculponeatin C,13),显脉香茶菜新素(rabdonervosin A,14)。结论化合物7、8、10、12和14为首次从黄花香茶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6,(6)
目的:研究长梗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长梗南五味子藤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ongipedunin D(1)、renchangianin A(2)、renchangianin B(3)、meso-dihydroguaiaretic acid(4)、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5)、(-)-棓儿茶素(6)、(+)-儿茶素(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石见穿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口ODS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石见穿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石见穿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包括大黄素(emodin 1),大黄酚(chrysophanol 2),五味子甲素(deoxyschizandrin 3),戈米辛N(gomisin N 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5),熊果酸(ursolic acid 6),β-谷甾醇(β-sitosterol 7),胡萝卜苷(daucosterol 8)。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唇形科Lamiaceae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鼠尾草属Salvia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黔产五香血藤的化学组成,探究其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分子筛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等方法,从五香血藤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纯化化合物,并根据其理化性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五内酯E甲酯(1),北五味子酸(2),sorghumol(3),黑色五味子单体苷(4),lancilactone C(5),南五味子宁(6),β-谷甾醇(7),(+)-安五脂素(8)。结论: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2,3,5为三萜类化合物,4,6,8为木脂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及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内南五味子体积分数90%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利卡灵A(1)、南五味子素(2)、异形南五味子丁素(3)、异形南五味子庚素(4)、8α-羟基松脂醇(5)、内南五味子素丙(6)、异形南五味子戊素(7)、扁核木醇(8)、阿里山五味子灵C(9)、苄基氧代南五味子醇(10)、松脂醇(11)、香豆木脂素(12)、川椒脂醇(13)、异形南五味子壬素(14)、二氢去氢二松柏醇(15)。结论:化合物1、5、7、8、10~15是首次从内南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