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黄芩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证明一测多评法用于复方制剂的可行性。方法 以银黄制剂为研究对象,建立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素(baicalein)和汉黄芩素(wogonin)与黄芩苷(baicalin)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将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用相对误差进行比较。结果 黄酮类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 274 nm汉黄芩素/黄芩苷=1.20,f 274 nm黄芩素/黄芩苷=1.62,f 274 nm汉黄芩素/黄芩苷=1.68。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相对校正因子可信。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作为一个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银黄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任莹  王鑫瑞  单瑞龙  李智 《中成药》2024,(4):1293-1296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十一味定喘口服液中黄芩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的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X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以黄芩苷为内标,计算其他4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97.27%~104.89%,RSD 0.16%~1.70%。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稳定可靠,可用于十一味定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为黄芩薄层鉴别用对照提取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提取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黄芩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和工艺验证。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25 min,27%A;25~27 min,27%~43%A;27~40 min,43%~56%A;40~45 min,56%~85%A),检测波长274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54%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35 min。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平均提取率分别为12.53%,2.77%,0.66%,0.25%,总评"归一值"预测值和实测值偏差1.1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良好,为黄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芩药材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黄芩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以CPACELL PAK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洗脱,测定波长275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1。结果: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低于3.0%,加样回收率为95.4~98.3%。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黄芩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4,(1)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三黄血清口服液(黄芪,黄芩,黄柏,党参,白术等)中5个成分(原儿茶醛、绿原酸、黄芩苷、丹酚酸B、汉黄芩素)的量。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ZORBAX SB-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8 nm(原儿茶醛、黄芩苷、汉黄芩素)、286 nm(丹酚酸B),320 nm(绿原酸)。结果 5个成分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7%101.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三黄血清口服液中多种指标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和光照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光照因素对黄芩中7种黄酮类有效成分量的影响,为黄芩种植最佳生长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人工种植的24批黄芩样品中野黄芩苷、黄芩苷、汉黄芩苷、芹菜素、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7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不同海拔、光照环境(阴坡、阳坡)与各成分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同一生长年限,在海拔(550±30)、(650±30)m 2个范围,对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进行比较,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野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汉黄芩素、芹菜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坡和阳坡2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黄芩中7种成分的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生长年限,随海拔的升高,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而光照(阴坡、阳坡)不同时,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量无显著性差异,但除汉黄芩苷、黄芩素外,其他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均数阳坡高于阴坡。黄芩人工种植宜选择阳光直接照射的平地或阳坡,同时及海拔偏高有利于提高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总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HPLC分析比较炮制和提取方法对黄芩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比较炮制与提取方法对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以黄芩生药材和炮制药材为分析对象,比较5种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提取的影响。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乙酸(18∶25∶57∶0.2);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 ℃。结果:生药材酶法提取黄芩素、汉黄芩素得率最高,分别为5.41%,1.30%;60%乙醇回流提取黄芩苷、汉黄芩苷得率最高,分别为10.11%,3.55%。炮制药材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 接近,以酶法提取效果最好,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汉黄芩素得率分别为10.63%,3.60%和1.81%,0.59%。结论:对于黄芩生药材,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影响较大;对于黄芩炮制药材,不同提取方法对4种活性成分的提取影响较小,针对不同活性成分应选择最适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甜  程林  杨林林  林红梅  杨利民  韩梅 《中草药》2019,50(4):936-944
目的研究黄芩秋季采收期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生态因子和关键酶表达对其的影响。方法以人工栽培的一年生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秋季连续时间黄芩根组织中9种关键酶基因(PAL、C4H、4CL、CHS、CHI、FNS、F6H、UBGAT、GUS)的表达量;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根中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以生态气象站对黄芩样地气象数据进行采集;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一年生黄芩秋季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黄芩秋季最佳采收时间应在9月初;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4种黄酮类药效成分较大的生态因子为土壤含水量、最高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合有效辐射;C4H、UBGAT基因的表达对黄芩秋季根部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具有重要影响;最大降雨强度可能通过对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来间接影响黄芩药效成分的积累。结论明确了一年生黄芩秋季采收期4种主要黄酮类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和黄酮类化合物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为黄芩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生理生态机制的明晰和黄芩药材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4,(2)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A)与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2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5μL,运行时间60 min。结果 5个待测化合物与周围干扰峰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黄芩苷4.604460.4μg/mL(r=0.999 9);汉黄芩苷0.770 4460.4μg/mL(r=0.999 9);汉黄芩苷0.770 477.04μg/mL(r=0.999 6);野黄芩苷0.415 777.04μg/mL(r=0.999 6);野黄芩苷0.415 741.57μg/mL(r=0.999 8);黄芩素0.845 641.57μg/mL(r=0.999 8);黄芩素0.845 684.56μg/mL(r=0.999 9);汉黄芩素0.799 284.56μg/mL(r=0.999 9);汉黄芩素0.799 279.92μg/mL(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79.92μg/mL(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102%之间(n=6)。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含有量分别为3.798、0.829 9、0.180 5、0.158 9、0.0726 mg/g。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可用于清肝散结颗粒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以便控制其质鼍.方法:固定相用Spherigel-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0.2%冰醋酸(A)-甲醇(B),梯度洗脱:0~30min:B42%~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6nm.结果:10种不同产地的黄芩根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范嗣为:黄芩苷5.14%~13.58%、汉黄芩苷1.12%~2.37%、黄芩素0.46%~1.16%和汉黄芩素0.14%~0.3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芩药材的鉴别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