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春会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107-108
医院是高度集中的场所,随着各种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因素并存的医疗护理工作场所,所以,医务工作者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暴露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SARS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发生多起医院感染,实质上就是一次最典型的职业暴露[1],在此,就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4年首例医务人员由于职业暴露而感染HIV被报道后,截至2000年9月,全世界已报道的职业获得性HIV感染有97例。这些人群中主要是外科、口腔科、妇产科医护人员,其次是血库、化验室、血液透析人员。经对医务人员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一次对HIV感染的血液经皮暴露后感染的平均危险性为0.3%,经黏膜暴露的感染危险性为0.09%,完整皮肤的暴露或暴露于血液以外其他体液的感染危险性目前尚未得到量化,估计比血液暴露的危险性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防护意识,做好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性暴露HIV的途径,暴露后进行应急处理和随访监测。结果8例医务人员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随访1年,HIV抗体仍为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经血液传播,传染病及性病出现蔓延趋势。随着医疗操作的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危害,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危害,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9.
布拖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东南部,是大凉山彝族聚居的腹心部分,面积1685平方公里,全县人口14.4万,其中彝族占94%.吸毒人员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HIV阳性者2700人,布拖县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HIV阳性患者日益增多,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方法:监测2006年9月~2009年9月。37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原因、方式、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其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81.08%),其次是医师(13.51%),其他人员(5.41%);37例中针刺和锐器伤31例(83.78%),不完整皮肤接触4例(10.81%),黏膜溅染2例(5.41%)。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监测和随访37例职业暴露无1例感染。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风险,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工作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改善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量表(WVS)和职业健康量表对某市361名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361名调查对象一年来遭受不同类型暴力者241人,发生率为66.8%;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健康量表总分及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适应能力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r=-0.297,-0.253、-0.304、-0.134(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其它因素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健康状况下降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10.47。结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有影响,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况及自我防护情况。方法 以我院静配置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月发生职业暴露的5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暴露现况、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自我防护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 55名静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问卷》平均得分为(105.45±7.36)分,处于中上水平;自我防护KAP总分为(65.35±8.97)分,处于中等水平;文化水平、工龄、职称、自我防护教育经历、暴露次数不同的护理人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问卷》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锐器伤暴露风险最高,人际关系暴露风险最低;护理人员脱手套后及时洗手的自我防护行为最到位,有接触体液血液风险时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的自我防护行为最薄弱。结论 静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象较为普遍,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发职业暴露风险,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KAP较为薄弱,因此,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教育工作,规范医疗操作流程,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3.
26例AIDS/HIV感染产科手术中职业暴露防范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孕妇,产科手术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职业暴露的防范。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住院26例AIDS/HIV感染孕妇,由10位助产人员(其中,医生4人,助产护士6人)给予接产,并实施产科手术28次(其中,接产11次,剖宫产15次,剖腹探查术2次),对其产科手术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位产科人员中,1人次发生职业暴露。危险行为4处4次,经规范紧急处理、随访观察后,没有发生职业感染。结论:产科人员对AIDS/HIV感染处于高度暴露的环境:只要加强防范意识,严格执行艾滋病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防范、处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产科中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并预防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预防和治疗AIDS已经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而一旦发生,则可能对医务人员个人、所在单位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驻滇某部新兵艾滋病知识水平与获得途径的关系,寻求有效的知识传播方式。方法:对驻滇某部403名新报到的士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种不同知识获得途径及途径多少对掌握艾滋病知识的影响。结果:通过电视广播途径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士兵最多为91.6%,其次是书籍为68.5%;途径3、途径6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的相关系数最大(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也只有这两条途径进入方程,显示途径3、途径6是影响新兵艾滋病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艾滋病知识得分与获得途径得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34。结论:书籍(途径3)、免费宣传材料(途径6)是适合在部队传播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方式,多种方式相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有机溶剂作业企业职业卫生KAP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宝安地区有机溶剂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为安全促进工作提供措施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宝安区62家工厂的1455名工人和233名管理人员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普遍了解不足,对于岗位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导致的常见症状和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情况均低于50%。仅有43.3%的管理人员会张贴"职业安全警示"标志,44.7%的工人会注意。88.2%的工人能够正确执行操作规程,但主动了解岗位危害情况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尚不理想。职业卫生与安全的信念得分率均超过80%。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的自我评价和实际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工人高估的知识内容为自身岗位有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管理人员高估了对有害因素入侵途径和常见症状的了解情况。结论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较差,但信念得分较高,急需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注重生产操作规程,忽视职业健康防护,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和谐量表 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试了唐山市某医院313名医护人员.结果 医护人员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均值,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和谐及其各维度的因素包括情绪稳定性、病患合作程度、假日值班情况、工资待遇、疑难杂症解决率、医疗纠纷数量及偏执症状等,其中"能否有效解决疑难杂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心理和谐总体状况并不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可能说明心理和谐与心理健康是两套独立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企业员工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企业员工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目的。方法 用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在工厂流动人口中开展“生殖与避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等内容的培训,1个月培训1次,共计6次。半年后进行效果验证。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企业员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显著提高(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减少,愿意和艾滋病病人一起用餐、握手和工作的人数的比例明显上升(P〈0.01),对性行为的态度趋于理性。结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高危行为,有助于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在健康教育中强调对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可减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和歧视,关心和同情艾滋病感染者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中专技工学校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中专技工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有14.6%的学生处于低应激水平,有69.7%的学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中,有15.6%的学生处于高度应激水平;且三组之间的SCL-90各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1).SCL-90总分与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及生活应激总分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认知反应呈负相关(P<0.05~0.01).SCL-90总分受行为反应、挫折、压力、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冲突、变化的影响(P<0.01).结论中专技工学校学生存在有较高的生活应激状态,且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