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小结石的疗效。方法对5 520例结石患者予以自制排石冲剂、山莨菪碱治疗,并同时大量饮水及适量运动,疗程2~90 d。结果排出结石的直径大部分<0.6 cm,治愈率75.2%,总有效率8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小结石效果满意,尤其适于输尿管结石或者直径<0.6 cm的结石。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8年 6月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 3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男 2 6例 ,女4例 ,男女比例为 6 .5∶1。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2 2岁 ,平均 4 6岁。其中有肾绞痛病史 2 7例 ,另 3例无  相似文献   

3.
舒士敏  顾洁 《河北中医》2009,31(1):85-86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发作性肾绞痛、血尿和尿路梗塞为临床特点。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超声碎石、手术取石,但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其疗效肯定、无创伤性等仍被众多患者所接受。2006—01—2008—09,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7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玉仙 《河北中医》2004,26(5):378-378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多在剧烈运动或劳动后突然发生腹部绞痛或血尿而前来就诊,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早在《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的记载。1 992~2 0 0 2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 0 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0 6例,男89例,女1 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2岁;输尿管结石64例,膀胱结石2 1例,肾结石3 1例,其中双肾结石3例;结石最大1 .4cm×0 .8cm ,最小0 .4cm×0 .2cm ;有肾积水8例。1 .2 诊断标准 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振甫  陈莉娟 《河北中医》2003,25(5):376-377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均可发生 ,疼痛和血尿是其主要症状。 1 995~ 2 0 0 1年 ,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2 0~ 5 0岁 1 6例 ,>5 0岁 4例 ;肾结石 1 2例 ,输尿管结石 8例 ;单侧结石 1 8例 ,双侧结石 2例 ;结石直径 <0 .6cm 1 9例 ,>1cm 1例。1 2 临床表现 1 .2 .1 疼痛是最主要症状 ,约 90 %肾结石患者有腰痛 ,可为持续性钝痛 ,亦可为阵发性绞痛 ,疼痛向背部及下腹部放射。输尿管结石发作时…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本组 2 0 8例患者共有结石 2 1 4枚。其中双侧 6例 ,左侧 1 2 5枚结石 ,右侧 89枚结石 ,2例同时有输尿管结石及肾盂结石 ;年龄 2 0~ 65岁 ,平均 36.6岁 ;男性 1 49人 ,女性 5 9人 ;全部患者均有一次或多次间断性肾绞痛病史。部分病例伴有肉眼血尿、尿频、尿痛现象 ;经 B超及 IVP检查分别见不同程度肾盂积水或输尿管扩张。且 B超及 IVP检查对结石大小进行测量。结石最大直径 1 .0 cm,最小 0 .5 cm,平均 0 .76cm;输尿管第一狭窄及肾盂内结石 82枚 ,第二狭窄结石 5 3枚 ,第三狭窄结石 79枚。2 治疗方法2 .1 对症治疗 :症状严…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6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
吴先旺 《河北中医》2004,26(12):933-93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4 6例予以西药扩管、消炎、利尿等治疗 ,治疗组 6 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排石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0 .9%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蔡凤信 《河北中医》2007,29(12):1106-1107
2004-08—2007-03,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2例,与单纯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肾结石14例,输尿管结石30例,肾、输尿管同时发病8例;结石直径≤1.0 cm 42例,>1.0 cm 10例;合并肾积水20例,高血压病6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6~65岁,平均40.5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2年4个月;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24例,肾、输尿管同时发病4例;结石直径≤1.0 cm 30例,>1.0 cm 10例;合并肾积水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62例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结果。结果:第1疗程治愈41例;第2疗程治疗10例;3个疗程以上治愈8例;剩余3例还有部分结石未排除。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中两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0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 ,用 BD882 8- 型 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施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 10 2 0例 ,配合排石汤及总攻疗法 ,排石率达93%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2 0例 ,男 736例 ,女 2 84例 ,年龄 16~ 6 8岁。肾结石 5 34例 (6 0 7侧 ) ,其中左肾 2 5 6例 ,右肾 2 0 5例 ,双侧 73例。输尿管结石 46 5例 (5 0 1侧 ) ,其中左侧 2 31例 ,右侧 198例 ,双侧 36例。双肾双输尿管结石 1例 ,双肾单输尿管结石 6例 ,单肾双输尿管结石 3例 ,单肾单输尿管结石 11例。直径在2 cm以上结石 16 8例 (178…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临床上以突发腰腹部绞痛、肉眼或镜下血尿伴恶心、呕吐等为其特征.2004~2006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9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学斌 《河北中医》1983,(1):54-55,59
泌尿系结石症,临床上常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以腰痛、肾绞痛、血尿为临床特征;下尿路结石以膀胱刺激症和尿线中断为临床特征、据其症,相当于中医学“石淋”、“血淋”的范畴。自7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自75年以来共收治上尿路结石10例,其中输尿管结石5例肾结石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发病性别与年龄:10例皆为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观察中药“排石汤”合西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上尿路结石病人给予口服中药煎剂“排石汤”,肌注黄体酮,静脉滴注甘露醇,结果:治愈49例(73.1%),有效9例(13.4%),有效率86.6%,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排石汤”合西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耀文  许建生  贾海荣  彭月芹 《河北中医》2008,30(10):1057-1058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2006-02-2008-02,我们应用本院自制中药制剂消石丸与超声碎石等联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02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4组,第1组直接碎石后给予中西药物;第2组予中药+西药+碎石;第3组予中药+西药;第4组予纯中药。结果98.4%痊愈。2.4%中转手术,6个月后复发率7.7%。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愈29例(80.5%),好转5例(13.9%),无效2例(5.6%),总有效率94.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近5年来,笔者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2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2005年6月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尿路结石患者。其中肾结石19例,输尿管结石37例。现*四子王旗人民医院,(011800)将治疗过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尿路结石患者,男52例,女4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肾结石19例,输尿管结石37例,合并肾积水45例。全部病历均由彩超、X线摄片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等确认。2治疗方法2.1疼痛剧烈者给予杜冷丁50mg、阿托品0.5~1mg肌肉注射。2.2西医西药治疗:立即给予抗菌消炎、解痉、止痛、镇静等治疗。补液后立即给予20%的硫酸镁20ml静点,完毕后再静点20%甘露醇250ml。少数病人副作用明显,甚至血压下降,可立即给予静推10%葡萄糖酸钙5~10ml。症状很快消失。2.3中医中药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热利湿、通淋化石、活血止痛等治疗。方选石苇散加减(石苇15g、牛膝20g、海金砂30g、金钱草30g、鸡内金12g、当归12g、白芍12g、蓄15g、瞿麦15g、赤芍20g)随症加减:血尿加小蓟、白茅根;合并尿路感染者加蒲公英、双花;疼痛明显者加元胡、乳香。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连用3~5天。在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