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鼻腔进路手术摘除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术后复发率为62%。现采用鼻腔与上颌窦、筛窦二重联合进路及行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治疗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10例,随访2年,无一例鼻息肉复发,扩大的上颌窦自然窦口保持通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颌窦来源的后鼻孔息肉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7例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在全麻下经鼻内镜行鼻息肉切除术,2例局麻鼻内镜行鼻息肉切除术。结果 1年随访治愈率达96%。33例CT检查患侧上颌窦软组织影,其中5例窦口扩大,13例伴有患侧或双侧鼻窦炎。术中见息肉发生在上颌窦口周围29例,上颌窦内黄色黏液囊肿5例,脓液21例。筛窦口5例,术后随访6月至1年。结论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的特殊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说明彻底切除上颌窦内和窦口区病变黏膜、保留正常黏膜术彻底保持鼻腔通气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外耳道,鼓室,乳突及鼻腔,上颌窦,筛窦术后一般均需填塞压迫止血,笔者在填塞时将纱条用氯霉及利凡诺注射液混合浸湿填塞,共使用195例,于48-72h后抽一取未发现纱条及术腔发生明显化脓性感染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术后复发率较高与息肉起源部位和手术方法有关,本研究探讨ACP的起源部位观察及鼻内镜下多种联合路径处理的疗效。选择53例ACP患者,根据对患者ACP起源部位等的具体病情特点采用相应手术方式:经上颌窦自然口切除术、经上颌窦自然口加下鼻道开窗术、经上颌窦自然口加上颌窦前壁开窗。上述病例术后随访2年,只有5例复发,其余均未见息肉复发。结果提示,鼻内镜下采用多种联合径路可有效治愈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后鼻孔息肉患者34例,并对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检查方法、鼻内镜手术方法、疗效等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4例后鼻孔息肉中起源于上颌窦28例,起源于蝶窦4例,起源于筛窦2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黄志俊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2):1352-1353
报告19例鼻腔和鼻窦曲菌病,其中单纯上颌窦12例,上颌窦合并筛窦6例,鼻腔1例,均无非侵袭型病理检查均见有分隔菌丝与Y型分枝。鼻窦病例均旋行上颌窦根治术,6例经上颌窦行筛窦刮 除术,6例术后辅以大蒜素灌洗。均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者。作者认为鼻息肉、中甲肥大、息肉样变及鼻中隔偏曲等因素例窦腔天然开口阻塞为发病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求一种上颌窦根治术中较为理想的窦腔填塞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用球形气囊从鼻腔放入上颌窦腔内充气压迫窦腔,设置对照组与纱条填塞法比较。效果:经对两种填塞方法术后面部肿胀,出血量,造口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气囊法效果明显优于纱条法。结论:用气囊代替纱条作上颌窦腔填塞后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笔者从1991年起共行上颌窦根治术23例27侧,均用止血气囊填塞,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6—54岁。单侧19例,双侧4例。其中慢性炎症16例,囊肿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上颌窦息肉合并鼻息肉3例。 1.2手术步聚:(1)常规行上颌窦根治术,清理上颌窦腔病变,合并鼻息肉者同时行鼻息肉摘除术。在下鼻道开窗,翻入粘膜瓣于窦腔。(2)止血气囊的  相似文献   

9.
黄常明  王平 《四川医学》2006,27(5):540-541
目的 探讨鼻内镜和上颌窦根治术的联合应用治疗上颌窦严重病变的疗效,包括上颌窦广泛性息肉、真菌性病变合并鼻腔筛窦息肉。方法 对28例上颌窦严重病变的病例,伴或不伴鼻腔筛窦息肉,行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鼻腔息肉、钩突切除,筛窦开放术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在局部麻醉辅以强化麻醉下完成。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28例全部治愈,无复发,窦口未发生闭塞或狭窄。结论 鼻内镜和上颌窦根治术联合应用是治疗严重上颌窦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术后的止血,历来都采用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的办法,可以止血。但患者术后因鼻腔填塞而引起的痛苦,远甚于术中,因此,许多病人拒绝施行第二次手术。虽有采用鼻止血气囊止血的报告,但仍不能解决术后鼻腔通气的问题。因此,本人对鼻腔术后止血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观介绍如下。l对象与方法三.至临床资料:将1995年一lop年住我科的病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为1995年一1997年住院治疗的单纯鼻息肉手术10例,双侧鼻息肉摘除十双侧筛窦切除术20例,单侧上颌窦根治十双侧鼻息肉摘除十筛窦切队15例,单侧鼻息肉摘除十单…  相似文献   

11.
经上颌窦及鼻腔联合手术根治多发性鼻息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经上颌窦及鼻腔联合径路手术治疗30例40侧多发性鼻息肉,其中复发性鼻息肉14例。术中发现全部患者存在慢性筛窦炎、上颌窦炎;合并蝶窦炎13例,额窦炎4例。术中在彻底清除鼻窦病变、摘除息肉后,从上颌窦自然开口处向前切除钩突及中鼻道膜性组织,形成上颌窦向鼻腔的开窗。经过1~6年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行鼻内镜手术56例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50例源自鼻窦囊肿或息肉,其中,上颌窦46例,前组筛窦2例,后组筛窦1例,另1例来自蝶窦。源于囟门2例,源于中鼻甲和嗅沟鼻中隔各2例。所有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随访1~3年,2例复发在鼻内镜下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微创、安全、有效。彻底切除鼻息肉蒂基部,才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双腔乳胶导尿管在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后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对窦腔进行填塞压迫止血和窦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为41例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患者行鼻腔填塞及冲洗。结果:42例患者术后痛苦少,面部反应轻,出血少,窦腔冲洗,导管抽除方便。结论:上颌窦手术后应用双腔乳胶导尿管填塞窦腔可代替传统的凡士林或碘纺纱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约占鼻息肉的 3.7%~ 6 .2 % ,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传统治疗方法是经鼻腔或口腔简单撕脱息肉 ,但复发率较高 ,采用柯—陆氏手术 ,虽能较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 (即从窦腔内彻底摘除息肉 ) ,但损伤较大 ,不适于儿童患者。 1998年 7月至 1999年 6月我们收治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 10例 ,经内窥镜手术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6例 ,3~ 2 3岁 ,平均 10 .7岁 ,病史 1~ 7年。主要症状为鼻塞、张口呼吸、流脓涕、头痛及说话有口中含物感。大部分患者经鼻腔和鼻咽部检查 ,一侧可见淡红色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就临床所见5例头颈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39岁,因左侧鼻腔术后1个月伴张口困难及颈肌紧张5 d入院.入院前在当地诊所行左鼻腔肿物手术,术后未做病理检查,1个月后出现张口困难,左耳闷、颈部紧张、胸背部疼痛,鼻腔结痂、恶臭味、偶有血性分泌物.查体:苦笑面容,张口困难,颈部肌张力高,左鼻腔见大量结痂,恶臭,中甲消失.CT示左上颌窦、筛窦占位性病变.诊断:左上颌窦、筛窦占位性病变,破伤风.先行抗破伤风治疗,后行颌窦、筛窦肿物摘除术,术后病理为小细胞恶性肿瘤,倾向无裂细胞淋巴瘤.左筛窦粘膜慢性炎症呈息肉样增生.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上颌窦炎合并上颌窦息肉、上颌窦囊肿是鼻部常见疾病。以往手术方式是经口腔尖牙窝行上颌窦根治,后发展为鼻内窥镜经鼻腔功能性上颌窦根治。前术式对组织创伤较大,后术式微创,但对上颌窦内病变的清除受限。我科自2003年12月以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24岁,1993年4月20日上午因“左颧部枪伤”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当日误被“汽枪”自左颧部近距离直接击伤,伤后左颧部皮肤及左侧鼻腔有鲜血溢出,并感左侧头痛;伤后无昏迷、抽搐及剧吐,四肢活动无障碍。经X线头颅正侧位摄片示:右侧上颌窦区见一4×4mm圆形金属透亮影。 入院查体:T 36.8℃,P 120次/分,R 24次/分,BP13.0/8.0kPa。急性病容,面色苍白,神志清醒,左颧部皮肤见0.5cm破损,轻度肿胀,有血痂附着,左鼻腔外侧壁中鼻道处及鼻中隔相应水平见粘膜破损,中鼻道处大量鲜血溢出,用麻黄素棉片不能止血,加用凡士林纱条自前鼻孔填塞左侧鼻腔,仍有鲜血自前、后鼻孔渗出,填塞后左侧面部明显肿胀,患者诉左面部胀痛,拟诊为“左上颌窦出血”;总出血量约1000毫升,当时即予抗炎、抗休克、补液治疗。于次日上午入手术室在局麻下于上唇龈沟粘膜处作切口行“左上颌窦探查术”,术中见左上颌窦腔为血凝块及破碎组织充填,清除后见窦腔外侧壁中下部及内上壁中鼻道水平处骨  相似文献   

18.
我科从2003年至2004年6月,对鼻腔出血病人给予用双腔气囊型导尿管行鼻腔填塞术。特别是后鼻孔填塞,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简化了填塞步骤,缩短了填塞时间,经治疗48例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Morocel止血海绵在鼻窦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均 《广西医学》2005,27(9):1465-1465
应用内窥镜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已普遍开展,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和防止鼻腔鼻窦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多种多样,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填塞鼻腔,填塞材料能在鼻腔留置多长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鼻腔填塞材料有非吸收性和可吸收性两类,本文就应用Morocel止血海绵在内窥镜鼻窦炎鼻息肉术后鼻腔填塞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4岁。左鼻腔不明原因反复出血1月,于1989年2月1日转来我院,入院后即行左后鼻孔填塞,补液加止血药物及抗生素静滴等,治疗13天出院。2天后左鼻又出血,再入院,仍作后鼻孔填塞,1周后更换鼻腔填塞纱条。隔日再次左鼻出血,量较多,第3次填塞,并作鼻腔及副鼻窦X线断层摄片无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