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雀异黄素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MT法、凋亡细胞的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的检测,观察了不同剂量的金雀异黄素诱导细胞凋亡。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和癌基因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到凋亡的MCF7细胞。流式细胞仪也检测到了金雀异黄素诱导MCF7细胞产生凋亡,并随着金雀异黄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蛋白水平检测表明金雀异黄素促进MCF7细胞Bax表达升高,抑制erbB2表达。结论金雀异黄素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主要是通过调节Bax和erbB2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金雀异黄素生物学活性研究的深入,大量资料表明金雀异黄素具有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但亦有一些资料表明金雀异黄素有促进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本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关于金雀异黄素对乳腺癌发生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试验和^3H-TdR掺入法观察Gen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iNOS的表达。结果 Gen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并显著增加iNOS的蛋白表达,对iNOS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Gen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上调iNO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5.
金雀异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金雀异黄素在低雌激素水平情况下对雌激素依赖阳性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磷脂结合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V/PI)联合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雌激素调节蛋白(prcsenilin2,PS2>)的表达.结果 当MCF-7细胞经过去雌激素处理以后,与对照组相比,金雀异黄素在5×10-7~10-5mol/L时可以促进细胞增殖,G0>/G1>期细胞向S期推进,PS2>蛋白表达增加,但是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并不明显.结论 金雀异黄素在低雌激素水平情况下可以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增殖、DNA合成以及PS2>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雀异黄素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 ,6 二乙酰基 2 苯基吲哚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观察了金雀异黄素 (Gen)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 790 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Gen对人胃癌细胞p5 3、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Gen诱导了胃癌细胞凋亡 ,并抑制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 ,增加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提示 ,Gen抑制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 ,增加Caspase 3蛋白表达 ,可能是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MG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Genistein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U251MG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53(突变型)、c-erbB1、c-myc、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当Genistein在达到一定浓度或(和)一定时间后,对U251MG细胞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U251MG细胞经Genistein作用48h后,p53(突变型)、c-myc基因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F=25.766,P﹤0.01;F=22.974,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而c-erbB1、cyclinD1基因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F=0.984,P﹥0.05;F=2.416,P﹥0.05)。[结论]Genistein对U251MG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的机制可能与p53(突变型)和c-myc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金雀异黄素生物学活性研究的深入,大量资料表明金雀异黄素具有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作用,但亦有一些资料表明金雀异黄素有促进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关于金雀异黄素对乳腺癌发生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和树突状细胞瘤苗(DC疫苗)对荷瘤小鼠H22癌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22细胞凋亡的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GEN DC疫苗诱导凋亡的H22细胞;与1640对照组凋亡率(3.019 ±0.327)比较,GEN DC组总凋亡率(14.488±1.660)明显增高;GEN DC疫苗诱导可上调H22细胞bax、caspase-3基因的表达而下调bcl-2基因表达.结论 金雀异黄素和DC疫苗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DDT类农药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联合雌激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DT类农药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联合雌激素效应。[方法]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hER)基因酵母细胞(W303-1A/hER-ERE-LacZ)评价DDT农药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雌激素活性。将终浓度为10-9~10-15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10-3~10-9的p,p’-DDT、o,p’-DDT和p,p’-DDD、p,p’-DDE加入酵母细胞培养液,作用4h,通过定量测定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表示DDT农药的雌激素作用强度。[结果]o,p’-DDT和p,p’-DDD能像配体一样与hER结合,发挥雌激素效应,并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1.4553x2 47.366x 333.31和=-0.1658x3-3.6506x2-23.176x-25.809。同分异构体间比较,o,p’-DDT相对雌激素活性较强,EC50为2.04×10-7mol/L,而p,p’-DDT的EC50为3.71×10-4mol/L,两者雌激素作用呈协同效应,联合效应相加指数(AI)=0.74(>0);同系物间比较,p,p’-DDD雌激素活性明显较强,EC50为2.78×10-7mol/L,而p,p’-DDE的EC50为5.88×10-5mol/L,两种同系物的雌激素作用呈拮抗效应,AI=-1.13(<0)。[结论]o,p’-DDT和p,p’-DDD是经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环境雌激素,o,p’-DDT与p,p’-DDT同分异构体间雌激素活性具有协同效应,p,p’-DDD和p,p’-DDE同系物间雌激素活性呈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11.
12.
三羟异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三羟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DA—MB—435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三羟异黄酮处理人乳腺癌细胞后细胞周期改变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吖啶橙/溴乙锭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三羟异黄酮对MDA—MB—435S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三羟异黄酮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可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而且随剂量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阻滞作用也增强。经吖啶橙染色法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随三羟异黄酮剂量增大,细胞凋亡也逐渐明显。结论 三羟异黄酮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 相似文献
13.
三羟异黄酮拮抗表皮生长因子促乳腺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观察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genistein、不同剂量EGF、固定剂量genistein和EGF的混合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ER^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genistein剂量超过25μmol/L以后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50μmol/L为最适宜浓度,EGF剂量超过4.15nmol/L以后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8.30nmol/LEGF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则可显示出两者有交互作用,EG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可以被genistein的作用逆转。结论genistein可抑制EGF诱导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紫杉醇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方法 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紫杉醇低剂量组(0.25 μmol/L),紫杉醇中剂量组(0.5 μmol/L),紫杉醇高剂量组(1μmol/L).MT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MCF-7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活力(P<0.05),且在48 h抑制程度最高(P<0.05),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都能使穿过滤膜进入下腔的乳腺癌MCF-7细胞数目显著减少[(98 ±9.78) vs (86.21 ±6.58)、(53.41 ±3.16)及(42.00 ±4.69),P<0.05];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能使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52.14±6.13)%vs (67.93±8.16)%、(72.32±3.67)%及(78.53±6.28)%,P<0.01],使G2期的细胞明显减少[(13.68±0.85)%vs(8.57±1.03)%、(5.30±0.89)%及(3.46±0.78)%,P<0.01];紫杉醇低、中、高剂量组中4E结合蛋白1(4EBP1)及mTOR磷酸化水平下降,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量也降低(P<0.01).结论 紫杉醇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与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幼保健》2019,(5)
目的探讨siRNA沉默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行为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培养MCF-7细胞,观察组对细胞进行siRNA-DAXX转染,空白组不对细胞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对细胞进行siRNA-NC转染,(1)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三组DAX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使用MTT法检测三组细胞增殖能力,(3)使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三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1)观察组DAXX表达水平与空白组及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iRNA能够显著抑制DAXX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2)Western blot显示DAXX基因被沉默后,观察组细胞增殖率仅为空白组或对照组的62. 93%,(3)RT-PCR显示DAXX基因被沉默后,观察组细胞增殖率仅为空白组或对照组的77. 24%;(4)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细胞穿过小室的几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siRNA沉默DAXX基因表达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减低,DAXX是一种肿瘤促进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雌二醇/孕激素联合方案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CF-7/PGRMC1(WT-12)增殖的影响。方法 MCF-7细胞,用表达PGRMC1的质粒稳定转染到MCF-7细胞,使其成为MCF-7/WT-12乳腺癌细胞。雌二醇浓度(10-10M,10-12M,10-14M)与孕酮、合成孕激素安宫黄体酮、炔诺酮序贯联合加入上述两种人乳腺癌细胞进行培养6天,MTT法分别测定MCF-7、MCF-7/WT-12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单纯雌二醇在高浓度10-10M下,明显刺激细胞生长,这种生长不受加入各种孕激素的影响。单纯雌二醇在低浓度下10-12M、10-14M下对MCF-7及MCF-7/WT-12细胞刺激增殖作用轻微或没有明显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然而,加用炔诺酮则可激发细胞明显的增殖反应,而增加安宫黄体酮和孕酮则显示中性作用,无激发反应。MCF-7/WT-12细胞的增殖反应更明显。结论雌二醇在表达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的MCF-7细胞中能明显诱发细胞增殖的增加,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在低的雌二醇浓度下,某些孕激素可能启动了一种强增殖信号。关于HRT低剂量雌二醇致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可能性,可能与用某些特殊的孕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lug-shRNA-1干扰Slug基因对MCF-7侵袭潜力及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侵袭模型,测定MCF-7通过Slug-shRNA-1作用于Slug基因后穿透Matrigel的潜力;应用MCF-7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双室联合培养技术,观察MCF-7通过Slug-shRNA-1作用于Slug基因后诱导HUVEC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结果:siRNA-Slug作用于Slug基因后能明显降低MCF-7穿透Matrigel的能力(P<0.05),抑制MCF-7诱导HUVEC形成管腔样结构的能力(P<0.05)。结论:Slug-shRNA-1作用于Slug基因后能明显降低MCF-7的侵袭潜力,抑制MCF-7诱导管腔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三种增塑剂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对 壬基酚 (NP)、双酚A(BisA)和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 (DBP)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MCF 7细胞在达尔克 (DMEM)培养液 (含 10 %小牛血清 )中采用开放式单层贴壁培养 ,开始实验前将培养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洗涤后改在无酚红DMEM (含 5 %胎牛血清 )中培养继续 4d以耗尽其内源性雌激素。实验设溶剂对照、雌激素对照、抗雌激素对照及 3种受试物各 4个剂量组 ,采用噻唑蓝 (MTT)法、3 H TdR掺入法及流式细胞术对MCF 7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NP、BisA和DBP对细胞处理 2 4h ,分别在 96× 10 -7mol/L、96× 10 -7mol/L、96× 10 -6mol/L可促进MCF 7细胞增殖和细胞DNA合成 ,并推进G0 /G1期细胞进入S期 ,提高细胞增殖指数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至 96h ,3种化合物在较低浓度条件下也表现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结论 对 壬基酚、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可促进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MCF 7的增殖 ,可能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9.
Estrogenic activity of lambda-cyhalothrin in the MCF-7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 lin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M Zhang Y Liu W Xu C Wang L Gan 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 SETAC》2008,27(5):119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