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用横结肠重建食管保留贲门外科治疗食管癌26例。其中,颈段5例,胸上段5例,胸中段16例。行咽吻合2例,颈部吻合8例,胸顶吻合16例。手术后无反流24例,轻度反流2例。并发症为30.7%。吻合口瘘4例,胃梗阻1例,颈部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1例。死亡2例,占7.7%,其中一例为结肠贲门吻合口瘘,另一例为肺部全身感染死亡。尽管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高,但此术中结肠能代运动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我院自1985年12月至1993年8月,经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中上段癌3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肿瘤位于食管中段16例,上段14例,病变长度4~21厘米,右侧开胸12例,左侧开胸16例,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2例,吻合口狭窄1例。呼吸衰竭及痰阻塞窒息各1例,均死亡。手术死亡为6.6%。本文讨论了,手术方法改进及本术式优点,还对颈部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及乳糜胸等预防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方式、处理要点和预后。方法:1989 年1 月~1997 年12 月24 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其中食管癌15 例,贲门癌9例。残胃代食管3 例,空肠代食管胃7 例,回结肠代食管胃5 例,结肠代食管胃经胸骨后颈部吻合9 例。结果:胸腔内吻合15 例,1 例发生吻合漏(6 .7 % ) ,第19 天死亡,颈部吻合9 例,2 例发生吻合口漏(22 .2 % ) ,无死亡。1 年生存率为86 .7 % ,3 年生存率为53 .3 % 。结论:结肠经胸骨后代食管胃是颈部吻合较理想的选择,胸腔内吻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残胃、空肠、回结肠代食管胃。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防治体会(附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79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8例,发生率4.8%。12例颈部吻合口瘘经局部切开引流全部治愈,26例胸内吻合口瘘死亡23例。作者认为鉴于胸内吻合口瘘愈合差,颈部吻合口瘘预后好,主张对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肠)吻合术;避免吻合口张力,胃游离要充分;保证吻合口血运,注意保护胃部血管;食管胃吻合时层次对准;用大网膜加固吻合口;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围术期应用足量抗菌素。胸内吻合口瘘,则主张胸腔闭式引流加空肠造瘘。本组存活的3例即用此法治愈。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对3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切除,皇充分游离残胃脾胰体尾并将其移入左胸内行残胃食管弓下,弓上或颈部吻合,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并发症5例(16.6%),其中吻合口瘘1例,非手术治愈,脓胸2例,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房早各1例,无手术死亡,作者认为本手术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除颈部吻合外通常一个切口一个吻合口即能完成手术,通过对残胃充分游离一般能上提20-25cm,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胸段食管癌手术患者72例,分为管状胃代食管组(36例)和传统胃代食管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及患者进食哽咽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无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胸胃综合征3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进食梗阻感1例;传统胃代食管组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6例,心律失常6例,胸胃综合征14例,反流性食管炎20例,进食梗阻感2例.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管状胃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能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手术为主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报告1986年3月至1995年12月对337例食管癌的治疗。其中手术175例(51.9%),切除癌肿165例,手术切除率94.3%。手术死亡率1.8%(3/165)。术后发生胸部吻合口瘘3例,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瘘发生率4.2%(7/165)。本组随访率为91.2%。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42.5%、31.9%。本组中晚期食管癌较多,采取以手术为主辅以术前放疗和术后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措施,减少了复发或转移,确实能延长生存期,从而提高了生存率。作者认为,对于中上段食管癌应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Eca)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对1987年~1996年间手术治疗815例Eca中41例胃切除后Eca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例胸下段Eca行切除并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40例右胸入路行右半结肠代食管术合并颈、胸、腹淋巴结清除术。结果:41例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中下纵隔和腹部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4.1%、21.9%和19.6%。并发症发生率48.7%。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4.1%,无手术死亡。全组3、5年生存率41.6%和15.4%。根治性手术3、5年生存率46.6%和22.2%。姑息手术无1例生存超过5年。3年生存率14.3%。结论:对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和腹部淋巴结清扫很重要。结肠代食管术为安全有效办法。右半结肠经胸骨前、后径路代食管术是胃切除后Eca手术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后再患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胃切除术后再患食管癌 2 9例资料。食管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残胃代食管术 2 0例、空肠代食管术 3例、结肠代食管术 6例。结果  2 9例除 1例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1例胸部食管残胃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感染、其余均Ⅰ期愈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残胃代食管术 ,食管中上段癌行结肠代食管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左开胸治疗中段食管癌。方法 自1992年1 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单纯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89 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病变上缘均位于气管分叉以下长3~8cm 。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先经第七肋间进胸。游离主动脉弓下食管,若肿瘤外侵明显,尽量连同外侵组织整块切除。游离弓下食管至主动脉弓上。清扫纵隔淋巴结。打开膈肌游离胃,低位结扎胸导管。在贲门处切断下端食管,封闭贲门,修整胃小弯侧,将胃制成“管状”。将开胸器移至第五肋间,暴露主动脉弓水平。将食管、“管状”胃经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及主动脉弓上三角处拉出,距胸顶3cm 处切断上端食管。食管- 胃- 层吻合法吻合。吻合口套入胃内3cm ,纵隔胸膜包埋。结果 89例中,1 例术后病理为食管残端阳性,二周后给予放疗。2例肺感染经抗炎治疗治愈。1例术后二周出现吻合口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改善。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反流。无乳糜胸。结论 单纯左胸入路具有一个切口同时完成胸、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因不能行全胸段食管切除与颈部吻合,故残端阳性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经腹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5例贲门腺癌,累及食管下段〈3cm,行经腹、经食管裂孔近端半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术式,与33例贲门癌明确累及食管下段经腹完成有困难行经左胸近端半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式者对比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病理切缘均阴性;两组术中出血量、肿瘤根治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经腹手术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不全肠梗阻2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经左胸手术组肺部感染2例,乳糜胸1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经腹组心肺并发症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贲门腺癌累及食管下段〈3cm行经腹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带蒂带状肌肌瓣在颈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6月至1995年10月,我们应用转移带蒂带状肌肌瓣覆盖颈部食管胃吻合口72例,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38%(1/72),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治疗效果,此方法有以下优点:(1)可预防颈部吻合口瘘;(2)增加局部血供,减轻局部感染;(3)悬吊吻合下方的胃壁于带状肌瓣上,可避免几种特殊型瘘的发生;(4)手术操作简单,肌瓣成活率高;(5)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后,保留贲门的食管端端吻合的意义。[方法]8例食管癌患者胸段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一段食管后,保留贲门行食管对端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结果]1例Ⅲ期病人,术后发生乳糜胸、脓胸,13天后发生吻合口上方食管壁瘘,经放置食管支架成功堵瘘而愈。1例78岁病人术后第10天发现胃壁1cm瘘口,经再进胸修补治愈。余6例均顺利恢复,术后第12~15天出院。8例患者出院前均经食管吞钡摄片,无一例有反流现象,随访6~8个月患者均无反流发生。[结论]胸段食管癌食管切除后行保留贲门食管端端吻合重建消化道是可行的,术后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4.
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临床上少见,1972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食管贲门癌1784例,其中经手术切除并获病理证实的仅27例,发生率1-51%(17/1784),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性21例,女6例,年龄46~78岁,平均57-4岁。同时发生的多原发性食管癌24例,异时发生的1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2例。鳞癌28例,腺癌5例,腺鳞癌3例。左进胸切除胸顶吻合4例,左颈部吻合16例,右进胸切除左颈部吻合5例,咽部吻合2例,胃代食管22例,结肠代食管5例。25例多原发性食管癌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与颈部吻合术后的疗效比较。方法通过对156例常规应用管状吻合器超胸顶吻合与228例常规应用手法颈部吻合治疗胸段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评价两种吻合方式的疗效与差异。结果超胸顶吻合的156例中,发生吻合口瘘1例,返流3例,早期声音嘶哑2例,永久声音嘶哑0例,吻合口狭窄11例,肺部并发症2例,心律失常1例,死亡0例;颈部吻合的228例中,吻合口瘘12例,返流7例,早期声音嘶哑8例,永久声音嘶哑2例,吻合口狭窄15例,肺部并发症11例,心律失常5例,死亡0例。结论食管-胃超胸顶吻合较颈部吻合在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要低,右胸腹两切口超胸顶吻合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损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省时、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30例残胃食管吻合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对3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经左胸切除,后充分游离残胃脾胰体尾并将其移入左胸内行残胃食管弓下、弓上或颈部吻合,取得良好效果。术后并发症5例(16.6%)。其中吻合口瘘1例,非手术治愈,脓胸2例,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房早各1例,无手术死亡。作者认为本手术方法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除颈部吻合外通常一个切口一个吻合口即能完成手术,通过对残胃充分游离一般能上提20~25cm,使吻合无张力,同时食管切除长度达无瘤残留,同时还保留了残胃,有利于消化功能,是一种有实用意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55例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分别对胸中段食管癌102例,胸下段食管癌253例行切除术,于主动脉弓上食管床行食管胃单层吻合附加大网膜覆盖,结果: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死亡(0.28%)吻合口狭窄4例(1.1%),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双层吻合,无大网膜覆盖方法治疗胸中段食管癌51例,胸下段食管癌91例,其中吻合口瘘7例(4.8%),死亡3例(2.0%)、吻合口狭窄4例(2.8%),结论:与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胃双层吻合,无大网膜覆盖方法相比,该手术方法可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419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的手术径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及手术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419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394例,右胸前外侧及上腹正中切口4例,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及左颈部三切口19例,左颈部及上腹正中非开胸食管内拨脱2例,均清扫术野淋巴结。结果 本组病例发生并发症56例,其中吻合口瘘16例,吻合口狭窄7例,心血管并发症11例,肺部并发症7例,切口感染及其他15例,除3例心血管并发症于术后48 h内死亡,1例乳糜胸于术后第9天死亡外,余无手术死亡及住院死亡。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注意术中缜密操作及改进吻合方法,对提高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大为有益。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吻合器治疗上段食管癌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琦  刘海美 《肿瘤学杂志》2005,11(2):145-146
13例上段食管癌切除后经食管床上提胃到颈部,用CDH-25型吻合器完成食管胃吻合术.13例病人使用吻合器行颈部吻合均获成功,全组上切线均未见癌残留,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食管粘膜胃粘膜包埋式吻合法临床研究(附24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粘膜胃粘膜包埋式吻合法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抗返流效果。方法:采用食管粘膜,胃粘膜包埋式缝合法,治疗食管贲门癌241例;其中食管癌143例,贲门癌98例(其中残胃贲门癌1例)。结果:术后两周X线钡剂透视照片,钡剂通过顺畅,无返流,吻合口直径1.5 ̄2cm。术后随访一年至一年半,无胸骨后烧灼痛,吞咽顺利,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本法术野显露良好,缝合准确,吻合口径增宽,对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