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中华按蚊、东乡伊蚊、淡色库蚊分别人工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通过观察其微丝蚴摄人数、幼虫穿壁率、幼虫发育成熟率及感染24h 幼虫的黑化率等指标探讨了蚊种对亚周期马来丝虫的易感性。结果表明,中华按蚊、东乡伊蚊对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易感,淡色库蚊不易感。黑化反应在三蚊种体内均可发生,从多方面影响幼虫在淡色库蚊体内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嗜人按蚊对班氏丝虫人工感染的易感性,并和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东乡伊蚊的易感性进行比较。在用一名微丝蚴密度为190条/20cmm的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液感染的188只嗜人按蚊、202只中华按蚊、280只致倦库蚊和129只东乡伊蚊中,L_3阳性率分别为35.64%、9.41%、30.0%和65.89%;而在用另一名微丝蚴密度为83条/20cmm的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液感染的188只嗜人按蚊、134只中华按蚊、289只致倦库蚊和176只东乡伊蚊中,L_3阳性率分别为18.09%、3.73%、13.84%和39.77%。结论认为,嗜人按蚊对班氏丝虫人工感染的易感性明显高于中华按蚊,明显低于东乡伊蚊,而与致倦库蚊的易感性处在同一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首次让长爪沙鼠和小白鼠进行杂交,得MKG杂交小鼠。从东乡伊蚊体内收集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或幼虫200~250条注入杂交鼠腹腔内,125~284d在12只杂交鼠腹腔抽液中4只检获微丝蚴,密度为5~353条/60μl,其形态大小与沙鼠和人体内的无可见差异。感染30~165d的16只杂交小鼠,解剖9只,有6只检获丝虫是虫或成虫。实验感染率为56.25%(9/16)。丝虫杂交鼠模型的建立,为丝虫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化学、新药筛选和分子生物学(DNA探针)等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尽管尚未确定自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犬恶丝虫的自然宿主,实验室观察已发现犬恶丝虫微丝蚴可在这两种蚊体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因此,作者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这  相似文献   

5.
对蚊媒体内的丝虫感染性幼虫进行定量,是评价丝虫病防治效果的最好方法。然而,在同一地区的人丝虫和动物丝虫,可通过同种蚊媒传播,若以生化学或形态学方法区分这些感染性幼虫,又往往不大可能。为此,作者采用种特异的马来丝虫DNA探针鉴别马来丝虫。作者分离了马来丝虫的8个地理株及帝汶丝虫、彭亨丝虫、匐行恶丝虫(D. repens)、部利丝虫(Breinlia booliti)、加里曼丹吴策线虫(W. Kalimantani)和心脏丝虫(Cardiofilaria Spp.),保种子沙鼠、猫、叶猴、猕猴、大鼠等动物体内,以东乡伊蚊叮咬这些动  相似文献   

6.
布利氏丝虫是新近在马来西亚发现的一种丝虫。这种丝虫分布于马来西亚的东部和西部,成虫寄生于野生啮齿动物的肺、肝和肠,人工感染接种实验室的大白鼠已获成功。幼虫在蚊体内发育,埃及伊蚊、东乡氏伊蚊和骚扰阿蚊均可作为实验室的传播媒介。它可能是一种适用的丝虫啮齿动物模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作者等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于1973~1974年,在西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各省设点,进行野生啮齿动物感染布利氏丝虫情况的调查,观察阳性动物的地理分布和生  相似文献   

7.
自Reid等(1957)报告在马来西亚存在乡村株班氏丝虫以来,很少见进一步的报道,也无对成虫的描述。本文作者以马来西亚乡村株班氏丝虫实验感染猕猴M.fascicularis获得成功,并首次对该株丝虫的成虫进行描述。他们将从东乡伊蚊检出的286条感染期幼虫接种于84天前切除脾的猕猴,接种后2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经抗胸腺细胞血清处理或不处理的长爪沙鼠和仓鼠体内班氏丝虫发育的连续观察结果。从感染班氏丝虫雅加达株(J株)和中国金门株(K株)的致乏库蚊和东乡伊蚊收集感染性幼丝虫,取50条(有的用22~234条)注入沙鼠或仓鼠腹股沟皮下,从感染后死亡或分期杀死的动物寻找丝虫。按Fahey(1973)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致乏库蚊和东乡伊蚊为媒介,在班氏丝虫雅加达株(J株)和中国金门株(K株)患者身上直接叮咬,获得感染性幼虫后接种于猴。雄猴一般在鼠蹊部注射100~521条幼丝虫;雌猴在腋下;少数猴于足部穿刺接种138~300条幼丝虫;有的猴每周1次接种50~350条幼丝虫,连续4~13周;有的猴每周以阳性蚊直接叮咬1次,连续6~9周;有1只猴在鼠蹊部注射50条第四期幼丝虫(从感染17~31天的沙鼠中取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传病蚊种与乙型肝炎感染的关系,我们对国内外资料中甚少报告的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东乡伊蚊作了实验感染研究。以Adr亚型的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的脱纤维血,用鸡素囊法感染饥饿雌蚊。结果在一次饲以血食后HBsAg可在中华按蚊体内保持288小时(以ELISA Abbott药盒检验)。东乡伊蚊116小时,淡色库蚊72小时。以ELISA药盒检验HBeAg,中华按蚊为240小时,东乡伊蚊  相似文献   

11.
伊维菌素治疗人体皮肤和眼球结膜上盘尾丝虫病的效果明显优于海群生,且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少。为了解伊维菌素对班氏丝虫病的治疗效果,作者以体外试验来评估该药对班氏丝虫Ⅲ期幼虫(Ls)蜕皮的抑制作用。方法:参照Franke等(1987)的方法从叮咬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病人2wk后的东乡伊蚊体内收集班氏丝虫L_3,放入含有10%人血清,5%CO_2的Frank’s NI培养基中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查周期型马亚丝虫在小白鼠体内发育和病理变化。方法 生只鼠腹腔内注射从东乡伊蚊收集60-200条感染期幼虫,定期抽查微丝蚴并解剖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在感染泊30-310天解剖分别检获Ⅳ期,幼虫,童虫和成虫,成虫阳性率为34.62%(9/26),主要病变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其周围炎,在肺、脾、睾丸和精索可见淋巴栓塞,含有成虫和炎细胞,肺部可见退行性变的成虫和幼虫,形成丝虫性肉芽肿性病变。结  相似文献   

13.
帝汶丝虫独特的形态,地理分布,微丝蚴脱鞘并具有夜现周期性,媒介主要为须喙按蚊以及缺少保虫宿主和动物模型已被人们所知。本文作者成功地将帝汶丝虫转种到3个半月龄的银叶猴并观察其周期性。取实验室培养的7日龄东乡伊蚊(台湾株)通过饲血(32条微丝蚴/20μl)受感染。在  相似文献   

14.
马来微丝蚴注射感染四种蚊虫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Rosen与Gubler的蚊虫注射装置,将取自长爪沙鼠腹腔的马来微丝蚴注射入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东乡伊蚊和淡色库蚊体内。结果马来微丝蚴在两种按蚊体内发育良好,在淡色库蚊和东乡伊蚊体内也能发育成熟,但需要较长时间。文内对蚊虫注射器的装配和使用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2~6个月龄的家猫作实验。从吸取含有犬恶丝虫微丝蚴的犬血的四斑按蚊获得感染性幼虫;将幼虫定量注入猫的鼠蹊部皮下。另用四斑按蚊、埃及伊蚊及东乡伊蚊作为中间宿主,进行从猫到犬的传播试验。在接种后4、5个月开始,每两周取猫的静脉血,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后检查微丝蚴,并制成吉氏染色涂片作微丝蚴计数。接种后每2个月用0.05毫升犬恶丝虫抗原在猫的腹部作皮内试验,同时以0.05毫升磷酸盐缓冲盐水为对照。注射抗原后15分钟观察反应。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实验室内饲养的蚊虫对马来丝虫济州株是否敏感作了观察。所用的蚊种为:埃及伊蚊4株、东乡伊蚊2株,骚扰阿蚊2株和斯氏按蚊1株,共4种9株,各株蚊虫的敏感性以吸血后第9天,每只蚊体内Ⅲ期幼虫存活数与所吸血内原有的平均微丝蚴数的比率为标准(简称H.E.“Host efficiency”),各株蚊虫夜间吸取感染马来丝虫的猫血后的结果:1.埃及伊蚊Liverpool株和红眼Ⅰ株的宿主H.E,前者为0.24~0.45,后者为0.10~0.34,表明是敏感的;而黑眼株和红眼Ⅱ株的H.E.是0~0.02和0~0.03为不敏感的。2.东乡伊蚊Nagasaki株和Ren-daiji株均为敏感的;可能由于获得微丝蚴的数目个体间差异较大,所观察到的宿主H.E.(0.12~0.88)在各次实验之间差别较大。3.骚扰阿蚊的406株、Rendaiji株和斯氏按蚊1株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培养液NI由1∶1 NCTC 135和IMDM(加5%、10%或20%胎牛血清,羊或人血清,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μg/ml)混合配成,NCTC及IMDM还分别加入2.2g/l及3.024g/l碳酸氢钠或HEPES 20mM培养液通过0.22μm滤器灭菌,贮于4℃,每隔3~4周配制一次新鲜培养液。采用B、O或AB型人血清或血浆以及无丝虫病史或微丝蚴血症者或已治疗的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作为实验培养液的添加剂。所服血清及血浆均贮于-20℃备用。从实验室感染的东乡伊蚊获取班氏丝虫Ⅲ期幼虫,将蚊虫置入冷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用20只猫作实验。猫经腹腔注射30毫克/公斤的戊比巴妥钠麻醉后,在其一只脚掌面刺破的创口上滴一滴含有100条马来丝虫幼虫(取自东乡伊蚊体内)的盐水,3周后在同一只脚上再感染100条丝虫幼虫。其中10只猫在初次感染马来丝虫后6周,用6.0×10~3个β溶血性链球菌攻击。这10只猫为实验组,其余10只猫为对照。在初次感染丝虫时和剖检时,用脚规测量猫的两只后腿腘结节区、踝关节区及跟腱区的大小,进行统计学分析。除细菌攻击后很快发生坏死的2只猫外,所有的猫都在初次感染  相似文献   

19.
四斑按蚊复合体至少包括A,B,C和D四个近缘种,以往报道它们对多种动物丝虫敏感,而对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则不敏感。作者比较了四斑按蚊自然种群A,B、C种和实验室驯养的A种对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和彭亨丝虫的敏感性。四斑按蚊自然种群A,B和C种采自佛  相似文献   

20.
将实验室饲养的东乡伊蚊或多斑按蚊叮吸一个志愿受试者的血,感染两周后自蚊体取第3期幼虫(L_3),经贝氏分离法收集幼虫后,用含有青霉素(10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的RPMI 1640洗涤3次,放入30ml的组织培养瓶内,瓶内盛有RPMI1640、抗菌素、10%灭活的AB型人血清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