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70例用碘普罗胺进行心、肾血管造影前及造影后d1、d3、d5分别监测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渗透压、尿γ谷胺酰转肽酶 (γ -GT)、2 4h尿钠及尿常规。 6 0例肾功能正常者分为 3组 ,碘普罗胺 40~ 10 0ml(A组 )、10 1~ 2 0 0ml(B组 )和 2 5 0~ 35 0ml(C组 )。结果 肾功能正常的 3组间造影前各观察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造影前相比造影后d1的尿γ -GTA、B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C组则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1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造影后d1、d3的Scr较造影前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35 0ml以下的碘普罗胺对肾功能正常患者肾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的肾脏安全性。方法:6 0例做增强CT扫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肌酐(Cr) <110 μmol/L]和肾功能轻度损害组(B组,Cr介于111μmol/L~178μmol/L之间)。所有患者于造影前及造影后2 4h、4 8h、72h抽血测定肾功能尿素氮(BUN)、尿酸(UA)、Cr,另外收集尿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α1 MG。结果:A组使用碘普罗胺造影后2 4h、4 8h、72h的BUN、UA和Cr等各项指标的改变与造影前基础值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 5 ) ,尿α1 MG在造影后2 4h有显著升高(P <0 .0 5 ) ,但其值尚在正常范围,无临床意义。B组的Cr和尿α1 MG在造影后2 4h和4 8h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与基础值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 ,在72h后大致恢复到基础值水平。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比较安全,对肾功能轻度损害的患者有一过性肾脏损伤,但是这种损伤在短期内可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冠脉介入术后(PCI)造影剂相关肾病(CIN)的作用。方法:将住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两组在水化治疗基础上,他汀组在应用造影剂前、后24h,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然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后24、72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造影剂均使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碘海醇,记录使用量。结果:他汀组BUN及Scr增加值和增加百分比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5),Ccr下降值和下降比率以及CIN的发生率(5.80%VS15.94%)亦明显低于非他汀组(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及心律失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娟 《右江医学》2008,36(6):751-751
碘普罗胺(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目前在动脉及心血管造影中广泛应用,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少见,我们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使用碘普罗胺发生过敏性休克及心律失常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 9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造影前后患者肾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422例患者造影后发生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0.68%。发生肾功能异常患者造影后24、48 h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明显升高,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异常患者中388例于造影72 h后恢复正常,恢复率为91.94%。造影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碘普罗胺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剂对患者肾脏功能影响较小,其肾损害多为一过性,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静脉补液对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剂量静脉补液对血管造影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观察了48例应用泛影葡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和肾血管造影的患者,其中19例在造影前后均给予大剂量静脉补液,另外29例为对照。于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6天分别监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渗透压、尿渗透压、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结果:在应用大剂量补液治疗的一组中,各观察指标造影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仅尿常规指标有加重者2例,均于造影后第6天恢复造影前水平。对照组于造影后第1天尿蛋白定量增加,Scr上升(P<0.05),Ccr下降(P<0.05),第6天复查基本恢复造影前水平,但有1例未能恢复。结论:大剂量静脉补液不但安全、易行,且可大大减少造影剂所造成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与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为有效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介入中心1258例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患者为实验组,746例接受离子型造影剂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别在造影前后检测患者肾功能,数据用Z检验和t检验。结果实验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为4.6%,高于非离子型造影剂组(P〈0.05)。两组患者造影前BUN、SCr无明显差异(P〉0.05);造影后2d实验组患者的BUN、SCr低于对照组(P〈0.05),CrCl高于对照组(P〈0.05);造影后7d两组患者的BUN、SCr、CrCl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离子型造影剂,且对肾脏损伤较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为控制其不良反应及肾毒性采取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培英  吴志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56-3257
目的:探讨碘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不良影响的预防措施。方法:60例经确认具有造影检查适应证的老年患者,在造影前进行造影荆相关性肾病(Contrast-Associated Nephropath,CAN)危险因素筛查,并根据患者所具有的可变危险因素分别予以控制血糖、血压、心力衰竭等对症治疗方行造影检查,同时加强对具有不可变危险因素者进行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观察患者应用造影剂前后肾功能的变化及有否发生CAN。结果:60例老年患者造影后24h、72h尿NAG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造影7d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UN、Cr,各时段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患者均无发生CAN。结论:严格掌握造影检查适应证,重视筛查与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在使用造影剂之前纠正其可变的不利因素,控制碘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可避免对老年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发生CAN。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入选160例病例,采用前瞻性、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结束后观察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Scr水平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Ccr水平高于治疗前,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血Scr水平与C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血BUN、CO2-CP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地黄丸可降低患者Scr、Ccr,对BUN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佑谆 《中外医疗》2012,31(17):72-73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离子造影剂对正常肾功能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使用造影剂检查和介入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其中正常肾功能患者5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50例。两组比较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冠脉造影,其中又按使用等渗造影剂与低渗造影剂分为二个治疗组.同时对其中进行单纯造影与造影后直接行PCI术的患者根据造影剂用量的不同,分为≤100mL组和〉100mL组,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等渗造影剂与低渗造影剂以及不同剂量的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肾功能正常组患者在造影前和造影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尿B:微球蛋白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mL组和〉100mL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尿p:微球蛋白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在造影前和造影后血肌酐和尿B:微球蛋白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00mL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尿B。微球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100m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有3例,发生率为6%;等渗组对肾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低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并且低渗造影剂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影响大于等渗造影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tatin C)在早期诊断肾病中是否优于血清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方法:收集我院58例肾病患者和6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液标本。以99mTc-DTPA清除率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同时用酶法测血清肌酐水平;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NIA)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比较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和血清肌酐值逐渐升高,肌酐清除率值逐渐下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均有相关性,在肾功能正常组(Ccr≥80ml/min)的患者中,有47%(35/74)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大于正常人参考值上限,肌酐清除率<80ml/min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升高率达96%(45/47);而血血清肌酐在正常组无一例升高,仅1例在轻度下降组(60≤Ccr<80ml/min,n=22)中升高。结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较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血清标志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可以作为肾病的诊断指标,在肾病的诊断时间较血清肌酐更早,可作为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对各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影响。方法: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每分钟60mL/1.73m2且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20例,分为羟苯磺酸钙组(31例)、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59例)、肾衰方组(30例)。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组胶囊500mg,每日3次口服;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采用肾衰方50mL,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各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结果: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CKD III期、IV期、Ⅴ期)治疗2周后BUN下降(P<0.01),Scr显著下降(P<0.001),Ccr明显上升(P<0.001);②羟苯磺酸钙组(CKDIII期、IV期)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③肾衰方组(CKD III期、IV期)肾功能在治疗后BUN、Scr下降,Ccr上升(P<0.05);④与羟苯磺酸钙组和肾衰方组比,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组(P<0.01)。结论:①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②肾衰方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对于血肌酐的作用明显优于尿素氮。③单独使用羟苯磺酸钙组或肾衰方对于慢性肾脏病Ⅴ期的患者肾功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造影剂肾病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造影剂肾病(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RCIN)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1062例,比较临床特点、造影剂使用剂量和造影前后血清肌酐的变化。结果RCIN总发生率11.0%(117/1062),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RCIN发病率为62.5%(45/72),超安全剂量使用RCIN发病率70.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发生RCIN相关的因素分别是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相关,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和术日的出入量无关,RCIN的临床表现多为非少尿型肾功能不全,造影后第2~3天Scr、Ccr水平与造影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7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的肾功能(术前的Scr、Ccr)、心脏功能、是否合并糖尿病、使用造影剂的剂量是R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必须监测肾功能的变化,给予对症支持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杨汝春  王永钧  鲁盈  厉春萍  朱晓玲 《浙江医学》2011,33(10):1453-1455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肾小管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相关性的研究,探讨肾小管功能及其损伤在IgA肾病进展中的作用的关系。方法以经肾活检诊断的18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肾活检前检查患者24h尿蛋白(24hUP)、肌酐清除率(Ccr)、血肌(Scr)、尿素氮(BuN)等。肾脏病理损害主要参考Lee分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和Andreoli病理活动性/慢性指数评分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中P-gP表达,统计分析肾小管P-gP蛋白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积分以及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肾小管中P-gP表达与肾脏病理损害Lee分级和Katafuchi半定量积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gP与肾小管问质积分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与肾小球、肾血管等组织学积分的相关系数。肾小管中P-gP表达强度与Ccr呈显著正相关,与24hUP、Scr、BuN等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gA肾病患者P-gP介导的肾小管转运功能可能参与对肾功能的保护,减缓肾脏病理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的患者肾功能、尿微量蛋白改变的影响。方法 246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他汀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3 d开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调脂类药。所有患者采用水化治疗。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36~48 h血清肌酐(S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肌酐(U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hsCRP、Scr,尿αl-MG/Ucr及mALB/Ucr较术前均升高(均P〈0.05),而血Ccr较术前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血hsCRP、尿αl-MG/Ucr较他汀组术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8.13%)高于他汀组(0.81%,P〈0.05)。结论造影剂可造成轻微的肾功能损害;术前3 d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具有减轻炎症反应、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γ-痕迹蛋白(SCys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60名正常人和43名肾病患者的SCysC、血清肌酐(Scr)和24 h肌酐清除率(Ccr),同位素51Cr-EDTA方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28例肾病患者SCysC、Scr、Ccr与GFR显著相关(P<0.01)。43例肾病患者的SCysC与Scr、Ccr显著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SCysC、Scr、Ccr,三者曲线下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GFR正常的肾病患者中,SCysC升高较Scr更敏感(P<0.05)。结论血清SCysC可以作为评价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ml/(kg·h)静脉水化12h,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和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术前24~7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观察术前和术后1、3、7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记录术中造影剂的用量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cr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分别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Ccr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β2-Mg、胱抑素C、hs-CRP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7天,A、B两组肌酐、Ccr、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与术前相比无差异。A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0,B组出现1例,占3.33%。结论对比剂可能造成轻微一过性肾损害,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预防对比剂肾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值得术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