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之人,治未病之脏”的思想,对“养生学”、“临床医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中风一证,亦应本着这一原则,在预防上狠下功夫。金代朱丹溪曰:“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元代罗天益指出:“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明代张三锡和《证治汇补》一书,均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  相似文献   

2.
<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之人,治未病之脏的思想,对"养生学"、"临床医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中风一证,亦应本着这一原则,在预防上狠下功夫。金代朱丹溪曰:"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元代罗天益指出:"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总之,先兆中风的临床表现是:中年以上经常头昏头痛,时发眩晕,半身阵阵麻木,单肢或多肢麻木,无力,肌肉微掣或肌肉蠕动。  相似文献   

3.
边宁涛  马菲鸿 《光明中医》2014,(6):1141-1141,1273
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风防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对中风防治,纵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体会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精髓,并将其应用到中风的防治之中,普及中风的防治知识,让公众了解中风的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先兆症状、有效预防措施,加以主动干预,使中风的危害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概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针灸预防中风的研究进展。方法:搜集并整理近年来关于针灸预防中风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和临床角度概述中医治未病理在针灸预防中风中的运用。结果:针灸在预防中风的临床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结论:针灸通过治疗中风先兆来预防中风,对一些卒中高危个体确实可以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治未病"是中医药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健康文化的核心,并在防病治病、减轻人类疾病痛苦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再发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本文从"治未病"的角度探讨其对临床防治中风的指导意义。1"治未病"之养生内涵"治未病"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其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3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  相似文献   

6.
任开益用中医"治未病"方法,将中风发病前高危期以及复发高危期纳入治疗范畴,预防或延缓、减轻中风发病;运用中药复方多靶点多功效的特点,抢救与康复同步进行,"先安未受邪之地"阻断致残。  相似文献   

7.
丁立辉 《光明中医》2013,28(2):233-234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急、病情重、合并症多,多有后遗症,"治未病"作为《黄帝内经》中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就"治未病"对中风的临床指导意义简要总结。1"治未病"的含义"治未病"起源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  相似文献   

8.
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中风的预防。在健康状态时主要通过系列养生之术包括适应四时、调摄精神、调节饮食起居、适度运动等预防中风。中风先兆阶段,根据具体证候分型论治,一般分为肝阳上亢型、痰瘀阻络型、阴虚络阻型和阳虚络阻型等。中风发作后,掌握发病规律,防止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追本溯源,系统阐述"肝病实脾"理论来源、演变以及对"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解。同时从"肝病实脾"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如何应用于王乐亭"老十针"防治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总结得出,无论是防治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抑或是防治中风病及其并发症,均可把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到中风病发病以及治疗的全程,以融会贯通,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后防复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中风病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防治中风病的关键环节是正确辨识和抓住中风病发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然而,中医"治未病"之理念渗透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当下应该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反复宣传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做好中风的防治,达到"治未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风先兆证辨证施治验案的讨论,认为运用中医药治疗阻止中风发生具有临床意义,中风先兆证的辨证施治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大力发扬祖国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学术特色,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中风先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指导防病治病最具影响的中医理论之一,"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中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先兆是中风发生前的危险信号,也是及早积极预防中风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风先兆一旦转为中风病后,多发病急骤,病情凶险,  相似文献   

13.
邵念方教授从热毒论治中风病先兆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先兆证(以下简称中风先兆)是中风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出现预示着中风病发生的高度危险性。中风先兆一旦出现,能否抓住有利时机,举“上工治未病”之措,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以防微杜渐,收事半功倍之效,显得至关重要。邵念方教授从事中风病的防治近40年,求索古今文献,结  相似文献   

14.
许青  谭峰 《新中医》2022,54(10):215-218
全国名老中医谭峰教授从肝、心、脾、肾四脏立论,认为中风后抑郁早期主要以气郁为本,继则发展为血郁,而神郁贯穿疾病全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郁三法”,即早期以疏肝理气为主,中期偏重活血化瘀,晚期重视滋肝肾之阴、清阴虚之热。其强调需对中风后抑郁患者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在“病”已成而“郁”未有的时候进行早期干预防治,实现“治未病”,必将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110例,对照组中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中风患者给予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患者护理中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并且缩短了中风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风先兆是中风前期的病变,治疗中风先兆是防治中风的重要手段。中风具有发病突然,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转变,人们对预防保健更加关注。所以"未病时"的预防,阻止其向疾病的转化变得尤其重要。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主要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采用针灸治疗手法预防中风病。方法:参阅历代医家著作中关于"治未病"的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意义。结果:在中医学发展的悠久历史上,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有着坚实的理论根基和独特的发展前景,在防病保健、益寿延年方面举足轻重。结论:尽早运用针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先兆预防中风,对卒中高危人群来说起到了作用,但仍需提高预防保健意识,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8.
“中风”又名“卒中”,发病急而重,病后痊愈者很少,常遗留下严重的语言、智能、运动等功能障碍,一旦中风,轻者瘫废,重者猝死。《医门法律·中风门》说:“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因此,对中风病应重在预防。古人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对中风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风病,发病虽急,但其形成与发生是其始甚微,其成也甚微,中间有一个较长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应该说它是可以早期发现而事先预防的。1中风先兆,必须认识要预防中风首先要认识它的先兆症状,中风的病机从标来说,可因于气、火、痰等,…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高复发率等特点。将中医治未病应用于中风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对延缓和减少中风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清伟  韩为 《河南中医》2012,32(10):1367-1369
分析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中对于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中医治未病、中风先兆以及针灸预防中风的情况,探讨针灸对中风的预防意义以及针灸预防中风的不足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