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常见的继发症。据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84%。肩痛不仅延缓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而且阻碍了整体康复进程。但是早期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可以防治肩痛。进而为上肢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改善创造条件。本文采用按摩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肩痛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在治疗前后,通过目测类比法、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及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法、改良Barthel指数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只有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P<0.05),而治疗组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关节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肩痛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偏瘫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肩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卒中后第2周内.据报道在脑卒中患者中,肩痛比例可高达84%[1].肩痛不仅延缓上肢功能的恢复,也严重影响患者全面康复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及广医二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经训练四个星期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与改良巴氏指数对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值与改良巴氏指数分别为(45.49±3.36)和(75.52±6.81);对照组分别为(36.41±3.81)和(66.25±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20例)和治疗组:常规康复干预+运动再学习疗法(21例)。每组患者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可明显的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鉴栩  张艳玲  赵敏 《吉林医学》2011,(34):7301-7302
目的:对应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首先是针对肩关节局部的治疗,如体位的摆放、肩关节的支撑、保持上肢关节活动度,并实施针刺、理疗、按摩等辅助疗法,然后是针对神经损害和异常运动模式的治疗,这包括PNF、Bobath、关节松动技术等。结果:这种以上肢功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技术,不仅有利于预防肩痛的发生和治疗肩痛,对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上肢功能综合康复手段可有效治疗肩痛,有利于偏瘫患者肩痛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育山  李奎 《海南医学》2003,14(9):18-18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住院脑卒中患者73例。分别采用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的能力。结果 ①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显著;②预防或减少了继发性损伤。结论 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分析其对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与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比两组上肢功能具体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近端、上肢远端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两组社会、心理、躯体、物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躯体、物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运动想象疗法、针刺运动疗法联合运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对上肢功能改善作用较好,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对脑卒中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Bobath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选择性地使用PNF运动模式和特殊技术,观察组单纯使用PNF治疗。三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8周后用目测类比法、Fugle—Meyer法(FAM)、Barthel Index评分法评价肩部疼痛、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意义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针对偏瘫患者肩痛问题,单纯使用PNF治疗,可显著改善偏瘫患者肩痛,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其疗效明显优于Bobath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动作观察疗法(action observation therapy,AO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AOT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检索时限: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予AOT为主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护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章,评估文章质量,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分析每项研究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8篇)601例患者。干预后Fugl-Meyer上肢部分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SMD=0.56,95%CI(0.39,0.73),Z=6.43、P<0.05];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干预4周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当[MD=9.20,95%CI(-0.07,18.47),Z=1.95、P=0.05],而在干预6~8周时干预组高于对照组[MD=10.24,95%CI(7.41,13.07),Z=7.10、P<0.05]。干预后干预组盒块测试(BBT)评分高于对照组[MD=2.97,95%CI(1.16,4.78),Z=3.22、P<0.05];干预组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55,95%CI(-5.06,6.17),Z=0.19、P=0.85]。结论 AOT与常规护理比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手指灵巧度,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中领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68-1969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4周,RRT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IMT组的FMA和MBI值比RRT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耿洪英  刘东 《当代医学》2009,15(33):58-59
肩痛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肩痛的发生严重的干扰了康复训练活动与休息,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均有不利影响,也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针对肩痛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28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卢战 《实用医技》2008,15(1):121-123
介绍和总结近年来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发展现状,以期为脑卒中患者制定合理的上肢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有关文献研究资料显示,大脑的同侧支配理论、大脑两个半球之间即存关系的理论、以及神经再生和大脑可塑性理论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说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使末端突触再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浮针灌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浮针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预防二次损伤、主动或助动的功能锻炼、低频电刺激、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对中风偏瘫后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走罐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疗程均为30天。结果:2组患者的肩痛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中医传统疗法可明显提高中风偏瘫后肩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107-111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Wii游戏训练方案结合常规物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7例,随机分成实验1组(n=19)、实验2组(n=19)和对照组(n=19)。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实验1组另外增加虚拟现实Wii游戏训练;实验2组增加常规作业疗法,共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和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表面肌电图测定患者肱二、三头肌的积分肌电值,并计算相应的共同收缩率(CR),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FMA-UE评分、Brunnstrom评分及患肘屈曲肱二头肌CR、伸展肱三头肌CR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患肘屈曲肱二头肌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FMA-UE评分、患肘伸展肱三头肌C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均高于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FMA-UE评分、患肘伸展肱三头肌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Wii游戏训练结合常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改善患肘屈伸运动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限制使用健侧,用休息位夹板或吊带将健侧上肢固定,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90%以上,持续2周。强制使用患侧,实施针对性治疗,每周5次,持续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用上肢功能测验(UE-FT)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患者治疗后UEFT和STEF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