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肿瘤患者138例,根据术式分为2组,69例患者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为观察组,术后随访1 a,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恢复状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是治疗子宫肿瘤的有效方法,手术时间短且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开腹、阴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69例,其中开腹子宫全切术(TAH)62例,阴式子宫全切术(TVH)6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47例,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LAVH与TVH组出血量、术后病率明显少于T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病率显著少于TVH组(P0.05)。LAVH与TVH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T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TV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及TVH临床疗效优于TAH组,并且LAVH较TVH相比术野更好,更安全,扩大了TVH手术范围,较TVH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TAH)、阴式子宫全切术(TVH)、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3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本院TAH组108例、TVH组46例、LAVH组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TAH组均显著短于TVH组和LAVH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TAH组均显著长于其他2组。结论 TVH和LAVH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定会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非脱垂子宫患者107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阴式组51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腹腔镜组56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以及盆底功能。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阴式组(P均<0.05),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阴道顶端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均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有效术式,且对患者盆底功能影响较轻,不过后者适应证更广,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5.
<正>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手术途径有经腹、经阴道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我院于2005年1月—2010年5月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腹部不留瘢痕、对腹腔脏器干扰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经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症状消失时间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稍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疗效要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控制和术后恢复时间上均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手术途径有经腹、经阴道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我院于2005年1月—2010年5月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腹部不留瘢痕、对腹腔脏器干扰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经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准备行全子宫切除住院患者112例,分成LAVH组56例,开腹子宫全切术(TAH)组5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低于TAH组(P均<0.05)。结论 LAVH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其将逐步取代TAH,成为子宫切除手术的主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选择需手术子宫肌瘤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全切,然后对照组开腹进行子宫切除,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微创(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切除,能够明显减少创伤,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美容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f}缶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共施行LAVH50例,另选50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观察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LAV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TAH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LAVH组的术后的并发症,包括阴道残端感染、切口延期愈合、胃肠功能紊乱、血栓性静脉炎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AH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hysterectomy,LAV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无粘连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开腹、腹腔镜、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种术式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244例,均采取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126例,腹腔镜手术6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58例。将3组术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具有空间大、视野清晰、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与腹腔镜组相比,能够在直视下准确地切除阴道壁,尤其是减少术后阴道残端癌的发生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极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具体方法,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使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经验。方法:以17例进行腹腔镜辅助B啦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相比并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两组在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并发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出血量小,疼痛少,下床活动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伤口愈合怏.住院时间舸等优点.并发痒少.佰得临床椎广.  相似文献   

13.
朱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95-95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行子宫全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其中28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术后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未伤及临近脏器,未出现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对比,治疗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镇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对患者损伤小的优点,但术后镇痛率高。适用于无盆腔粘连且无较大附件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检测指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0rain(9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160ml(100~300ml),术后住院5~7天,平均6天出院。结论:LAVH创伤小,肠道干扰少,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中转开腹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中转开腹率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均具有显著效果,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结合腹腔镜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2月间34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血等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率97.1%,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0min(80~140min),术中平均出血140ml(100~300ml),术后住院5~7天,平均7天出院.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创伤小,瘢痕轻,肠道干扰少,病情恢复快,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深呼吸及卧床排便的训练、阴道准备和肠道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尿道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3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均无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共150例,其中经腹子宫全切术92例(腹式组),经阴道子宫全切术58例(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阴式组在术后排气、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方面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除子宫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我院并接受上述两种途径进行子宫全切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腹腔镜切除子宫术者归为治疗组,共68例;接受开腹子宫切除术者归为对照组,共5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排癌检查,观察变量相关数据均以经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子宫大小差异等)及手术时间存在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切除子宫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腹式手术对患者身体和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全子宫切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 择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 116 例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腹 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 素 –6(IL–6)和 IL–2 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疤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 痛有 31 例(53.45 %),与对照组的 28 例(48.2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 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 24 h 后两组患者的 CRP、IL–6 均有不 同程度升高,IL–2 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手术 24 h 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IL–6 低于对照组,IL–2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45 %,低于对照组的 13.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治疗全子宫切除患者时,相比较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对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 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更为安全可靠,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