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RET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先天性巨结肠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对12例先天性巨结肠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分别做RET基因的表达,并以G3PDH作内参标,观察RE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RET基因的表达从扩张段→移行段→狭窄段是逐渐减低的。结论 提示RET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先天性巨结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NGFR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3周 ̄2岁的HD患儿及8例对照组患儿结肠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丰富的NGFR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于正常结肠环肌层及粘膜下层,少量分布于纵肌层,NGFR染色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NGFR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HD无肌间神经节细胞肠段肌层及粘膜下层内明显减少或缺如,而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肠壁中Smoothelin(SM)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随机选取53例经病理证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中切除的肠段样本(狭窄段即无神经节细胞段、移行段和扩张段即有神经节细胞段).男33例,女20例,年龄3月龄~4岁(平均年龄1.3岁).取材分别为狭窄段、移行段和扩张段肠壁组织各1.0cm3大小,迅速用pH7.4的PBS液冲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脱水,-80℃保存.同时留取相同部位的肠壁组织做组织HE染色病理学检查外,辅以PGP9.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符合HD诊断.采用RealTime-PCR和免疫蛋白印记法方法从RNA和蛋白水平对SM在HD患儿肠道组织内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参与HD发病过程的可能机制. 结果 SM mRNA表达在先天性巨结肠病扩张段、移行段和狭窄段分别为(27.13±16.44)×10-3、(21.60±10.02)×10-3和(19.66±9.92)×10-3;蛋白表达分别为43.13±12.44、36.83±9.43、23.63±4.97.移行段和狭窄段SM mRNA和蛋白均低于扩张段(P<0.05).结论 SM可能参与H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2(HO-2)基因表达水平与先天性巨结肠症(H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2001年8月-2002年1月收治的15例HD患儿(男12例,女3例),年龄21d-6岁(平均1.8岁),其中短段型3型,常见型9例,长段型3例,标本于术中发别取自狭窄段和正常近心端肠段,提取肠组织总RNA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HO-2mRNA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发现HO-2 mRNA在正常近心肠段均有正常表达,狭窄段则表达缺失,结论:HD患儿狭窄肠段HO-2表达缺失,提示HO-2基因表达缺可能与H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胚胎期后肠神经元发育不良性疾病 ,活产婴儿的发病率为 1/ 5 0 0 0 [1] 。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先天性远端结肠和 /或直肠壁内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 ,原因尚不清楚。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lcellline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是Lin等[2 ]于 1993年发现并成功克隆的一种新的神经营养因子。国外有资料表明GDNF蛋白与ENS发育[3 5] 和HD发病[6,7] 有关。本研究在基因转录水平探讨GDNF与HD神经节细胞缺如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取材及组织制备收集 1998…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简单、有效的SIP1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中表达情况及异质性筛查技术,并获取其相应的散发性HD人群频率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方法 检测180例HD及正常人外周血SIP1基因的mRNA 转录水平;采用PCR-DGGE(PCR degenerating gel gradient elactrophoresis, PCR-DGGE)法检测SIP1基因外显子1-rs11544569和外显子2-rs57148397的异质性.结果 SIP1基因在62.2%(112/180)的正常人和90.5%(163/180)的HD中阳性表达.HD患儿中SIP1基因在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外周血(P<0.05). rs11544569和rs57148397两位点分别有104例和119例HD观察到异质性,其发生率为57.8%和66.1%.180例正常人中均未发现异常电泳条带.结论 检测SIP1 mRNA 含量可作为判断HD的良好参考指标.PCR-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SIP1基因多态性及异质性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巨结肠与其同源病的RET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结肠同源病RET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的差异。方法 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14例巨结肠同源病,10例正常对照。取外周血,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ET基因第13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外显子突变,并通过测序明确突变的位点和类型。结果 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13外显子检测5例存在基因突变,共发现三种突变类型:有3例在碱基18888位点,胸苷酸残基T被鸟苷酸残基G置换,导致亮氨酸的静默突变;有1例在碱基18919位点,腺苷酸残基A被鸟苷酸残基G置换,导致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为错义突变;有1例在碱基18974位点,插入一个鸟苷酸残基G,导致框架移位突变。RET基因13外显子突变率为16.7%(5/30)。巨结肠同源病和正常对照组未见RET基因13外显子突变。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与RET基因突变有关,而巨结肠同源病未发现RET基因突变,提示这两种疾病具有分子遗传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肠道组织内的检测,验证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肠道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并探讨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HD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8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HD患儿手术标本,并根据手术标本取材的位置分为:痉挛段组和吻合口组.利用RealTime-PCR、免疫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从RNA和蛋白水平对DPF3、Smarcd3及MEF2基因在HD患儿肠道组织内的表达进行检测,验证DPF3、Smarcd3及MEF2在肠道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其参与HD发病过程的可能机制.其中,利用BIO-RAD对mRNA数据半定量分析;Genesnap系统及软件对蛋白数据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光学显微镜数码摄片进行蛋白染色分析;GraphPad Prism5绘图,SPSS(version 17.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DPF3 mRNA在患儿吻合口和痉挛段的表达为1.76±1.30和1.07±0.93;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31±0.62和1.95±0.57.Smarcd3 mRNA在患儿吻合口和痉挛段的表达为0.68±0.62和0.38±0.42;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85±0.43和0.61±0.34;MEF2 mRNA在患儿吻合口和痉挛段的表达为1.01±0.63和0.68±0.39;蛋白的表达分别为2.29±0.38和1.83±0.76.DPF3、Smarcd3及MEF2 mRNA及蛋白在患儿痉挛段的表达较吻合口均降低(P<0.05),且趋势相一致.DPF3、Smarcd3及MEF2在吻合口神经节细胞处可见阳性的棕色颗粒状染色,而在痉挛段未见明显染色.结论 DPF3、Smarcd3及MEF2可能参与H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离子通道芯片及Western blot实验证实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disease,HD)病变肠段的钾离子通道表达与正常的结直肠存在差异.方法 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0例,通过病史、直肠测压、钡剂灌肠造影、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等确诊为HD,术中结肠切除完成后,分别取正常及病变狭窄段肠组织,大小为1.0 cm×1.0 cm;标本置入液氮中冻存以待进一步实验.取其中6组标本,应用人类神经离子通道PCR芯片(neuronal ion channels PCR array)进行筛选表达具有差异性的钾离子通道;全部30例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所筛选出钾离子通道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Image-Pro Plus魔棒选取蛋白条带,利用IOD算法计算条带灰度.结果 我们将表达变化在2倍以上的基因认定为是差异表达基因,从而通过芯片筛选出表达具有差异性的钾离子通道1 5个,其中无神经节肠段表达增强1个,表达降低14个,共包括电压门控性的钾离子通道9个、大电导Ca2+激活的K+通道2个、小电导Ca2+激活的K+通道2个、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2个.利用Westernblot验证大电导Ca2+激活的K+通道的Maxi K通道及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的Kv11.1通道a亚基蛋白的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认定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结肠组织中确实存在表达下调的钾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Hirschsprung’sdisease(HD) ,其主要病因是患儿在胚胎期肠神经发育过程中 ,肠神经元发育出现停顿 ,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缺失 ,以致受累肠段异常收缩 ,其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与肥厚 ,形成巨结肠。临床上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HD为多基因遗传病 ,致病原因不甚明了 ,随着生物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能从分子基因水平进一步探讨HD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为临床HD的诊断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一、遗传学倾向HD在先天性畸形中发病率居第2位 ,据统计平均每5000个成活新…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巨结肠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NGFR)对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RT-P(永技术检测新鲜标本正常对照肠管、痉挛段、移行段和扩张段各22例NGF和NGFR mRNA的表达,分析并统计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22例正常对照肠管21例NGF mRNA表达阳性(95.5%),20例NGFR mRNA表达阳性(90.9%);痉挛段5例NGF mRNA表达阳性(22.7%),6例NGFR mRNA表达阳性(27.3%);移行段9例NGF mRNA表达阳性(49.9%),7例NGFR mRNA表达阳性(31.8%);扩张段18例NGF mRNA表达阳性(81.8%),19例NGFR mRNA表达阳性(86.4%)。NGF和NGFR mRNA正常肠管与扩张段肠管中表达高度一致;痉挛段和移行段均为NGF mRNA和NGFR mRNA低表达。结论NGF和NGFR与HD病理形态有相关性;HD的痉挛段和移行段肠管NGF及NGFR表达异常,提示NGF和NGFR基因可能与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结肠症原癌基因RET结构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否有原癌基因RET突变。方法:30例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ET基因第6、13、15、17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上述外显子是否有突变。结果:6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2例有RET基因突变;普通型及短段型未见RET基因突变。2例突变位点均是RET基因的第13外显子。结论: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长段型有RET基因突变,提示原癌基因RET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殷敏智  张忠德  沈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159-1160,T0002
目的观察不同抗体在先天性巨结肠(HD)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寻找一个特异性抗体帮助快速、正确诊断HD。方法选择5个抗体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D)、外周蛋白(Peripherin),蛋白基因产物(PGP9.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标记HD手术切除后标本的远端及近端根部。结果PGP9.5、NSE、Pe-ripherin在肠壁肌间、黏膜下神经丛及神经节细胞中均阳性表达,S100阳性表达黏膜下、肌间神经丛,对神经节细胞则阴性表达,CAD仅阳性表达神经节细胞而不表达神经丛。结论与其他抗体相比,CAD具有结果明显、易判断、快速等特点,是帮助诊断HD的一个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4.
Hirschsprung's Disease: A Viral Etiology?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hypothesis that Hirschspiung's disease (HD), congenital rectal agangliosis, may be etiologically linked to antenatal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Bowel specimens from 72 HD patients, 144 control I infants (Hirschsprung-like symptoms, normal histology), and 36 control 11 infants (deaths from nongastrointestinal causes) were analyzed for CMV genome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ositi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6 HD patients (8.8%) and none of the control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ntenatal CMV infection, a potentially preventable condition, may be one of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in H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肉组织中的软骨源性视黄酸敏感蛋白(cartilage-de-rived retinoic acid sensitive protein,CD-RAP)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留取2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行Mckay松解术时切除的足外展拇肌,5例正常对照组织标本来源于3例创伤、1例足月引产胎儿及1例尸检(均经本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马蹄内翻足及正常外展拇肌中CD-RAP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马蹄内翻足患儿足外展拇肌组织中CD-RAP基因与β-actin基因平均密度(ADV)比值为0.376±0.241,相应正常组织二者比值为0.067±0.0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43,P<0.001).结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足外展拇肌组织中CD-RAP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足外展拇肌组织中的CD-RAP基因表达上调,CD-RAP基因或其调节基因可能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HD患儿各段肠管中ATP受体亚型P2Y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2Y2受体表达与HD发生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00至2008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HD患儿结肠标本共30例,将HD患儿正常段肠管设为对照组,移行段及痉挛段肠管设为实验组,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观察ATP受体P2Y亚型P2Y2在各肠段的表达情况.结果HD患儿正常段肠管的神经节细胞中有大量P2Y2阳性细胞的表达,而在痉挛段肠管中没有P2Y2阳性细胞的表达,移行段组织中可见P2Y2阳性细胞的表达,但其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mRNA水平的表达与免疫组化一致.结论 HD患儿痉挛段肠管中ATP受体P2Y2的表达缺失,P2Y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