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高频心电图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明晖 《心功能杂志》1997,9(3):152-153
作者用高频心电图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以探讨麝香保心丸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能明显减少急性心肌缺血时高频切迹数(P〈0.01),提示本药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其细胞电生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传导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用新西兰兔32只,注射垂体后叶素制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家兔心肌缺血前后及服用麝香保心丸前后的心率变异功率指标,以观察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麝香保心丸对其心功能恢复及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的作用。1材料和方法新西兰兔32只雌雄不拘,体重2.2kg~2.8k...  相似文献   

5.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传导功能的影响顾明晖孙鲁申宋艳丽(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200070)关键词心肌缺血麝香保心丸希氏束心电图兔麝香保心丸是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的常用中药(由上海中药一厂生产)。近年来对心脏的强心作用已有研究,然对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58例住院期间确诊为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在门诊接受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常规治疗,4周后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3次/d),观察4周.观察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加用麝香保心丸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均有所减少,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确诊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采用国际WTO及我国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1]。记录入选对象一般情况和既往史,检测常规生化项目、检查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房内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脏射血分数。评估实验组(冠心病常规治疗加麝香保心丸)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疗效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期间实验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电图及心绞痛症状明显较前改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冠心病常规用药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麝香保心丸对家兔血管球囊损伤后胶原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管球囊损伤后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浓度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变化及麝香保心丸对其影响。方法 将 4 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5只 :血管成形术组、血管成形术 +麝香保心丸组及对照组。应用球囊拉伤动脉内膜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硬化模型并行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和髂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 1周时血管成形术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较对照组水平增加 (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为 9.5 4± 1.4 9,P <0 .0 5 ) ,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加 ,经计算机图像辉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为 (16 0± 12 ,P <0 .0 5 ) ,2、4周时显著增加 (P<0 .0 1) ,(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为 14 .2 1± 2 .6 7和 15 .6 3± 6 .87,Ⅰ型胶原基因表达为 4 16± 16和 4 38± 17) ,血管成形术 +麝香保心丸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无显著增加、Ⅰ型胶原基因未表达。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可致Ⅰ型胶原合成增加 ,麝香保心丸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麝香保心丸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述近年来麝香保心丸对血管保护作用研究的文献,进一步揭示其对血脂的调节、血管内皮的保护、抑制血管壁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76例分为治疗组 (麝香保心丸 ) 40例和对照组 (消心痛 ) 3 6例 ,作疗效比较 ,疗程为 8周。结果 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 (显效率 3 0 % ,总有效率 70 % ) ,改善心电图表现 (显效率 1 5 % ,总有效率 5 5 % ) ,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 ,硝酸甘油消耗量 (p均 <0 0 5 ) ;与消心痛比较虽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但头痛发生率麝香保心丸组( 2 5 % )明显低于消心痛组 ( 2 7 8% )。结论 麝香保心丸有良好的抗心绞痛作用 ,且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室支的不同部位,用高频心电图时域频域法观察中高频成分、甚高频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缺血面积小于35%时,中高频成分、甚高频成分随缺血范围的增大而增加;若缺血面积大于35%时,中高频成分、甚高频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12.
Over four decades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cardiography research have provided a body of knowledge about QRS changes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the techniques to measure and quantify them. High-frequency QRS (HFQRS) components, being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ttern of 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 carry valuable clinical information. Changes in HFQRS amplitude and morphology have been shown to be sensitive diagnostic marker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often superior to measures of ST-T segment changes. Clinical studi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xercise testing have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d the incremental diagnostic value of HFQRS analysis in detection of demand ischemia. In 6 studies that evaluated the HyperQ™ technology, the averag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HFQRS analysis were 75% ± 6% and 80% ± 6%,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average sensitivity 48% ± 16% and average specificity 70% ± 15% of ST segment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upply ischemia, recent studies characterized and quantified the ischemic HFQRS patterns. HFQRS morphology index was found to b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compared to non-ischemic, with good 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out ST elevation.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may be translated into commercially-available ECG systems and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improved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myocardi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3.
银杏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银杏黄酮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寻找新的证据。方法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银杏黄酮组,每组5只,口服给药,连续7d。以常规方法制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心率、血压、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内压微分变化。同时观察银杏黄酮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后减轻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心率、血压、左心室内压等在银杏黄酮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左心室内压微分在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中,银杏黄酮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银杏黄酮治疗后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减轻心肌梗死,银杏黄酮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银杏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率、血压、心左室内压无明显影响,但却非常明显地减少由于缺血所造成的心肌组织的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其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有缺血型ST段改变者56例,占91%,其中有症状者18例,占30%,无症状者42例,占70%,ST段压低共160阵,有症状19阵,占31%,无症状者41阵,占69%。结论冠心病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十分常见。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电图可完整记录心肌缺血发作过程,为诊断心肌缺血提供确凿证据。本文通过对典型病例及动态心电图的记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指出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过程,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较大。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动态心电图对急性短暂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0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9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心肌缺血75例(83.33%),48小时内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1075阵次。其中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7例(36.00%),ST段下移155阵次(14.42%),平均ST段下移(0.17±0.03) mV;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8例(64.00%),ST段下移920阵次(85.58%),平均ST段下移(0.16±0.02) mV。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主要分布在6:00~18:00,其中6:00~12:00最多,白天发作时夜间发作的2.48倍。4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5/min,发作时心率>65/min者36例(75.00%),≤65/min者12例(25.00%),伴有心律失常者41例(85.42%)。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冠心病患者短暂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方法 :监测 38例冠心病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中的 72次短暂心肌缺血发作事件 ,分析心肌缺血发作前、发作时、发作停止后的 HRV。结果 :在心肌缺血发作时 ,HRV降低。时域指标 SDANN ,r MSSD,PNN50 显著降低 ,频域指标 HF也降低 ,L F未见增加 ,L F/ HF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短暂缺血、迷走神经减弱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高频心电图观察射频消融对心肌的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频心电图 (HFECG)观察 6 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 (RFCA)前、后的高频切迹(HFN)的变化 ,以了解 RFCA对心肌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 :1RFCA术后高频切迹 (HFN)显著增加 (9.6± 3.5 vs2 3.3± 6 .2 ,P<0 .0 1) ;2累计放电能量越高 ,放电次数越多 ,HFN增加越明显 (17.8± 5 .9vs12 .0± 5 .1,17.0± 5 .0vs 11.6± 5 .2 ,均为 P<0 .0 1) ;3心房放电组的累计放电能量和放电次数明显高于心室放电组 (1376 0± 85 72 Jvs2 988± 1371J,14.9± 12 .8次 vs 3.4± 2 .7次 ,均为 P<0 .0 1) ,而两组所造成的 HFN变化却无明显差异 (14.4± 5 .7vs 12 .0± 5 .6 ,P>0 .0 5 )。结论 :HFECG可以早期而敏感地反映 RFCA对心肌的损伤 ,影响心肌损伤程度的因素有累计放电能量、放电次数和放电部位。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翔  黄晨  张阳阳 《心脏杂志》2002,14(5):390-39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 :对 2 5 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 2 4 h动态心电图检测 ,检出心肌缺血 16 7例 ,按临床情况分为 3组 : 组 :单纯 SMI; 组 :有心绞痛史的患者 ; 组 :心肌梗死后患者。结果 :SMI的发生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占 84 .3% ,发作时间主要是白天 ,以上午 6~ 12点发作最频 ,0~ 6点最少。 , , 组的心肌缺血程度 (SMI发作次数 ,缺血持续时间 ,ST段压低幅度 )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依次增加 ,而 SDNN和 HRVI依次递减。结果表明 ,心肌缺血程度与室早发生率呈正相关 ,与SDNN,r MSSD,PMN50 及 HRVI呈负相关。结论 :SMI是老年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应引起足够重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