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PSE)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RITP患者行PSE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RITP患者PSE术后血小板均较术前发生了显著改变.PSE治疗RITP短期有效率100%,近期总有效率87.6%,远期总有效率75.0%.结论 PSE达到了与切除脾脏相似的效果,同时保留了部分脾组织,使其免疫功能得以保存,其疗效与脾切除无显著性差异,是一种治疗RITP安全、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PSE)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 ,及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 47例PSE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脾肿大程度决定栓塞范围 ,重度脾肿大行多次小范围栓塞。结果 :术后外周血细胞显著回升 ,脾脏回缩 ,并发症发生率 2 3 4% ( 11/47)主要为自发性腹膜炎等 ,无死亡及后遗症发生。结论 :PSE创伤小 ,效果好 ,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亢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用明胶海绵碎屑、碘油、平阳霉素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栓塞面积约70%,并于术后第3天、第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血细胞的变化,第1、3、6个月进行脾脏CT扫描。结果15例于第3天复查,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开始回升,14例3个月内达到或接近正常值,16例1-3个月CT复查脾实质均可见囊变坏死灶,14例脾脏体积缩小,以术后第3—6个月最为明显;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发热、肺部感染和少量胸腔积液。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范围控制在70%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象、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PSE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升高,脾脏回缩、脾静脉内径缩小,临床症状改善;超选脾中下极动脉分支栓塞法较脾动脉低压流控法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并发症少且轻。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可控,是目前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7例外伤性脾破裂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止血,右下腹麦氏点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引流腹腔积液。结果全部37例经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疗效满意,术后1周内,易出现诸如上腹痛、不同程度发热、胸腔积液和穿刺点血肿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要内容。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2~3d、重视生命体征的监护、强调腹部体征的观察、保证右下腹引流管的通畅、防治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及做好发热和疼痛的观察是本病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和术后的血象变化、脾脏大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全部患儿临床表现明星改善,术后2周及1个月复查血常规,HGB有显著升高(P〈0.01),脾脏3个月后较前缩小。结论PSE治疗地中海贫血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伍友兴  桂若虎  郑新平  宋林 《中外医疗》2011,30(9):24+26-24,26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我院98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及术后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脾脏3个月后明显缩小,门静脉内径不同程度缩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术后病人进行中期随访,比较术中不同栓塞体积百分比病人术后栓塞区及脾组织的CT变化、外周血细胞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PSE治疗的病人43例,根据脾脏栓塞体积百分比分为A组(≤50%)和B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作为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提升血小板的可行性,探讨PSE术后进行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本组15例患者行PSE术后,观察PSE对血小板上升时间的影响,并明确血小板上升到适宜手术的时间。PSE术后2周内行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术中观察脾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并明确PSE后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结果 PSE术后血小板开始升高,1周时达峰值;脾脏与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粘连程度与PSE术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PSE纠正脾功能亢进,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作用明显,可作为门脉高压而脾亢明显的患者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一种术前准备措施。PSE术后2周内是进行脾切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部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117例需施行脾脏手术的ITP患者随机分为脾切除术组及脾动脉部分栓塞术组,前者采用常规脾切除术,后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栓塞面积约80%.对两组患者术后短期(1个月)、近期(3个月)疗效和远期(1年)疗效、手术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同时探讨年龄、性别、病程、血小板抗体、骨髓象的改变、抗核抗体等相关因素对脾动脉部分栓塞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PSE组短期、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与脾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脾切除术组(P<0.05或<0.01).PSE组中术后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的患者复发率低于骨髓中仍存在巨核细胞成熟障碍(P<0.05或0.01),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滴度低者疗效优于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滴度高者(P<0.05或0.01),但与年龄、性别、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SE治疗ITP疗效与脾切除术相当,并发症少,但有待临床进一步探讨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滕红  赵张平  徐兴明  谢英  陈友琼 《四川医学》2013,(11):1738-1741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B级,采用TACE+PSE,每次脾脏栓塞范围约10%~30%,栓塞次数2~4次,至脾脏总的栓塞范围约60%~70%,记录术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整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象均达到正常水平,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的脾功能亢进,能准确控制脾动脉栓塞的范围及位置,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4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清明  杨建军  权辉  李宽智  宁博  袁银会  田郁  杜锋 《医学争鸣》2006,27(24):2280-228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我院46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及术后血象变化、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3 mo后稳定在一定水平,红细胞计数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脾脏3 mo后明显缩小,门静脉内径不同程度缩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对43例肝癌合并脾亢的患者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脾脏栓塞面积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作配对t检验。结果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1个月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11.315,P=0.000;t=11.486,P=0.000),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并发症,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能有效提高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缓解脾功能亢进,有助于肝癌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变化、脾脏大小及门脉内径改变。结果:白细胞PSE后1—3天升高明显超过正常值,血小板1—3天后开始升高,血红蛋白术前后无明显变化,6-12月门脉宽度及脾脏显著性缩小,肝功能明显改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减轻。结论:PSE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手术前后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安全可靠。优质护理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度及频度。  相似文献   

16.
李芳  何立 《西部医学》2012,24(2):303-305
目的观察肝康Ⅱ号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5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肝康Ⅱ号联合PSE治疗,对照组26例单行PSE治疗,均随访1年。结果两组白细胞术后逐渐升高,7天达高峰后逐步下降,3个月后趋向稳定;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均逐渐上升,3个月后渐稳定。治疗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大。两组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康Ⅱ号联合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徐明洲 《中国现代医生》2014,(3):152-153,157
目的研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3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术后3个月血常规、PT等生化指标和脾脏大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个月后,患者血常规(RBC、WBC、PLT)显著上升,ALT、AST、PT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优势突出,疗效确切、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脾动脉分支后行部分性脾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12周外周血象、脾脏大小的改变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后12周,外周血象明显升高(P〈005),脾脏不同程度缩小(P〈0.0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重复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赵开飞  利峰  石荣书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26-1128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脏栓塞术(PSE)在术前、术后肝动脉、脾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PSE对门静脉高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接受PSE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PSE术前及术后检测肝动脉、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和动脉血管阻力。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较术前增加,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量增加,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量减少,可缓解脾循环高动力状态,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PSE;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有腹水者,腹水消失6例,腹水减少2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左上腹疼痛(15例)、发热(10例)、左侧胸水(3例)。结论 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病人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