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食滞腹痛这类腹痛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引起,其特点为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不思饮食、嗳气腐臭、吞酸,或有呕吐,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泻出物酸臭气甚重,或大便不通。舌苔厚腻,脉弦滑,或沉滑有力。食积腹痛的治疗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为法,可选用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焦六、茯苓、泽泻、白术)加减。一般腹部胀满较重,大便秘结,或泻利后重(肛门坠憋)的,可加木香、厚朴、槟榔,以加强行气  相似文献   

2.
秦艽白术丸     
秦艽白术丸东垣,归尾桃仁枳实攒。地榆泽泻皂角子,糊丸血痔便艰难。仍有苍术防风剂,润血疏风燥湿安。本方是治疗痔疮有脓血、大便燥结、疼痛难忍的一个方剂。由秦艽、桃仁(去皮尖)、皂角子(烧炭存性)各一两(30克),当归尾、泽泻、炒枳实、白术各五钱(15克),地榆三钱(9克),八味药组成,共研为细末,用面糊做成丸药,如芡实一般大,每服五七十丸(三钱,9克),白开水送下。痔疮有内痔和外痔两种。由于肠中湿热熏蒸,所以大便燥结,血肉腐败,脓血不断而疼痛难忍。因此用秦艽、皂角子润燥通便,桃仁、归尾活血去瘀,枳实泄热破结,泽泻渗利湿热,地榆破血止血,…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自拟“消食导滞饼”方治疗小儿食积,屡用屡验,兹简介如下:方药与制法炒二丑、酒炒大黄、炒菜菔子、焦山楂、鸡内金各30g。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加芝麻、红糖适量,白面500g掺匀,加水和成面块,再烙成焦饼30个。治疗方法让患儿嚼食。1~3岁小儿每次吃1个;4~6岁吃2个;7~10岁吃3个;10岁以上吃4个。每日3次,一周一疗程。体会食积也叫食滞、积滞或宿食。指饮食失节,停滞不化,造成脾胃运化失常。临床以幼儿多见。因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薄弱,常为饮食所伤。如果饮食不加节制,恣食生冷甘肥,就会损伤脾胃,发生食积。患…  相似文献   

4.
已故绍兴名医裘吉生,临床经验丰富,对疑难杂病,经其诊治每有良效。现录其所订“疏肝和胃散”于下,以供同道参考。本方用药十味,方为:甘松5克,延胡5克,绛香3克,丸香虫3克,猬皮炒1O克,瓦楞子煅15克,黄连5克,吴黄3克,沉香曲6克,生姜计数滴,甘蔗汁一盅冲(姜汁和入蔗汁内) 按甘松甘温,行气止痛,开胃健脾,香附、延胡、绛香理气止痛,沉香曲苦温,行气化滞,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刺猬皮苦平,行气止痛,主胃脘疼痛,瓦愣子甘咸平,软坚消瘀,治胃酸过多;九香虫为温补药,兼有行滞止痛之功;(如无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自1971年开始应用大黄莱菔子汤治疗本病124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及用法】大黄9克,炒莱菔子12克,木香9克,加水300毫升。先放入炒莱菔子煎15分钟,再放入木香、大黄煎10分钟,取药液150毫升。分两次服下(或从胃管注入)。两次间隔6~8小时,每日一剂。重者一日服两剂,轻者服一剂即愈,一般需服3~5剂。【方解】本方根据祖国医学六腑以通为用的道理,选用大黄、莱菔子、木香三味药物。大黄有破瘀行水、荡涤胃肠、推陈致新、通利水谷之作用;木香则行气止痛、善调三焦气滞;莱菔子有行气开郁、消食导滞、  相似文献   

6.
原晓风教授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临床以热证多见,且"脾常不足",运化能力弱,易积滞化热,津亏肠燥,故小儿便秘多以食积内热证型为主,治疗时应以消食导滞,清胃泄热为原则。应用自拟清热导滞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芩、侧柏叶、生地、莱菔子、枳实、肉苁蓉等),在临床诊疗中疗效显著,并指出食积内热为小儿便秘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大柴胡汤首载《伤寒论》,是治疗少阳、阳明并病的方剂。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阳明经属胃络脾,故大柴胡汤对肝胆脾胃的许多疾病特别是对上腹部的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现就大柴胡汤的组成、方义、主治证候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介绍。一、大柴胡汤的组成柴胡9~15克炒枳实8~12克(或枳壳,用量可稍增)生大黄8~12克黄芩8~12克白芍(或赤芍)8~12克制半夏6~10克生姜8~12克大枣4~8枚根据病情,药量可随之增减,每日煎服1剂或煎服2剂。  相似文献   

8.
药物组成:制马钱子、炮附子、炒干姜各60克,炒枳实180克,炒白术360克,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用法与用量:饭后温开水送服1丸,一日3次。  相似文献   

9.
六和汤     
六和藿朴杏砂呈,半夏木瓜赤茯苓。术参扁豆同甘草,姜枣煎之六气平。或益香薷或苏叶,伤寒伤暑用须明。本方由藿香、木瓜、赤苓、白扁豆各9克,厚朴6克,杏仁、制半夏、白术各9克,人参3克(或党参6克),砂仁、炙甘草各3克组成。捣粗末,每服9~15克,加生姜三片,大枣1枚,水煎服。治疗因饮食不调,内伤生冷,外感暑气,以致胸膈痞闷,头目昏痛,身体困倦,恶寒发热,口微渴,小便黄赤,或霍乱吐泻等症。本方以六君子(参、术、茯、甘、陈、夏)补气为主,加藿、朴、杏、砂理气,扁豆、木瓜去暑渗湿,对于夏季暑热伤气各证,更为适宜,所以多应用于夏季;秋冬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前言此类方药是森田幸门博士常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处方。治疗诸如湿疹、皮肌炎、干癣、寻麻疹、特异反应性进行性手掌角化症,全身性角质增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顽固性皮肤疾患。祛风败毒散的出处和药物组成本方最早记载于明代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疥疮门》中,其方药由枳实9克赤芍9克前胡6克僵蚕6克连翘9克川芎9克羌活6克蝉蜕5克甘草2克荆芥6克牛蒡子9克独活6克苍术6克生姜三片组成。本方的主要功效为祛风、解表、清热除湿、凉血活血。适用于风疮疥癣(慢性难治性湿疹类)瘾疹(寻麻疹)、紫白癜风(白斑、黑斑等皮肤色素异常性疾  相似文献   

11.
胃肠安丸由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麝香、川芎等药味组成,具有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的治疗。由于中药资源的复杂化,来自于一些土壤被污染地区的药材和不规范种植的药材  相似文献   

12.
三、痢疾案案一,腹痛、便痢赤白、里急后重,日数十次,身热口干、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此乃暑湿夹滞、交阻肠腑,活以木香槟榔合葛根黄岑黄连汤加减。煨木香3克尖槟榔9克焦查肉9克制大黄6克煨葛根9克青陈皮各4.5克炒只壳4.5克银花炭12克炒黄芩4.5克炒黄连2.5克马齿苋9克荠菜花炭9克经治之后,腹痛便痢转松,次亦减少,身热已退,惟纳差口淡,苔腻仍以前法更易:煨葛根6克煨木香3克炒麦芽9克焦查肉9克赤茯苓12克青陈皮各4.5克炒枳壳4.5克荠菜花9克马齿苋9克姜黄连2.4克大腹皮子各9克大砂仁(打)3克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6味中药组成,可治疗因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状。每日2次,每次水蜜丸6克,或小蜜丸9克,又或大蜜丸9克。六味地黄丸适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等症。脾胃功能较差的中老年人要慎用并忌食辛辣食物,服药期间若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制半夏、醋制香附、炒枳实、去壳豆蔻、姜炙厚朴、广藿香、甘草组成。此药温中和胃,用于胃痛、…  相似文献   

14.
乌头桂枝汤     
正乌头桂枝汤一方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剂组成:乌头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白蜂蜜20克。先用白蜂蜜煎乌头,后入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同煎二次,分服。本方具有散寒止痛,调和营卫的功能,主治表里俱寒,营卫不和,寒疝兼有表证,症见腹中痛,逆冷,手足不温或麻木不仁,身疼痛。寒凝血滞,营卫不和是本方证的主要病机。寒气内结,阳气大衰,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足逆冷,麻痹不仁。寒邪痹阻,气血淤滞,  相似文献   

15.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肾肝精血虚。本方用何首乌大者赤白各一斤(500克)(九蒸九晒),菟丝子(酒浸蒸)、牛膝(酒浸蒸)、当归、枸杞子、茯苓各半斤(250克),补骨脂四两(120克)(黑芝麻拌炒),七味共研细末,蜜和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克),用淡盐汤或酒送下。治肝肾阴亏,气血不足,消渴、小便淋沥、遗精、崩带以及羸弱、周身痿痹等症。七宝美髯丹  相似文献   

16.
蚕矢汤     
正蚕矢汤见清代医家王孟英所著《霍乱论》卷下。药物组成:晚蚕沙15克,生薏苡仁、大豆黄卷各12克,陈木瓜9克,川黄连(姜汁炒)9克,制半夏、黄芩(酒炒)、通草各3克,黄连解毒汤来源于《肘后方》卷二。其异名在《脉因证治》上称火剂汤、《医学心悟》上称三黄解毒汤,东汉名医华佗曾创治汤火伤方黄连解毒膏,与本方功效不同。  相似文献   

17.
枳实导滞丸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病,枳实导滞丸对此病在临床上有一定疗效,但有关基础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营养性半固体糊为标记物,观察枳实导滞丸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青龙汤     
<正>本方为辛温解表剂,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方药组成:麻黄(去节)9克,芍药15克,细辛3克,干姜9克,甘草(炙)9克,桂枝(去皮)9克,五味子6克,半夏(洗)9克。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相似文献   

19.
桑薄清宣汤     
<正> 一、组成:霜桑叶6克、薄荷4克、炒杏仁3克、桔梗4克、积壳4克、陈皮4克、紫苑4克、生白芍3克、甘草3克。二、主治:小儿外感咳嗽。三、煎服法:上药用300毫升水煎至头开时加薄荷,再煎15分钟,倒出。再加水150-200ml煎15分钟倒出,与头煎混合,分服。本方剂量适用于6岁以下,周岁以上患儿。3岁以下每服1勺(约20毫升),每日3-4次,每隔4~6小时1次,3岁以下每服2勺,日2次。四、加减运用:苔发热可加银花9克,咽喉痛加牛蒡子4克、川贝母3克、不思饮食加炒麦芽6克。五、病案举例:患者,男、6岁。因洗头后晚间发烧38度。服感冒药烧退,晨开始  相似文献   

20.
诸疝     
立效汤 [成分剂量]苦楝子 元胡 山楂于 枳实 白术 香附 青皮各5.0克 吴茱萸3.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舒肝理气止痛。 [主治]气疝、狐疝之因于肝气失于疏泄而发者。 [解说]本方出《丛桂亭医事小言》,为原南阳治疝气之方。观本方之组成,此方所主,乃肝失疏泄,或寒凝肝脉所作之气疝或狐疝。本方以苦楝子、元胡、香附、青皮、吴茱萸直入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