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的鼠疫菌分离株其生物学特性、基因特征等。拟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传染源和传播关系。[方法]对8株于鼠疫患者(尸体)分离的鼠疫菌进行糖醇类酵解试验;检测其毒力、毒力因子、质粒、生物型、基因型;运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流行的传染源。[结果]8株鼠疫菌全部为甘油+、阿胶糖+、脱氮+,生物型为古典型。具备强毒鼠疫菌的4个毒力决定因子,为FraI+、VW+、PstI+、Pgm+;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介于50~1000个菌,为强毒株;具备我国多数鼠疫菌所携带的6、45和65Mdal质粒;基因组型全部为10型。[结论]根据分子流行病学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此次肺鼠疫暴发流行来自同一个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河北省鼠疫疫源地的结构和性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该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做了总结,分别从生化特征、营养需求、质粒特征、毒力因子、毒力和毒素几方面进行介绍,发现河北省分离的鼠疫菌属于B群鄂尔多斯高原型,营养需求表现为对甘氨酸的半依赖和对色氨酸的营养依赖,含有4种质粒,其中13×106质粒是内蒙古长爪沙鼠疫源地所特有,有的菌株缺失45×106质粒,全部菌株表现为F1抗原和鼠疫菌素(PstⅠ)阳性,而鼠疫菌色素沉着(Pgm)和VW抗原阳性仅占一定比例,表现为遗传的不稳定性,中等毒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西鼠疫菌的质粒图谱及Pgm特征。方法质粒运用Kado改良法进行提取;Pgm利用刚果红培养基置28℃培养7天观察。结果广西鼠疫菌菌落大多为Pgm+及Pgm-混合型,占85.7%(12/14),Pgm+、Pgm±、Pgm-株分别为42.9%(6/14)、35.7%(5/14)、21.4%(3/14);广西鼠疫菌株共含5种质粒,其分子量分别为4MD、6MD、45MD、65MD、111MD,由质粒构成显示广西鼠疫菌质粒图谱可划分为3型,I型含4MD、6MD、45MD、65MD质粒,Ⅱ型含4MD、6MD、45MD质粒,Ⅲ型则含有4MD、6MD、45MD、111MD质粒。结论Pgm可作分型指标之一;质粒图谱可为分子流行病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鼠疫菌某些生化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鼠疫菌株生化表征的遗传变异与分型地位。方法 采用平皿单菌落法,实验观察我国17个生态型共336株鼠疫菌酵解麦芽糖、鼠李糖、阿胶糖、甘油及脱氮反应的变化。结果 发现松辽平原、滇闽居民区和滇西纵谷区3个生态型部分菌株对甘油、阿胶糖、麦芽糖酵解有变异,可同时出现酵解和不酵解的单菌落,而且特性较稳定;其余14个生态型鼠疫菌单菌落酵解能力与过去资料报道一致无明显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可将中国鼠疫菌分为12个生化型。结论 我国鼠疫菌对糖酵解特性稳定,具有一定的分型意义,滇闽居民区与滇西纵谷区生态型鼠疫菌株可能源于一个祖先。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表型性状、质粒组成、外膜蛋白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常规糖醇发酵管法检测生化等表型性状;采用反向血凝试验、用假结核菌为复盖种子层法、用草酸镁培养基和刚果红色素培养基检测FraI、Pstl、Vwa和Pgm4种毒力因子;用Lawton最小培养基测定营养型;采用常规的动物接种试验测定毒力;采用碱裂解、酚一氯仿抽提法提取鼠疫菌质粒;鼠疫菌经破碎后采取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膜蛋白;采用纸片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实验用的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株生化性状表现为甘油+、鼠李糖一、阿胶糖+、密二糖一、麦芽糖+、脱氮+的特征;具有鼠疫菌荚膜抗原(FraI+)、毒力抗原(Vwa+)、鼠疫菌素I(PstI+)、色素沉着因子(Pgm+)4种毒力因子;营养型表现为对Trp、Thr、Leu、Arg不依赖,而对Phe、Met、Cys依赖,对Ile和Glu表现出低营养;对小白鼠的LD100在10^2~10^3个菌,LDs。为7.94-31.62个菌,对豚鼠的LD100在10^5~10^7个菌,LD50为68.14-685.49个菌;携带Mr为6×10^6、45×10^6、52×10^6、65×10^6、92×10^6]质粒;在10%的SDS-PAGE上37℃条件下的培养物可表达26条外膜蛋白带,28℃培养物可表达36条外膜蛋白;部分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对实验菌株的敏感性效果较好,20种抗生素均较链霉素为佳。结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菌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型菌株,都是强毒力鼠疫菌,临床治疗除常规的链霉素外可选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该项研究可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毒力因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是否具有公认的毒力因子.方法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Fral;利用假结核菌对PstI敏感可产生抑菌环的复盖种子层法检测PstI;采用乏Ca2+时37℃鼠疫菌不能生长观察Vwa,利用色素培养基观察Pgm.结果 所检测青藏铁路沿线菌株都具有PstI+、Vwa+、FraI+、Pgnn+4种毒力因子.结论 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宿主判断所检测菌株属于强毒力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的生物化学性状。方法利用细菌生长后可使培养基中糖醇酵解,产生酸碱并使培养基中指示剂变色的原理来判断该株菌是否酵解糖醇。结果试验用青藏铁路沿线菌株表现为甘油+、鼠李糖-、阿胶糖+、密二糖-、麦芽糖+、脱氮+等主要特征。结论试验用青藏铁路沿线菌株属典型的青藏高原型曲株。  相似文献   

8.
我国鼠疫耶尔森菌Pgm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从我国不同类型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进行色素沉着因子 (Pgm )表型的分析。方法 用氯化血红素培养基或刚果红培养基培养鼠疫菌 ,对不同颜色的菌落进行计数 ,计算鼠疫菌Pgm的阳性率。 结果 我国 10个疫源地的 16个生态型和新发现的四川青海田鼠型 ,除昆仑山A、B型外 ,其他各型的菌株均含有Pgm+ 菌 ,以青海田鼠型、锡林郭勒高原型、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北天山西段B型菌株的Pgm+ 率为高 ,Pgm+ 菌株 >90 %。结论 青海田鼠型、锡林郭勒高原型、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北天山西段B型菌株的Pgm+ 表型稳定。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重引物PCR技术检测O157∶H7毒力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江苏省6个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动物中分离的O157∶H7菌株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分析.方法 应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志贺样毒素(SLT2和SLT1)基因、"粘附抹平"因子eaeA基因和溶血素(hly)基因为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江苏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56.5%,不同地区的分离株携带率有所不同,个别地区高达90%以上,有的地区则未检测到带毒力基因的菌株,这一结果与不同地区发病率的高低有平行的关系.疾病高发地区,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达85.7%(36/42),低发或散发地区为52.6%(10/19),非流行地区为8.3%(2/24).不同的宿主动物分离株其毒力基因携带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羊>牛>猪>鸡.仅有的一份兔粪便标本分离株也检出毒力基因.菌株毒力基因图谱以SLT2+eaeA+hly为主,占79.2%,其次为SLT2+SLT1+eaeA+hly和SLT2+hly,分别占16.6%和4.2%;有毒力基因的菌株均有hly和SLT2,绝大多数菌株有eaeA基因,携带SLT1的菌株则较少,这与国外一些报道有所不同.结论 O157∶H7 毒力基因图谱是一个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标志,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检测O157∶H7 毒力基因,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017年河北康保长爪沙鼠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的生态及差异片段(DFR)分型,探讨其流行特征。方法分离培养鼠疫菌,进行糖醇酵解实验以确定生态型;煮沸法提取鼠疫菌DNA,进行23对DFR和PMT1质粒序列PCR扩增,并进行PCR产物电泳分析。结果 3株菌(201701、201702和201703)均发酵甘油,阿胶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麦芽糖,鼠李糖;201701,201702两株菌迟缓发酵蜜二糖,201703不发酵蜜二糖;脱氮均为阴性。201701、201702、201703菌株均缺失DFR位点1、6、7、12、13、15、16、17、18、23。结论 2017年河北省鼠疫菌株生态型为B群鄂尔多斯高原型,差异片段分型为G20型。  相似文献   

1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来自全国不同疫源地、不同生态型的103株鼠疫耶尔森氏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结果 将鼠疫耶尔森氏菌分成两种基因型别:全国大部分菌株为RAPD-1型,青海省境内的大部分菌株为RAPD-2型。结论 不同生态型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结构存在差异,为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础研究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组型分布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青藏高原鼠疫菌297株,根据已经证实的22个差异区段设计引物,每株鼠疫菌的每个基因差异区段都采用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中,鼠疫菌基因组型有9种,分别为1、5、6、7、8、10、11、新基因组型和Ype-ancestor型,其中以5、8和10型为主,3种基因组型合计所占比例为80.6%(204/253),而且不同地区鼠疫菌基因组型的分布也不一致.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基因组型全部为14型.结论青藏高原鼠疫菌基因组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根据基因组型的分布状况推测出了鼠疫菌在青藏高原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媒介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季节变化。方法整理核实我所1974—2006年有关鼠疫监测和调查资料,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家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节肢动物有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人蚤等8种,其中印鼠客蚤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媒介,1982—2006年云南省自印鼠客蚤累计分离鼠疫菌618株,占92.65%;野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有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等7种,其中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最近在玉龙县发现其染疫蚤;棕形额蚤为次要媒介,1974—2006年自特新蚤指名亚种和棕形额蚤各分离鼠疫菌14株,各占15.56%。从家鼠鼠疫疫源地媒介生物中检出的鼠疫菌集中在6—8月,最高为8月。野鼠疫源地媒介昆虫季节变化调查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呈双峰,集中于4月和12月。结论两型疫源地有着各自不同的染疫媒介,其地理分布有着明显区别,染疫情况和季节变化也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分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国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DFR)分型及地理分布特征。方法 对分离自中国11个疫源地3 044株鼠疫菌,应用23个DFR和质粒验证(PMT1)PCR扩增,进行鼠疫菌DFR基因组分型及地理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3 044株鼠疫菌共包括52个基因组型,其中19个为主要基因组型、33个为次要基因组型。在以往鉴定的31个基因组型基础上又增加了 21个新基因组型。其中增加的3个新基因组型均为主要基因组型,即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新增加32型、44型,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新增加50型。结论 在新增加的 21个新基因组型中有3个为主要基因组型,中国鼠疫菌DFR主要基因组型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of 38 Yersinia pestis isolates from all known plague foci of north-east Brazil were analysed by SDS-PAGE. Approximately 20 bands were consistently found in all strains analysed and 11 were selected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Although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among the electrophoretic profiles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of wild Y. pestis isolates were not observed, quantitative alterations were clearly noted for most of these proteins. No particular quantitative alteration of the electrophoretic profile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od of isolation and geographic origin of the isolates. The 64 kDa outer membrane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in higher amounts among Y. pestis strains isolated from a recent plague outbreak. The possible use of electrophoretic profiles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of wild Y. pestis isolates as a tool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for the analysis of virulence determinant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分型在鼠疫暴发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根据已经证实的23个差异区段设计引物,对2004年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期间分离到的13株鼠疫菌进行PCR扩增.结果13株鼠疫菌可分为4个基因组型,即Genomovar 8、10、15和16.其中囊谦的8株菌全部为Genomovar 10;乌兰的2株菌分别为Genomovar 8和15;祁连、曲麻莱、称多的3株鼠疫菌的基因组型均为Genomovar 16.结论鼠疫菌基因分型是鼠疫疫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