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敖宝铨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本文报告28例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本组中以工人、儿童、学生及青壮年为多,平均年龄为26.5岁,其中工人占50%。男性多於女性、2眼无明显差异。致伤物多为锐器伤及钝挫伤,其次是爆炸伤及铁屑伤。28例中,角膜穿通伤21 相似文献
3.
TNT白内障发生于TNT作业人员中主要特异表现是。在晶状体周边部皮质或成人核有楔形或其他类型的环形暗影,在暗环与赤道之间有一透明区;相当瞳孔区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暗影。我们观察到的发病率在40%左右,与国内其他统计相似,在脱离TNT作业后5年随访,10%人员的白内障有发展趋势,提示TNT在人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毒害作用。中央卫生部发布,TNT白内障诊断标准,适用于对大人群检查,但笔者仍感有不足之处,为有利于对TNT白内障的防治,科研工作,特再次提出一个分期方案。 相似文献
4.
李刚森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我们对某军工企业TNT白内障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连续2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在本区某军用化工厂,1989年实检159名,其中男性113名、女性46名,年龄21—58岁,工龄5—29年。二、讨论:1、该厂投产时间长,原来生产设备陈旧,半机械手工操作,无防尘防 相似文献
5.
刘连岑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Z1)
自1986年10月至1989年12月,对229名高温作业工人进行了红外线白内障调查和观察,无高温作业史的50人作对照。229名高温作业工人中,自由锻工、压力机工和切料工接触温度为850℃~1050℃,每日接触时间8小时。其他工种接触温度低于850℃,或每天接触高温少于8小时。所有对象均查远,近视力,一项达1.0以上即为正常,两项均低于10者为视力减退。1%新福林扩瞳后用裂隙灯详查晶状体,统计时排除了非红外线白内障。 相似文献
6.
闵鹄秋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外伤性白内障为眼外伤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探索白内障术后情况,我们作了部分患者F-ERG检测。患者总数16例,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10岁,性别男14例,女2例。都有光感、定位准、色觉正常。 相似文献
7.
《眼科新进展》1986,(2)
白内障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是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廿年来,由于显微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成就,导致白内障手术的彻底改观。现在,国内外许多眼科学者都倾向作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967年,Kelman(美)经过4年研究,首创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这是囊外摘出术的一种新术式。其突出的优点是创口小(约2~3 mm),术后并发症少,可于术后早期活动。术后视力矫正好,术后2~6周即可配出眼镜或角膜触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原理在患眼角膜缘作1或2个2~3mm的切口,插入超声振动头,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粉碎、乳化晶状体的硬核,并将其吸出眼外。在操作过程中,以平衡液连续灌注眼内,用来维持前房深度和正常眼内压,并冷却超声振动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0-9~1991-9,共施行外伤性白内障IOL植入术13例13眼,其中6例晶体后囊膜透明、完整,常规法植入IOL,7例术中发现后囊膜破裂大于5mm或无后囊或悬韧带断裂超过1个象限伴玻璃体脱 相似文献
9.
何涛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双眼白内障分期手术及晶体未完全混浊能否手术的问题,一直是眼科界的一个课题,现就作者遇到的病例,谈一点这方面的看法。患者王×,男,58岁,于1988年11月 相似文献
10.
李月婵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本文报告TNT白内障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26岁。工龄最长30年,最短2年。一般认为TNT慢性中毒主要为血像改变,中毒性肝炎及白内障。后者发病率较高。根据我们观察,上述改变可以 相似文献
11.
张兰金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Z1)
我院自1987年开展玻璃体手术以来,对25例(25眼)外伤性白内障行晶状体切除术效果满意,并发症,25例,男19例,女6例;右眼19例,左眼6例;年龄6~34;受伤时间6天~6年;术前视力光感或眼前指数;钝挫伤4眼,爆炸伤2眼,角膜穿通伤19眼.术后矫正视力0.3~1.0.手术是在颞上式颞下象限距角膜缘6mm切开球结膜,作一弧形结膜瓣,在距角巩缘4mm处,作一平行于角巩膜缘的3mm半层巩膜切开,作褥式缝线1针.巩膜全切开口用线状刀划破晶状体后囊,在行切割。 相似文献
12.
王一兵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本文报告62例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致盲率为46.7%,其中穿通伤致盲率为51.2%,钝挫伤致盲率为38.1%,有明显差异。无复合伤致盲率32%,有复合伤致盲率63.6%。致盲病因中玻璃体混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占 相似文献
13.
我院曾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34例43眼,施行白内障摘除术,由于加强了术中及手术前后的处理,效果尚好,体会如下。 (一)我们观察,仅Tyndall征阴性不能说明炎症已完全静止,必须同时无睫状充血,否则术后葡萄膜炎易复发。对前葡萄膜炎并发的白内障,虽光定位、色觉不确也不能视为手术禁忌,因瞳孔区的机化物甚厚者可能影响光投射。术前眼压低者,如B型超声波检查无视网膜脱离,应先加强神经营养疗法,待眼压有回升后再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4.
陈力力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Z1)
本文报道25例29眼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囊内摘除术治疗况。29眼术前继发性青光眼9眼,瞳孔膜闭23眼,角膜后沉着:“ ”4眼,“ ”15眼;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文中介绍了手术方法,手术前后处理。29眼术后矫正视力0.3以上者22眼,有效率达89.6%,术后无1例葡萄膜炎复发. 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术时机,只要炎症稳定3~6月,KP存在亦可以手术,手术前后处理得当,术后KP可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术后脱盲率达89.6%.本文还讨论了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囊内摘除的注意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单眼外伤性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恢复双眼单视机能的最佳选择。1986~1989年我院资料完整的计42例(42眼),其中男30例,女12例;右眼18例,左眼24例,年令最小7岁,最大55岁,平均25岁。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1)瞳孔基本正圆,囊膜完整的病例,施常规现代囊外摘除术后植入PHHA后房型人工晶体.(2)有虹膜前后粘连者先行分离术,然后截囊。(3)晶状体皮质已部分吸收中央区前后囊粘合者先沿粘合处周围截开前囊,再谨慎钩开前后囊;如已形成机化膜无法分开时,为防止后囊破裂,可先植入人工晶体,待行二期截囊。(4)后囊已破玻璃体突入前房,只要后囊膜残残留边缘,可以托住人工晶体两袢,仍可植入人工晶 相似文献
16.
李崇俊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Z1)
一.套管式注吸器:将12号针座之一面锉薄,以克氏针在其上捻转钻孔,截取另一12号针10mm长一段,与钻孔焊接,为注水管.从针座端插入7号针.将两针座焊接。将套管针截短为20mm.磨平.打光.注水管上连接一带针座的硅胶管.冲洗干净,消毒备用。二、并排式注吸器:将7号针与7号头皮静脉针并连焊接.将头皮针柄向外折弯40°.截短、磨平、打光、消毒备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是造成儿童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200例201眼,男性169例;女性31例;6岁以下66例,7~12岁,134例,学龄期儿童明显多于学龄前儿童.右眼伤117例(58.5%)多于左眼,双眼伤仅1例.200例均为机械性眼外伤.挫伤52眼,穿孔伤口149限.晶状体囊膜破裂者,在挫伤组占30.8%,在穿孔伤组占52.8%两组有顺著性差异。行白内障手术时晶状体全部混浊者两组中均占70%以上,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钟建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2,(Z1)
本文通过对58眼白内障术后瞳孔变化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手术中虹膜不切除或仅行虹膜根部小切除,手术中无玻璃体脱出及其它合并症的存在时, 相似文献
19.
方颂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0,(Z1)
作者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21例128眼行冷冻囊内摘除术。术前戴镜屈光度-6.0D~—10.0D8眼,—11.0D~-20.0D15眼,-21.0D~-30.0D5眼光定位不准7眼,辨色力障碍10眼;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视网膜有病变者6眼。术后裸眼视力手动~数指4眼,0.02~0.1 14眼,0.2~0.610眼;矫正视力0.04~0.062眼,0.1~0.6 17眼,0.7~1.0 4眼,加镜视力可增进5眼;屈光度-1.0 D~-60D7眼, 1.0D~ 8.0D21眼;并发症:前房出血5眼,玻璃体出血1眼,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86年开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有的还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其中包括全混浊的白内障。本文63例(76眼),男27例,女36例;年龄21~88岁。老年性白内障54例(67眼),并发性白内障4例(4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眼),其中8眼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虹膜新月影阳性,部分前皮质透明,视力0.02~0.04者63眼,0.05~0.08者8眼,0.1~0.3者5眼。手术步骤同一般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但强调要充分降低眼压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