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对小鼠胚泡发育及植入的影响。方法:将孕4d小鼠胚泡随机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降钙素的培养液内培养,观察记录胚泡的孵化、粘附及扩展等生长情况。于孕4d给小鼠子宫角注射降钙素抗体,孕8d检查胚胎植入数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培养液内加入10nmol/L降钙素后,胚泡的孵化、粘附及扩展率均明显提高(P<0.01),注射降钙素抗体的小鼠,其胚胎植入数明显减少(P<0.001),镜下可见胚胎组织蜕化坏死,蜕膜细胞空泡变性。结论:降钙素可促进小鼠胚泡的孵化、粘附及扩展和促进胚泡植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20025对小鼠胚泡植入的影响。方法取E4 d小鼠,由子宫角注射不同浓度的SB220025,于E8 d检查胚胎植入数,观察蜕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实验组小鼠胚胎植入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②镜下可见,实验组胚胎组织呈退化坏死状态,胚胎周围蜕膜细胞呈明显的空泡样变性,并且蜕膜及胚胎中均见大量血细胞浸润。结论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20025可抑制小鼠胚泡植入并抑制植入后胚胎和蜕膜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早妊小鼠子宫内膜中上皮基膜,上皮腔面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进行定性、半定量观察。结果显示:小鼠交配后,妊娠第1天到第6天,子宫内膜中上皮基膜和上皮腔面LN阳性反应逐渐减弱,妊娠第4-6天时,上皮基膜中LN阳性反应减弱甚至消失。上述结果显示:早妊子宫内膜中上皮基膜和上皮腔面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可改变内膜的上皮细胞形态和位置,以利植入室的形成,并促进胚泡植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植入是生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妊娠的关键。植入包括胚泡在子宫内膜上的定位、黏附和侵入,以及随后子宫内膜的修复。植入需要有接受态的内膜和功能正常的胚泡,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识别。胚泡植入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由子宫局部激素-免疫-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网络系统相互协同或拮抗的结果。CD44是黏附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迁移等过程。在近年的生殖学研究领域中,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胚泡植入和肿瘤的浸润具有类似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以利于对着床机制及生育调控的研究。方法:取妊娠第5天(D5)小鼠,尾静脉注射0.4%台盼蓝(Trypan blue),10min后脱颈处死,取小鼠子宫,用处理的4号针头滑动挤压子宫角。结果:取得的子宫内膜完整,着床点染成蓝色,与着床旁组织区别明显,易于分离。结论: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分离小鼠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为胚泡着床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物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β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在植入早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布状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妊娠1~5 d小鼠子宫内膜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以动情期非妊娠小鼠子宫做对照.结果 小鼠子宫内膜的所有组织中均有Galectin-3表达,主要表达于腺上皮、腔上皮和基质细胞中.随着小鼠妊娠天数的增加,Galectin-3的表达也逐渐增高,在植入窗口期(妊娠4~5 d)达高峰.结论 Galectin-3在妊娠1~5 d小鼠子宫内膜持续表达,提示在小鼠胚泡植入早期,Galectin-3参与了胚泡的植入过程,在胚泡和子宫内膜的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促排卵汤对小鼠胚泡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草药促排卵汤给生育期雌性小鼠灌胃,并于其受孕后第8d处死,观察子宫内胚泡形成的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服用与人等倍剂量药物小鼠的胚泡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增加药物剂量(相当人5倍量)效果与服用等倍量组相同,增加药物剂量直至50倍量未见药物有毒副作用。证明中草药促排卵汤有效、安全、能提高小鼠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小鼠胚泡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孕2d小鼠随机分4组(A、B、C和对照组),A、B、C组分别经皮下注射1.0、3.0、9.0mg/kg的NDGA,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溶液,孕4d处死一半,取子宫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透射电镜分析子宫内膜结构的变化;另一半于检孕8d处死,测子宫脏器系数,观察胚胎着床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子宫脏器系数和妊娠胚胎数无显著差异,B、C组子宫脏器系数显著下降,妊娠胚胎数明显减少;A组子宫内膜MMP-9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而B、C组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少;A组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无显著变化,B、C组细胞超微结构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NDGA可能通过对子宫内膜细胞直接毒性作用干扰MMP-9的表达,抑制胚泡植入。  相似文献   

9.
采用玫瑰花结抑制试验,对33名欲妊娠正常妇女排卵后2~7天的血清进行了早孕因子(EPF)活性的测定。结果:33例血清中16例测出EPF活性,随访发现12例妊娠(其中1例妇女妊娠55天时胚胎丢失);4例(15.5%)妇女围植入期胚泡丢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方法用刀豆凝集素(ConA)、荆豆凝集素(UEA)、麦胚凝集素(WGA)、花生凝集素(PNA)和麦胚凝集素(WGA)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与4种凝集素相对应的受体糖基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胚泡植入期间,ConA受体一直为弱阳性,变化不明显;UEA受体主要分布于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随妊娠天数增加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PNA受体出现于孕5d,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着床前期,WGA受体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膜上,胚胎植入后,WGA受体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结论在着床期子宫内膜各种细胞的凝集素受体糖基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子宫内膜糖基的变化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p38MAPK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和围植入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取小鼠早期胚胎、动情期未孕、真孕及假孕1~8d小鼠子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法,检测p38MAPK在不同发育阶段早胚及围植入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结果① p38MAPK在小鼠胚植入前各细胞期均呈阳性表达,随着妊娠进展,其表达逐渐加强;② 真孕组孕3d,小鼠子宫内膜腔上皮p38MAPK呈阳性表达,孕4d呈强阳性表达,此后腔上皮表达逐渐减弱;腺上皮p38MAPK的表达一直维持在阳性水平,而蜕膜细胞的表达从孕5d开始逐渐增强。假孕组只有孕4?d呈弱阳性表达。结论① p38MAPK可能参与了小鼠植入前胚的发育分化。② p38MAPK参与胚泡植入过程,并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反应。③ p38MAPK 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不仅受母体因素调控,还与胚泡的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小鼠早胚发育及植入的影响。方法①采用体外胚胎培养技术,将孕2?d小鼠早胚随机分组,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抑制剂的培养液内进行培养,以观察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早胚发育的影响;②体内宫腔注射:取孕4?d小鼠,由子宫角注射不同浓度的SB203580,于孕8?d检查胚胎植入数,同时取子宫,观察内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添加抑制剂组的早胚不能发育为胚泡,停滞在8~16细胞阶段。但去除抑制剂后继续培养,幼胚仍能发育到胚泡阶段;②注射SB203580组的小鼠,胚胎植入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镜下可见,其胚胎组织呈退化坏死状态,胚胎周围蜕膜细胞呈明显的空泡样变性,蜕膜及胚胎中均见大量血细胞浸润。结论①p38MAPK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②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可抑制在体小鼠胚泡植入及植入后胚胎和蜕膜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用人羊膜作为胚胎着床模型支持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妊娠第上天的小鼠囊胚培养在人羊膜的基础面,并作病理观察。结果:小鼠囊胚能在羊膜上正常脱带、贴附和扩展,其脱带率和贴附率与在培养板中 结果没有差异,但扩展率显著低于在培养板中的值;滋养层细胞对羊膜的基膜有侵入,二者在结构上有交错。结论:人羊膜可用作胚胎体外着床模型的建立,是一种有特殊应用价值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CXCR1和CXCR2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及其具体作用环节。方法:建立小鼠胚泡与人蜕膜细胞共培养着床模型,观察抗CXCR1和抗CXCR2抗体对小鼠胚泡粘附和铺展的影响。结果:抗CXCR1抗体不影响胚泡的粘附率,但使铺展率和扩展面积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抗CXCR2抗体使胚泡的粘附率和铺展率均下降。结论:胚泡的粘附和铺展是由不同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介导的,CXCR1不影响胚泡的粘附,对滋养层细胞的铺展有促进作用;CXCR2既促进胚泡的粘附又促进滋养层细胞的铺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保胎液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着床位点数及分布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将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高、中、低三种剂量)治疗组,从妊娠第1天起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地屈孕酮和保胎液(高、中、低三种剂量)灌胃治疗。于妊娠第4天上午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每只0.08 mg。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于妊娠第5天腹腔静脉注射1%浓度的Trypan Blue 0.3 mL,观察10 min,取出子宫,观察蓝染点,计算胚泡着床位点数。结果中药高、中、低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胚泡着床位点数均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治疗组、西药组小鼠着床位点数明显提高(P<0.05)。结论保胎液能够增加着床障碍小鼠的胚泡着床位点数,从而有利于胚泡的着床,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蛋白质组相关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已粘附侧与未黏附侧子宫内膜蛋白质组的差异,探讨小鼠胚泡在双侧子宫黏附不同步现象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分别分离妊娠五天(D5)小鼠胚泡已黏附侧与未黏附侧子宫内膜的蛋白质组.银染显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结果:图像分析测得两种胶的匹配率达82.5%,在等电点pI4~7、分子量14.0~75.4kD范围内分离得胚泡黏附侧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760个,胚泡未黏附侧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720个,其中至少60个蛋白点在两种子宫内膜间有2倍以上的量变.结论:小鼠双侧子宫内膜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是造成两侧子宫内膜胚泡附着不同步的一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生素A酸(ATRA)对体外培养小鼠囊胚Fas蛋白表达的作用,并了解其对着床前期胚胎发育的作用。方法:获取妊娠3.5 d小鼠囊胚,分别培养在含0、1μmol.L-1和10μmol.L-1的ATRA的M199培养基中24 h,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不同剂量组ATRA对小鼠囊胚Fas蛋白表达的状况。结果:ATRA可增强小鼠囊胚Fas蛋白表达,表达强度呈现剂量依赖型。结论:ATRA对小鼠胚胎的发育具有细胞毒性作用,Fas在小鼠胚胎发育的调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受精后第3天 (D3)胚胎的细胞数、质量分级与囊胚形成之间的关系 ,比较不同囊胚培养液的囊胚形成率。方法 将体外授精 (IVF)患者胚胎移植后的剩余胚胎54个 ,移入含10 %合成血清代用品(SSS)的囊胚培养液 (IVC -Three、Blastocyst)或人输卵管液 (HTF)中 ,每天观察胚胎卵裂情况 ,直至退化或受精后第7天。 结果 总囊胚形成率29.6% ,囊胚形成率与D3胚胎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 (r=0.99,P<0.01) ,胚胎质量级别1~2.5级的卵裂球较3~4级者具有更高的囊胚形成率 (34.9%比9.1% )。IVC -Three培养液中囊胚形成率达56.1 % ,与其他两种培养液比较有显著差异 ( χ21=5.77,χ22=3.95,P<0.05)。 结论 序贯培养的囊胚期胚胎培养技术是简便可行的。D3胚胎细胞数及质量分级与囊胚形成有密切关系。IVC -Three培养液是良好的囊胚培养液 ,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继续囊胚培养筛选非优质胚胎中具有发育潜能胚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生殖中心142例IVF/ICSI治疗周期中受精后第3天( D3)移植、冷冻保存后剩余的538枚非优质胚胎继续囊胚培养至第6天(D6),观察其囊胚形成情况,并将其按不同卵裂球数和评级分为4组(4细胞Ⅰ、Ⅱ、Ⅲ级胚胎组、5细胞Ⅰ、Ⅱ、Ⅲ级胚胎组、6~9细胞Ⅲ级胚胎组和>9细胞Ⅰ、Ⅱ、Ⅲ级胚胎组),比较4组间囊胚形成的情况。结果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率为65.6%,优质囊胚率为51.3%,其中4个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是55.6%、56.6%、70.4%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优质囊胚率分别是8.9%、32.6%、61.0%和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续囊胚培养能有效筛选出非优质胚胎中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提高其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