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之大络循行径路辨析马仁智(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脾之大络;经络循行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在四肢分出.走向表里经,加强阴阳表里经的联系,足太阴脾经除络脉公孙外,又有脾之大络大包以补充脾经循行之不足。脾之大络是躯干部的络脉,内通于脏,外达于胸胁,...  相似文献   

2.
大包其意有二:一日穴位,位于渊腋下三寸;二日络脉,十五络脉之一。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脉,走向表里经,以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足太阴脾经已有足太阴之络公孙为何又有脾之大络大包?现就此浅论如下。 大,广大也。包,包容,包罗,周遍也。指广大之人体,为先后之气所包罗,由于先后天之气,可以荣敷周身,故能“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内观经》)杨上善曰:“脾为中土,四藏之主包裹处也,故曰大包也”。意为脾土居四藏之中,有如受四藏所包裹,故曰大包,大包为脾之大络,其经气行经,由周荣斜抵胁肋,交贯肝胆心包各经,又与心肾脾胃四经接近,“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  相似文献   

3.
《灵枢》十五络脉(以下简称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沟通表里经脉,输布气血于经筋、皮部,加强十二经脉循环传注等作用。然其分布规律易被忽视,故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对经络的全面认识,且具一定的临床意义。1 起止、走向 经络皆起于其络穴,多脉穴同名。其起点分布有一定规律:手六经络脉起点均位于腕  相似文献   

4.
井穴为五腧穴中的首穴。为水之源砂,经气所出之处,位于手足之端,是十二经之根,内连脏腑,为阴阳表里经交会之处所,又是气血流注的绺和起点。临床常用一庋囊主宣痹开结。  相似文献   

5.
[上期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作用,调节机能平衡。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3.十二经脉各一条,任脉、督脉的络脉,脾之大络。4.离、合、出、入。5.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6。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二、选择题 1.手少阳胆经 2.胸内手 3.十五别络4.十二皮部 5.肺中 6.十二经筋 7.膀胱经 8.督、任、冲 9.循环贯注 10.约束诸经 11.足内侧后线 12.肾、胃、脾、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经脉中经气运行的方向。方法分析归纳、总结经气有内外上下互动式、表里络属式、衔接交会式、同性质经脉沟通式、经气感应、经络感传双向式以及病邪传变多向式七种形式。结论经络在人体内呈多途径联系,其经气运行的方向多呈双向性。  相似文献   

7.
“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其临床应用中医之特定脏腑表里相合、经气交通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础,一是着眼于相关脏腑之间所发生的经脉的络属关系;二是根据阴阳学说的阴阳、表里、藏泻的对立统  相似文献   

8.
论络脉     
络脉是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又称为大络.络脉的干线部分分为二大类:①是从体表络穴分出的"别络",为十四络;②是从体内经脉别出的"大络",为五脏六腑之大络.二者是经脉气血营养体内外组织器官的重要通道,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络脉从经脉分出后,又逐层细分,形成由别络或大络至孙络的各级分支组成的网络系统,即别络或大络之后又逐级细化分层为系络、缠络、孙络等网络层次,孙络为络脉系统的最小单位,统称为络脉系统.络脉纵横交错连成网片状,其分布有在外、在内之别,在外者称为阳络,在内者称为阴络,因此,络脉系统在机体的空间位置呈现出外为阳络、中为经脉、内为阴络的分布规律.研究还发现络脉有气络与血络之分,认为经络系统是由气脉系统与血脉系统两大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灵枢>十二经筋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枢》十二经筋(以下简称经筋)是十二经脉的组成部分,经气经经筋、络脉散络于筋肉关节,使人体保持正常的形态和运动功能。经筋的循行分布较复杂,研究其分布规律,有助于对经络的全面认识,且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起止、走向经筋的起点,均位于四肢末端,与十二经脉的远体点基本一致。具体规律是:手足三阴、手三阳经筋与经脉几乎完全一致。唯手太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而手太阴肺经“出大指之端”;手太阳经筋“起于小指之上”,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之端”,二者有细微差别。足三阳尤其是足阳明经筋与经脉差异稍大。足阳明经筋起…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内经》相关章节的复习,重新认识了络脉及其气血的循行规律。首先,认为孙脉是从经脉别出的,别出点为经脉上的气穴,孙脉散布并参与肌肤筋骨的组成,其气血渗灌营养肌肤筋骨,孙脉收集肌肤筋骨的表阳之气后汇入络脉,汇入点是十五络脉上的气穴。十四经脉和十五络脉各有孙脉出入的三百六十五气穴,为气的门户,可能是所谓的气口。气口的开合和孙络的开闭调节经脉内气血的分布。孙脉横行,分布具有节段性,每一孙络从节的相交处渗灌营养相邻节段。其次,认为脏腑之络也是从经脉别出的,脏腑之络参与脏腑的组成,收集脏腑产生的气血津液后汇入大络,转注入经脉,再由孙络将其气血津液送达肌肤筋骨,濡养周身。再者,认为十五络脉从络穴别出后大部分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四肢末端分布,在附近别入它经,阴经别走阳经,阳经别走阴经,起沟通阴阳经脉的作用;另一部分行程较长并与本经伴行,走向头、胸、腹等部位汇入经脉,这部分络脉可称为大络或主络。十五络脉络收集孙络气血,大络与经脉均是运行气血的主干。最后,经络中的气血由五谷生化而成,营卫气血相随,而且可互相转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经络中气血的循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络穴是络脉从经脉分出部位的腧穴,两者都是发现最早及临床应用最广的穴位,如果配合应用,则主要治疗表里两经及其络属脏腑的病变.有关两者配合的研究也不乏其数,今笔者从主客原络配穴及本经原络配穴两方面加以讨论,希对其临床应用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刺络补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刺络,古称络刺。现多称放血疗法。是一种用三棱针等针具在人体某些特定的部位刺破浅表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以激发经气、调整阴阳、治疗疾病的特殊针刺方法,自古至今为历代医学所推崇。多数医家认为刺络只宜治疗实证,虚证则属禁忌。笔者通过查阅学习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中医络病学的研究,无论在生理、病因病理及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均已有明显突破,为络病学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对络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络病的基础理论研究1.1络脉的生理特点络脉虽为经脉的分支,但在生理上,具有明显不同于经脉的自身特点。络脉既是气血津液贯通的枢纽,也是机体内外沟通的桥梁。在藏象学说中,络具有延续、贯通、承接、交互作用。五脏的相生相克和脏腑的表里皆靠经络维系,从而实现整个机体的自稳状态。  相似文献   

14.
络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络病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络病有表里、上下、脏腑、营血等不同,研究络病要在搞清络脉实质的基础上,建立络病的四诊标准,不能以久病入络笼统言之。络病的治疗不局限于虫蚁通络、辛润通络,还有补肝肾、养气血、散寒凝、化痰热、利湿浊、通府气等诸多丰富的药物治法及针刺治法。1 络病成因不同,临证表现不一 统而言之,在表之络病的形成,主要责之络脉空虚而六淫之邪偏盛,御邪之力不足;内伤之络病与脏腑、经脉的病变密切相关。外感之络病系病之初,内伤之络病乃病已久,因此络病表现多端。  相似文献   

15.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络穴是络脉从经脉分出部位的腧穴,两者都是发现最早及临床应用最广的穴位,如果配合应用,则主要治疗表里两经及其络属脏腑的病变。有关两者配合的研究也不乏其数,今笔者从主客原络配穴及本经原络配穴两方面加以讨论,希对其临床应用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60.何谓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周身的特殊通路,它包括经和络两部分。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如《医学入门》说:“脉之直行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如《灵枢·脉度篇》说:“支而横出者为络”。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络脉有孙络、浮络、十五别络。此外,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经别,皆属于经络系统的内容。 61.何谓正经、奇经?各包括哪些经脉? 答:正经和奇经,是根据各条经脉的特点,相比较而归纳的,“正”与“奇”相对。正经有十二,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络脉概念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中医学教科书认为,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分,别络有十五条,故称为十五络或十五别络。这种观点对认识络脉在体内的分布规律易生偏差,对别络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忽视了对《内经》“阴络”、“五脏六腑之大络”的探讨,忽略了对络脉深层次结构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影响了络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试对络脉概念或内涵进行探讨,并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8.
基于瘀血阻络是痿证发生的基本病机、外部损伤是其重要发病基础、脾胃虚弱是其进展演变的重要原因等理论认识,认为针刺治疗当以理气活血、补益脾胃、疏通经气、濡养经筋为主,组方选取惠侧肩髑、曲池、合谷,针对病损经筋取其相应腧穴,复取内关、曲泽疏通厥阴经气,后溪、腕骨疏通太阳经气,足三里、三阴交补益后天之气,可收健脾益气、活血养血、疏通经气、濡养经筋之功,是临床治疗痿证的理想配穴组方。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络病与心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各级分支,包括别络、孙络、浮络、系络、缠络等,如网状细分,按一定的时速与长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输布环流到脏腑组织,肌肤腠理。发挥沟通联络,濡养温煦的作用。络病是指邪入十五别络、浮络、孙络之后引起的病变。由于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20.
“邪气在络”是病邪停留在人体络脉所体现出的一组征候群。“邪气在络”的针刺方法有刺络放血疗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缪刺,一种是解结;“邪气在络”的针刺部位主要选择其原发部位;“邪气在络”的艾灸方法有灸络法和温熨法。“邪气在络”的针刺治疗与针灸护理相结合可使络脉气血通畅,进而达到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