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市5家二级医院护理人员流失情况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群 《护理学报》2009,16(8):10-11
目的 了解二级医院近年来护理人员流失情况,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市5家二级医院2005-2007年护理人员流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5-2007年5所医院护理人员流失率5.1%、5.9%、8.9%,其中聘用制护理人员流失率高;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流失护理人员的去向不同.流失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的薪酬和待遇低、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缺乏个人发展空间、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大等,聘用制护理人员更为突出.结论 护理人员流失情况日趋严峻.应建立良好、有序的医疗护理环境,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完善激励机制,为护理骨干提供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个人发展空间;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降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提高职业满意度,降低流失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不同年龄阶段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情况。方法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对141名不同年龄的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除认知维度外,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关怀能力低于某三级医院和常模(均P〈0.01);〈25岁与25~35岁和〉35岁护理人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阶段的护理人员实施关怀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员整体关怀能力较低,年轻护理人员护理关怀能力较差。应制订激励机制,激励年轻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以提高其护理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区二级医院中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工作现状。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某区5家二级医院的138名中级职称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138名中级职称护理人员中有90人在护理岗位工作,48人未在护理岗位工作;其中在护理岗位工作的中级职称护理人员目前想脱离护理工作岗位的占62.2%,考虑选择工作轻松压力小或不上夜班岗位的占84.4%。结论:中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现状堪忧,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中级职称护理人员队伍,发挥其中坚作用,使临床护理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岗位需要和期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状况,探索提高满足护理人员需求的工作岗位设置和激励管理手段。方法:采用"Porter需要调查问卷"和自设问卷,调查综合性医院497位护理人员岗位需求状况和影响工作满意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岗位设置的期望等。结果:护理人员总体需要未得到完全满足;不同职位、科室、护龄护理人员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学历无统计学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为缺乏足够人力资源、缺乏专业支持;期望繁忙、难度高、薪酬高的专业岗位。结论:护理人员与岗位相关的总体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满足内在性需要是护理工作的主要驱动力;如果外在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将成为护理工作的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省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状况。 方法 对全省各级各类医院护理人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临床护理人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及临床对护理人才需求情况。 结果 三级医院大专以上学历占89.68%,二级医院大专以上学历占90.57%。第一学历本科护理人员严重短缺,三级医院仅为3.23%、二级医院仅为3.07%。护理人员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三级医院占12.58%,二级医院占9.43%。45岁以上年龄占6.46%,36~44岁占22.62%,35岁以下年龄占 70.92%。临床对大专毕业生需求最大。 结论 护理人员职称结构偏低,护理队伍年轻化,应调整护理教育方向与临床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市二级综合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现状及临床护士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市20所二级综合医院护理管理者及34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0所调查医院平均床护比1∶0.33,仅14所医院进行护士分层岗位管理,分为5个能级即N0~N4级;在分层依据中同意按工作能力分层的护理人员高于按职称、按学历和按工作年限分层的护理人员。结论:被调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数量未达到二级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标准,结构以低职称、大专学历护士为主,护理人员总体数量不足,导致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具体分工上很难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文职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学习需求的现状,为科学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按单纯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所军队综合性医院在职文职护士2 000名,采用"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调查问卷"对其进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912份.93.7%~95.2%的文职护士有进一步提高军人素养和军事护理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的需求不同.结论 文职护士对继续教育需求大,亟需通过分层次、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满足岗位任职和现代卫勤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激励需求现状,为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需求调查表对6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学历、年龄、护龄、职称、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的激励需求不同.结论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运用激励手段,因人施管,按需行激,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管理优势,最大限度的满足护理人员的需要,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尽力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和理想的护理技能,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首先对处在现阶段改革体制下的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适合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从感情激励、需要激励、竞争激励、典型激励、机会激励、利益激励等六个方面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护理人员的需求,护理人员激励满意度,适合国有医院护理人员激励机制和模式三个方面出发,对国内护理人员激励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了较详细的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医院护理人员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和理想的护理技能,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首先对处在现阶段改革体制下的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适合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医院护理管理者应从感情激励、需要激励、竞争激励、典型激励、机会激励、利益激励等6个方面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最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现存的问题,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因素,为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培训策略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27家二级医院1 21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中排前6位的有工作繁忙(占70.0%)、师资力量欠缺(占64.5%)、经费困难(占48.0%)、护士积极性不足(占39.3%)、领导重视不够(占32.0%)及专业水平有限(占28.9%),占总体因素的79.0%;维吾尔族、汉族护理人员对现存问题中工作繁忙、经费困难方面的认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新疆二级医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存在工作繁忙、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提示各级卫生管理系统需通过针对性的培训策略,结合县市级二级医院不同民族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实际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各因素对护理人员培训的影响,以期达到提升县市级二级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陆皓  汉瑞娟  李娟  张华  胡军 《护士进修杂志》2014,(24):2230-2232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不同层次医院护理人员对灾害救护培训内容的共性及个性需求。方法采用高原地区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需求调查表调查甘肃省、青海省各级医院304名护理人员,使用Ridit分析法分析结果。结果在共性知识需求中,重要的有11项,不重要的有2项。个性需求:一级医院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急救护理能力与高原护理能力的相关知识;二级医院为高原护理能力与灾后护理能力的相关知识;三级医院为灾后护理能力的相关知识。结论高原地区三个级别医院的护理人员对灾害救护培训内容既有共性需要,又各有侧重,运用Ridit分析法可予以区分,据此开展培训,可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护理人员在医院中是一支数量大、工作接触面广、且影响面大的队伍。护理人员的合理配备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目前使用的编制标准是由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是卫生部1985年制定的,这些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组织编制原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院的发展要求。我院近年来结合科室风险、责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编制和职称岗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将护理岗位分级,不同科室给予不同编制和职称岗位,对护理人员合理编制配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护理人员编制和岗位…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和理想的护理技能,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首先对处在现阶段改革体制下的护理人员的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适合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从感情激励、需要激励、竞争激励、典型激励、机会激励、利益激励等六个方面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自行设计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课程需求问卷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19所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医院护理人员309人,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渴求继续学习护理新技术、沟通与交流、护理心理学、职业礼仪、护理新理论、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政策与法律、危重症监护、护理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采用2检验对不同年龄、职称、职务及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渝东北地区急救护理岗位对护士的知识、能力及素质需求,为护理教育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急救护理知识的培训需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急救护理人员职业岗位能力和培养需求调查问卷对渝东北地区12所医院的96名与急救护理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渝东北地区急救护理人员认为目前急救护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中应特别加强急救操作技能、急救思维、临床沟通、应急处理、团队协作和人文关怀等能力的培训。[结论]渝东北地区临床急救护理人员对急救护理技术培训需求较高,学校应根据临床对急救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加强护生急救护理岗位能力的培养,以培养满足急救护理岗位要求的急救护理综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25个病区703名护理人员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8人,采用传统模式培训;观察组375人,采用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确定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标准,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考核成绩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岗位义务为核心的培训模式,能满足不同护理岗位需求,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减少不良事件,提升病人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病房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地选拔、培训护理人员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半结构访谈、专家咨询法对病房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论证。 结果 形成了病房护理管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岗位期望、胜任力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病房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岗位期望、胜任力2项一级指标, 9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 结论 病房护理管理岗位和临床护理岗位人岗匹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医院人力资源调配、护理人员选拔和培训。  相似文献   

20.
方梅英  汪敏琴 《当代护士》2013,(10):133-134
对湖北省黄冈市二级医院高级护理人员工作现状及离岗原因进行调查,有50%~80%的护士在晋升后会离开临床岗位.认为高级护士是护理战线上的精英、有能力有经验、但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是护理人才的浪费,应从护士个人、医院等多方面着手来降低护理人员的离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