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门诊注射室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减少投诉率。方法:选择门诊注射室患者6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采用稳定性沟通、技术性沟通、语言性沟通、尊重性沟通等沟通技巧,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方法。结果:实验组对门诊注射室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采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交往技能,医院也可因此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使门诊注射室真正起到医院窗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护患沟通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为常规门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良好护患沟通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良好率、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病区管理、咨询服务、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遵医行为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未发生护患纠纷,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9.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门诊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8%)显著高于对照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疗纠纷率(1%)显著低于对照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门诊护患沟通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为医院持续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提高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不满意的原因,以提高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对32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患沟通不满意的原因及对称谓的需求.结果 78%的患者认为护患沟通时护士语言生硬,53%的患者认为护士在沟通时缺乏礼貌,75%的患者希望按年龄称谓.结论提高护士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使用礼貌的称谓,可提高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753-1754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30例门诊耳鼻喉科患者资料,按照不同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就诊流程+电话回访,研究组行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16.92%);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优化门诊就诊服务流程对减少护理隐性投诉的效果良好,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提高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侯爱和 《现代护理》2004,10(12):1127-1128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不满意的原因 ,以提高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满意度。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表对 32 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患者对护患沟通不满意的原因及对称谓的需求。结果  78%的患者认为护患沟通时护士语言生硬 ,5 3%的患者认为护士在沟通时缺乏礼貌 ,75 %的患者希望按年龄称谓。结论 提高护士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使用礼貌的称谓 ,可提高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实施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比较分析实施前后门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沟通能力、责任心、熟练程度、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就诊环境、轮候时间、门诊穿刺、护患沟通、等待拔针时间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性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实施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能有效提高门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护患纠纷率、护理投诉率及差错率,从而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及护理投诉情况。结果:护理投诉:实验组1例患者投诉,投诉率为2.63%;对照组10例投诉,投诉率为26.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非常满意22例,较满意9例,满意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非常满意13例,较满意11例,满意6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78.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丹菊 《妇幼护理》2023,3(22):5511-5513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对门诊换药患者的效果.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门诊换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终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的满意度,负性情绪和护患关系.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率和护患关系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换药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轻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对门诊实施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比较分析实施前后门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沟通能力、责任心、熟练程度、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就诊环境、轮候时间、门诊穿刺、护患沟通、等待拔针时间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实施管理模式与控制对策能有效提高门诊护理质量,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护患纠纷率、护理投诉率及差错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运用于门诊输液室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方法选取2017年3~6月本院门诊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输液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模式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投诉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4.0%,投诉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门诊输液室患者,显著提高了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值得各医院开展、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评价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沟通效果、遵医行为、疼痛、负性心理、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沟通效果、配合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过程等方面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护患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护患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沟通技巧可增加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195例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家属护理质量、不良反应情况、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门诊静脉输液患儿采取细节护理,能够提升其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且能获得家属的高度满意和配合,不易导致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18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2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加强护患沟通前后患儿及家属的焦虑评分情况.结果 加强护患沟通后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患沟通艺术应用于小儿外科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患儿及家属的焦虑心理,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告知书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6月144例ICU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入院告知,对2010年7月-2011年1月150例ICU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告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投诉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护理安全告知后,提高了ICU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了投诉率。结论护理安全告知可促进护患沟通,提高ICU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血管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柔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疼痛评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差错发生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生、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差错和投诉的发生、提高护患满意度都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对门诊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2016年4月~2016年12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2016年7月以前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均采取基础性门诊护理;将2016年7月及后就诊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均采取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干预。记录2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采用本院自制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表对2组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工作调查表从患者到医生2个维度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与责任心、护理技术、急救护理能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96.0%,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和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能明显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有效降低门诊风险事件发生率,缓解了护患矛盾,减少了医疗纠纷,应当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护患沟通对血透室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将护患沟通贯穿于病人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以提高病人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将66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透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血透护理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结果:通过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实验组病人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促进病人心身舒适,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贺小珍 《当代护士》2013,(10):96-97
目的 探讨门诊静脉采血时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对在本院门诊抽血室的5000例采血患者采取加强护患沟通、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本院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总分由原来的68分上升为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的护患沟通、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投诉率,提高医院的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